《高教文摘》2015年第2期
发表时间:2015-10-22    点击:

目次

大学治理

  关于优化高等学校外部管理的思考(2)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外部体制机制分析(4)

  高校落实办学自主权的问题、难点与对策(6)

寻思探理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守正(8)

  大学如何告别平庸(11)

  人性化:推进综合改革的新视角(13)

国外教育借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学质量评估探究(14)

 

大学治理

关于优化高等学校外部管理的思考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建设要求,遵循教育教学及管理规律,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高

 

等学校外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外部适应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内在自

 

主性。因此,优化高校外部管理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高校外部管理

 

的优化,主要是理顺高校与外部力量的关系,这些力量主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

 

位以及利益个体。

一、高校外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顺畅。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变革,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

 

制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对高等教育行使自然的管理权,在体制安排和

 

工作制度上,政府把高校当成企事业单位来对待。在这种僵化的行政体制下,必然带来高等

 

学校管理方法过于简单、管理理念相当陈旧、法制观念比较淡漠等问题。

2.管理机制不够灵活。在大政府办大教育的现实基础上,政府既发展教育

 

事业,也管理不同的学校,集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于一体,包揽了高等教育的所有事务

 

,扮演多重角色。人、财、物等资源的分配沿袭的是配给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领导机制、

 

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等。

3.管理职责不够分明。政府和高校之间权、责、利的概念模糊。政府部门

 

通过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学校,而作为高等教育实施主体的高等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没

 

有自主权,很难按照权责对等原则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也不能成为一个利益主体,最终失去

 

责任意识、权力意识、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高校没有办学自主权,也就没有办学的压力和

 

动力、活力和竞争力,很难承担起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责任。

4.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各级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掌控着高等学校的基

 

本权力,比如专业设置、人事任免、事业编制和经费使用等权力,图书设备购置、学科评价

 

、成果申报等也有归口的部门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必然带来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高,

 

也滋生了许多腐败行为。

二、优化高校外部管理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高校外部管理的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要优

 

化高校外部管理,必须处理好几对关系:

1.政府、社会与高校的关系

     政府、社会与高校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分配问题。哪些权力保留给政府,哪些权力

 

下放给高校,哪些权力由社会来分享,哪些权力预留给中介,这需要多方的平等协商、走向

 

共治,但总的原则是有利于高等教育职能的实现,高校应成为权力划分的枢纽。权力下放给

 

高校,还存在着高校能否正确行使办学自主权的问题。政府如果将高等教育管理权下放给高

 

校,高校很有可能难以行使好办学自主权,甚至带来高等教育的混乱。而对社会来说,政府

 

办学和高校办学的重要区别是,社会组织能直接与高等教育对接,直接表达对高等教育的需

 

求。

     所以,政府、社会与高校关系的处理,还有待于考察和解决高等学校内部的权力分配

 

,特别是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运行问题。当下的大学章程及相应的制度建设就是试图解决

 

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2.教育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

     理论上说,教育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是最容易处理的,因为都是同级政府的职

 

能部门。而实际上,它们的关系也相当复杂。在中央层面,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事业的

 

决策、领导、引导等职能的实现是受到其他职能部门约束的。高等教育规模要多大、所占财

 

政支出分额、高等教育政策的财政保障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支持体系等,都不是国家教育主

 

管部门单方可以决定的。就地方政府部门来说,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教育厅作为高等教育的

 

管理者,能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和政策的要求履行职能,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情况往往并非

 

如此。这些部门代表政府管理诸多经济社会事务,将高校视为普通的企事业单位,忽视了教

 

育事业与其他事业之间的显著差异,难以考虑高教事业的独特性。

     所以,在处理教育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时,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职能调整和制

 

度创新,进一步发挥所属教育部门对教育的统筹能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三、优化高校外部管理的对策分析

     为实现高校主体地位、健全基本运行体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转变观念,转变职能。从具体事务性管理到宏观调控的转变是政府施政模式的重大转

 

变。政府转变职能首先遇到的是转变思想观念这个核心问题。转变观念、转变职能是我国深

 

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的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现代政府转型、建立服务性政府的需要

 

,是高校办出特色、打破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需要。

     优化管理方式,服务高教事业。转变政府作风和职能,改变政校不分、以政代校的状

 

况,形成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政府应进一步下放权力,使高校能真正实现面向社会、走

 

向市场、自主办学;要减少并进一步优化原有的以行政干预为主的单一管理方式,强调立法

 

、拨款、信息服务、政策指导、思想引领、机制创新等综合方式,服务高等教育事业。

     2.突显高等教育价值,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尽管高等学校表现出一定的科层制特征,但它主要是学术性组织,教学、科研及社会

 

服务等是其基本职能。因此,它应有相对的学术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的思想和理论基础。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有利于高校实现自身价值,也有利于实现其社会

 

价值,减轻政府压力,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落实办学自主权,高校必须敢于担当。落实办学自主,思想基础在政府,实际践行在

 

高校。面对机遇和竞争,高校不能再等政府发号施令,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而是要敢于担

 

当,要有落实的思路和制度保障,承担起权力、履行好义务,对自己负责、让政府放心、保

 

社会满意。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要赋予“地方统筹”新内涵。建立以地方统筹为主的管理体制

 

,既是权力由中央下移到地方,权力从政府下移到高校,也是对高校办学方向的引导。地方

 

统筹既是指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上的统筹规划,也要求高校加强与地方的关系,与地方统筹在

 

一起,最终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区域性发展统筹推进。

     3.提升制度文化,完善高等学校管理

     协调高校行政权与学术权,完善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学术权力对于学术发展极为重要

 

。为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首先要落实好学术权,保护教授的治学权,要建立学术权力的运

 

行和保障机制,防止行政权力的泛化、学术权力异化,促进学术繁荣。学术权力的运行机制

 

应该包括领导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评价机制等。

     以大学章程建设为核心,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群建设。优化高校外部管理,要有相应的

 

制度和措施,规范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利益关系。高校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基础性工作是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高等学校应在以下四方面加强制度群建设:一是大学章程

 

建设。大学章程是对大学办学定位、性质、权限划分等基本规定,是大学的“根本大法”,

 

各高校应该根据法律和外部关系,制定现代大学章程。二是教授委员会制度。按照教授治学

 

的大学理念,在不同管理层次建立教授委员会,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在教学、研究、学术管

 

理方面的评议、决策作用。三是学术制度。学术制度包括与教学、科研等相关的学术规范、

 

学术政策、学术评价、学术交流等。四是培养制度。大学培养制度至少要在三个人才培养体

 

系上考虑,即学生培养体系、教师培养体系和管理者培养体系。为保证体系完整和方案执行

 

,必须有相应的规划、计划和财政措施。

     以二级管理为突破,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外部管理优化和体制改革可以为高校深化内

 

部体制改革打下基础。对高校来说,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合理进行权力的再分配:

 

要依法治校,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党政分开,保证校长独立行使行政

 

权力、维护学术权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增强师生的归属感;要强化院校体制改革,完善

 

院校结构,厘清职责划分,管理重心下移,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调动教学及学术人员

 

的积极性,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要鼓励学院在学科专业平台上,大胆开展人才培养模式

 

、招生就业体制改革,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经济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要落实教授治学

 

、民主管理,高校民主主要是学术民主,教授治学主要在院系层面,要在院系和学科层面上

 

建立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具体规章制度。总之,要把科层制特征的行政体系和院系层面的

 

松散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术体制纳入院校体制。

(作者:储常连、李福华,摘编自《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02期,有删节)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外部体制机制分析

    一、创新高校管理体制,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核心是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确立政府调控、高

 

校办学、社会参与、契约管理、法律保障的高校管理体制,实现政府监督权、高校办学权、

 

社会评价权和专家学术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配置,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

 

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1.转变政府职能、更新高校管理模式。

多年来我国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属于管制型,政府的主要职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消极的

 

控制,采取“政策治校”的方针,对高校的管理着眼于审批、控制、监管和处罚。转变政府

 

职能,关键是要更新管理理念、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实行政社分开,将属

 

于社会组织的权力分给社会。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坚持服务取向,“掌舵”

 

意味着政府要着眼于宏观、立足于服务,建立与高校的伙伴关系和契约关系,通过采取立法

 

、规划、拨款、监督、检查和社会评估、提供信息等手段调节高校的办学方向、约束办学行

 

为、保证办学水平。

2.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完善竞争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中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必然趋向平等、

 

双向和协同。政府首先应当确定“市场优先”的原则,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处理与

 

高校的关系,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公平竞争,推动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更加积极地面对市

 

场需求,强化大学的绩效责任和自我负责的态度,通过竞争机制形成对大学管理者的激励、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强投资效益、提高办学质量,促进优胜劣汰。

3.明确产权关系,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目前我国高校的产出与投入机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高校虽是独立法人实体,但并未

 

能成为自主的办学主体、融资主体。高水平大学建设迫切需要落实大学产权,明确产权主体

 

的利益,加强利益主体对产权的自由支配,扩大办学自主权。大学要真正面向社会,依法自

 

主办学,通过市场经济杠杆约束和调节办学行为,建立自身的造血机能和自我发展机制,以

 

及规范、高效与特色化的办学组织形式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4.加大社会参与和全民监督。

第一,推动大学理事会建设,促使大学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形成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

 

长效机制。理事会应成为学校办学决策机构,而不只是咨询机构。理事会中的教师、学生、

 

校友和社会人士等方面的理事应由民主选举产生,能切实代表各方利益参与学校的办学管理

 

和监督、评价。第二,丰富参与形式,拓宽参与渠道,赋予相关的社会中介组织一定的决策

 

咨询和评价职能,发挥其作为政府与高水平大学之间缓冲地带的作用。第三,要制定具有前

 

瞻性、战略性及科学性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力量来规范政府、社会和大学的行为,政府依

 

法治教,高校依法办教,社会依法参教。

二、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

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需要以紧迫的意识寻觅人才、以开放的姿态引进人才、以完

 

善的政策吸引人才、以竞争的方式选拔人才、以科学的标准评价人才、以良好的环境留住人

 

才。

1.打破身份、人事关系等刚性制约。

有一流大师才有一流大学,发达国家和世界高水平大学总是盯着一流人才,并千方百计

 

吸纳国内外最优秀人才。“美国一直推动‘特殊人才直通车’的国家移民政策,对如著名学

 

者、高级人才和具有某种专业技术的人才,优先授予绿卡与公民资格,以此快速网罗全球顶

 

级的人才”。在全世界尖端人才流动加速的大趋势下,应以更加紧迫的心态、更加开放的方

 

式,推进人才制度建设,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发展中国高水平大学。

2.健全与我国人才战略相适应的协调机制和政策环境。

本世纪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对人才的重视与日俱增,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多头管理、职责

 

不清,政出多门、缺乏协调。在目前全球化、市场化条件下,政府要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宏

 

观管理,从人才的培养、教育、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协调,构建统一协调、配套衔接、相互

 

支撑的人才政策体系。健全高层次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政

 

策和高层次人才流动政策,针对不同人才群体,分别制定职称、工资保险福利、考核与奖励

 

、劳动关系等方面的政策。

3.加大竞争性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力度。

探索多形式竞争性选拔方法,建立高校人才培养选拔的良性工作机制。明确导向性,坚

 

持按需引进和以用为本;加强规范性,严格引进的程序和要求;强化审核制,发挥海内外同

 

行专家在人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手段,科学评估引进入才的综合素质和

 

能力水平。同时,构建体现高层次人才特点的“科学、准确、客观、全面”的评价指标和绩

 

效考核体系。加强聘用合同管理,提高法制意识和契约意识。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强化考核

 

评价、竞争流动,健全以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

4.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不仅要依靠优美、安全的自然环

 

境,更要以创新创业的发展空间、优厚的事业发展政策支持、优质的生活服务保障和优化的

 

资源共享平台集聚人才,围绕提升高层次人才集聚度,把我国建设成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用好人才的高等教育强国。

三、创新财政经费支持制度,优化支持方式和投入结构

首先,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投入,明确投入目标。一方面应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性经

 

费占整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增长幅度,促进高等教育财政

 

性经费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应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挂钩,确保高校财政性

 

经费投入和生均经费的实质性增长。

其次,多渠道筹集资金,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途径。建立征收管理和使用机制,加

 

强收入征管,依法足额征收,并按规定全部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

 

、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教育。设立高校拨款咨询委员会,加强

 

拨款的分配和引导,完善基本支出拨款与专项绩效拨款相结合的财政拨款制度。英国的高等

 

教育拨款委员会作为一个执行性的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发挥了良好的中

 

介作用,它依法有效地向大学分配政府决定的拨款总额,并通过拨款来引导大学实施政府制

 

定的高教政策,提高办学水平和科研质量。

第三,创新财政经费支持制度,优化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创新财政经费支持制度中

 

目前特别需要加强的是制定成本核算制度,增加收费的透明性,控制高等教育成本。完善高

 

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有依据的对受教育者收费和按照培养成本制定科学、权威的财政拨款

 

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建立高等教育收费的制衡机制,广泛实行高等教育价格听证制度。优

 

化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方面,需要突出重点,凝聚力量,大力支持影响高水平大学建设的

 

关键项目和对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有显示度的研究与发展项目。加大对高校人才队伍、重

 

点学科(实验室)、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等内涵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

最后,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经费监管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投入

 

的高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严格的经费监管。监管方面,不仅依靠审计、财政等力量,还

 

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社会专业机构等的监督力量,监督力量的多面性再加上高校财务信息的

 

透明性,使高校资金使用过程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可以建立全国项目资金管理数据库,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设立全国教育经费监管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机构实行对高教经费

 

的动态监控检查,对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尤其是高校的重大项目加强纪检审计监督,以及对

 

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建立教育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的追踪问效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低效率

 

使用资金给予有效的惩戒。同时,制定高等院校财务收支公告制度,增加经费使用情况的透

 

明度。

(作者:汪霞,摘编自 《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11期,有删节)

高校落实办学自主权的问题、难点与对策

    扩大和落实办学自主权是高校与政府博弈的过程,其总体趋势是中央向地方

 

放权、政府向高校放权,但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属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得较好,地方

 

高校落实得较差。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难点分析

(一)不平衡的治理体系阻碍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

     1.外部治理体系: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不顺畅。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

 

对高校管得过多过死的状况得到改变,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但是政府行政管理依然处

 

于治理体系的主导地位。虽然《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校的七项办学自主权,但是其中

 

的很多项目依然需要政府审批,而七项办学自主权在教育部直属高校落实得较好,地方高校

 

落实得不均衡,有的落实得多、有的落实得少。社会各界为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

 

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已成为高校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但由于参与意愿、能力、

 

制度和方式等存在诸多制约,社会力量依旧处于高校治理体系的边缘。

     2.内部治理体系:内部主体的权责边界不清。第一,党委与校长权责不清。在公立大

 

学中,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职责和权力划分难免出现交叉和真空的部分,同一个组织内存

 

在党务和政务两个子系统和两个领导也不符合科层制的领导原则。第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

 

力失衡。行政力量过度干涉学术事务导致学术权力式微以及学术组织行政化等现象,这在很

 

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学术的独立性,削弱了教授治学的能力。第三,民主权力形式化。教代

 

会和学生会作为高校内部重要的民主参与方式,代表着高校内部民主权力,但民主权力在高

 

校治理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形式化,其监督权弱化,参与方式逐渐形式化。

(二)低水平治理能力限制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

     当前高校治理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高校、社会在高校治理的过程中未能实现

 

效能最大化,存在着政府“包揽一切”、高校“坐等其成”、社会“有心无力”的现象。第

 

一,政府“包揽一切”,政府管理权限超出能力范围,模糊的管理观念、死板的管理方式严

 

重地制约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第二,高校“坐等其成”,高校治理能力式微,形成惰性

 

。一是虽然相关的法律、制度、规定明确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但是由于缺少配套改革措施

 

,导致停留在制度层面;二是由于长期以来政府的行政控制,高校养成了“等、靠、要”的

 

习惯,治理能力退化,突出表现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第三,社会“有心

 

无力”,社会参与期待与能力之间存在矛盾。由于权责关系不明确、参与途径缺乏规范、参

 

与制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力量参与高校治理面临着诸多困境,参与哪些事务、怎样参

 

与以及如何保障和规范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不完善的治理制度制约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

     第一,治理制度不完善。从宏观法律制度来看,我国教育法律规范体系略显薄弱,相

 

关法律规章制度难以给予高校治理以有力的制度保障。从微观管理制度来看,部分制度因顶

 

层设计缺陷而难以有效地规范内部主体的行为、协调内部权力关系。第二,制度制定和执行

 

伦理缺失。从制度制定来看,立改废程序的不规范、制定主体的单一等降低了制度合法性。

 

从制度实施来看,高校治理制度实施程序的不严谨、实施过程缺少人文关怀、实施后缺乏监

 

控和反馈环节等降低了制度的科学性。第三,高校治理制度环境缺失。长期的官本位意识导

 

致了制度观念不强,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扭曲现象。此外,部分制度不能体现人本思想,降低

 

了人们对制度的认可程度,使得有些制度未得到落实甚至被排斥。

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路径探索

     (一)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化的治理理念

     第一,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管理领域的体现,就是要在学

 

校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建立具有法治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在法治的

 

轨道上开展学校的一切活动。第二,推动去行政化。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标准、监督评价以及

 

综合运用财政、法律的手段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为高校“去行政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进而推动高校内部“去行政化”。第三,管办评分离。形成“政府管、高校办、社会评”

 

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高校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方式的多样化,最终达到由管理向治理

 

转变。

     (二)构建多元共治体系,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

     需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高校办学、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多元治理体

 

系,实现政党领导权、政府管理权、高校办学权、社会监督权的协调高效运行。

     第一,领导权在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符合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

 

领导体制,对于实现中国共产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与政治监督这一中心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要切实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这是实现高校治理现代化的

 

关键所在。

     第二,管理权在政府。政府作为投资者,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利

 

所系;作为管理者,参与高校相关事务是职责所在。政府理应是高校发展的指导者,宏观布

 

局的调控者,教育质量的监督者。

     第三,办学权在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校作为法人主体所享有的权利,是高校作为学

 

术组织的天然权利之一。首先,高校只有是独立的法人主体,才能保证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关

 

系,才能保证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其次,高校必须有足够的自主权,才能保证学术自治和

 

学术自由;其三,高校必须拥有自主权,才能够独立地参与市场活动。

     第四,监督权在社会。现代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其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高

 

校既要从社会中获取所需的物质、人才和信息资源,也要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而社会力

 

量也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参与高校治理,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社会在参与办学的过程中应

 

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校治理。

(三)提升主体治理能力,推动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应构建“四位一体”高校治理体系,提升高校党委、政府、高校和社会四大主体的治

 

理能力。

     第一,提升党委领导能力。高校要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党对干部工

 

作、人才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力。

     第二,提升政府管理能力。首先,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推动简政放权;其次,搞好

 

顶层设计,探索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其三,探索运用科学

 

的监管手段,通过制定标准、完善评估、巡视督导、信息公开等途径加强对高校的监管;最

 

后,通过章程赋权、协议放权、试点放权和分类放权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

 

权。

     第三,提升高校办学能力。首先,高校要从“等、靠、要”向自主办学转变,积极落

 

实办学自主权;其次,应根据发展需要和自身优势找准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其三,建立起

 

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自我定位、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办学机制,用好办

 

学自主权;最后,要积极吸纳社会资源,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提升社会参与能力。首先,要强化社会力量参与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高

 

校治理中的作用;其次,培育社会力量,增强社会参与高校治理的能力;其三,建立科学有

 

效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社会监督权的落实;最后,应完善参与机制,保障社会参与权

 

(四)完善治理制度,实现高校治理制度的现代化

     一要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大学章程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高校具体规章制度,是大

 

学落实独立法人地位与办学自治权的基础与标志。应将制定大学章程与落实自主权有机结合

 

起来,在章程中明确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的具体权利与义务,明确高校办学自主权行使的基

 

本规则、决策程序与监督机制,使章程成为界定政府与高校关系的契约书,成为高校办学自

 

主权的授权书。

     二要加强制度环境建设。首先,制定有关制度要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的需求,建立

 

起协调顺畅、保障治理效能的现代化制度体系;其次,应加强制度宣传,为制度执行建设良

 

好的舆论阵地,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为制度执行建设良好的文化阵地。

(作者:何慧星、孙松,摘编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有删节)

 

 

    

?寻思探理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守正

    一、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

 

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对教育的总体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高等教育而言,改

 

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意味着什么?

     进入深水区,说明我们的发展遇到了困惑,这一困惑在于发展的悖论。其一,这是一

 

个重视教育的社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已成为国家战略,家庭、学生也都为教育付出了巨

 

大的财力和精力,结果却产生了“钱学森之问”和毕业生就业难;其二,这是一个重视人才

 

的社会,政府想方设法、投入巨资,但却难以见到真正的大师,教授还是乐意当“官”当“

 

老板”;其三,这是一个重视成果的社会,我国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二,科技投入

 

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并于2013年越过GDP2%的门槛,但我们依然还不是创新型国家。

进入攻坚期,说明我们的改革面临重重困难。一是有许多难题久攻未下。如1985年的《中共

 

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要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1993

 

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

 

学的体制,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

 

法自主办学”,但时至今日问题依旧;再如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制

 

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

 

特色”,20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

 

合理定位”,但分类体系和标准是什么、如何操作?一直并没有明确。二是对一些有深度的

 

问题没有形成共识,往往自说自话、不了了之。例如对教授治校的理解,坚持者认为是必须

 

的,是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反对者认为正如战争太重要了不能让将军说了算一样,高等教

 

育已成为国家战略怎么能让教授说了算;更多人则认为教授治校不可行,学校规模很大、还

 

要实行战略管理,教授本身不懂、相互间不认识、又怕耽误时间,怎么治校?虽然后来教育

 

部门用教授治学来代替,但也有学者认为教授治学是应有之义本不用说。现在社会上对众多

 

教育问题是各表其理、各述其道,因此教育处于众说纷纭的“战国”时代。

二、是否需要守正

     改革这么难,是否还需守正?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守正是改革的风向标,是改革的主

 

心骨。没有“正”,不叫改革,而是折腾。只有守正,才能实现依法治国,这也是我们高教

 

界近期十分重视高校章程建设的原因所在。

     “正”是什么?是规律,是按照规律形成的规矩和制度。可以肯定,高等教育的发展

 

是有规律的,只不过有时我们对这个规律的认识还不太清晰。

     在现代社会,高等学校是不可或缺的一类组织,没有它们社会将无法运转。既然是独

 

立存在着的社会组织,就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运行规则,否则就可以被其他的社会组织

 

所代替,所以高等教育是有独特规律的。你可以借鉴别人的长处和做法,但不能用别人的规

 

律代替你自己的规律。高等学校可以借鉴政府的科层管理和企业的经营理念,但必须坚守自

 

己的本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高等学校除了实施高等教育外,还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

 

服务的基本职能。究其社会职能,属于满足公共利益需求、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是社会的

 

公共事业,高校和政府都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在存在形态和地位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和

 

平等性,需要以符合自身规律和运行规则的方式运转,也唯有此才能更好地践行各自的使命

 

要求。具体的体现就是政府宏观管理,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这是高等学校的治理原

 

则,已为《高等教育法》所规定。高校还要坚守人类的崇高理想、成为人的精神家园、满足

 

社会的多元需求,实现特色办学。这是高等学校的发展原则,也是我们不断通过改革追求的

 

东西。

三、守正是把好的改革理念转化为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方面也取得过一些很好的共识,如高等学校

 

的法人制度和分类管理、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等。在制度建设

 

方面,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到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再到建立现代大学

 

制度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十分明确。但是,我们的目标没有达到,我们的共

 

识过于笼统,有些话看上去很美但还不便操作,有些最后甚至沦为空洞的口号。毫不夸张地

 

说,如果1998年《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法人制度的设定真正实现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

 

现代大学制度的提法了。

     问题出在我们虽有理念,但没有治理结构来保障,因此难以真正转化为制度。多年来

 

我们循环不断地放权与收权就是这个原因,放是因为该放,收是因为出现了乱子。这不是认

 

识上的不到位,而是由于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因此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显得尤为重要。依法治

 

教就是要把好的改革理念转化为治理结构。比较重大的有以下几方面:

     1.政府对高校的目标型契约管理模式。即政府对高校提出目标和要求、提供财政及政

 

策支持,进行绩效评估,高校在宏观框架内实行自主管理和发展。法国政府对大学的合同管

 

理、日本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英国的科研评估与拨款、德国的基金会大学探索等,都是

 

这种方式的例证。契约管理并不一定真要签署一个合约,而是一种关系,我国已进行的“98

 

5工程”建设以及正在进行的章程建设其实都是这种管理的实现方式。

      2.“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合理分工机制。既然我们认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是我国的特色所在,那就要努力把这个制度建设完善好。需要在充分把握高校管理特点的基

 

础上,具体界定党委和校长的职责。权力既不能空心化,又不能交叉,还必须保证办学方向

 

、活力和行政效率。党委的领导权和决策权应体现在重大事项上,如负责保证学校的办学方

 

向,协调联系理事会、组织制定章程、审批年度预算决算,会同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遴选校

 

长候选人、组织制订发展战略规划,会同校长决定内部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人选。按照

 

党政分离的原则,校长在党委重大决策的基础上,独立负责学校行政体系的运转,不需要党

 

委会议审议决策的事项由校长全权负责,定期向党委汇报。

     3.高校学者共同体的实现方式。大学在产生之初是行会式的学者共同体,这也就是所

 

谓“教授治校”的本来面目。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职能的扩展,教授治校遇到困难。带来

 

的问题是,大学在产生之初具有一个特征,你现在让它没了,那么现在的这个机构是否还能

 

称之为“大学”?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学者共同体模式的构建。所谓学术权力,其实关键就

 

是学者共同体特征的体现。如在院系层面设立有决策地位的教授会,高校内部可实行学院联

 

邦制的学术治理模式,实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校学术委员制衡院系的治理机制。学

 

理阐释为,高等学校是以院系为基础的共同体,院系是由教授为主导的共同体,校学术委员

 

可对联邦制的学院决策予以制衡。

     高等学校的章程要把这些规律性的、特色性的、制度性的东西固化下来,这样慢慢地

 

 

 

四、守正才能形成特色

     当今,高等学校走出了象牙塔,必须服务社会,在满足社会需求中获得发展动力和增

 

长点。美国研究型大学,其实就是由服务社会的理念推动而进化出来的,同时,大学还需要

 

核定自己修身立世的基本原则:自主性、公益性和专业性。在精神、文化、制度方面划出与

 

社会的边界。否则,大学就会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社会价值。而协调二者关系的最好方式就

 

是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发展。

     对不同的高校而言,其与社会的边界可以有所不同,层次、类型、使命、治理又需要

 

有所不同,这样才能实现高等学校的多样化。高校分类定位其实就是让学校在“研究型大学

 

和教学型学院”、“学科性人才培养和应用性人才培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科

 

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自上而下管理和自下而上管理”间落实自己的位置点,选择教学、

 

科研、服务职能在自己学校的搭配,从而形成自己的使命、办学目标和管理模式。这就是所

 

谓的特色发展。

持久的坚持才能形成特色,因此需要守正;反之,也只有守正才能保持特色。

(作者: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摘编自《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第11期)

 

 

大学如何告别平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现代大学完全从与社会相对疏离的

 

象牙塔走向政治经济的核心,成为促进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腾飞的智力城与动力站

 

,从而被誉为现代文明的轴心机构。在此背景下,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投入大量人力

 

、物力和财力,扶持一批基础较好的知名高校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然而,与这一理想相矛盾

 

的是,中国的大学在数量规模高歌猛进的同时也陷入大学治理的现实困境,深深地被结构失

 

衡和理性失范所困扰,一些平庸化的表现为人诟病。

一、结构失衡和理性失范——中国大学治理的现实困境

     任何一个组织都存在治理问题。大学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的公共机构,大学治理应关心

 

这样几个问题:一所大学何以存在?它需要一种怎样的特殊制度安排来最大限度地保证其自

 

身价值和理念的实现?因而,大学治理需要向我们描绘的是这样一幅图景:在整体上构架出

 

大学内外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框架,并勾勒出大学面向未来与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目标愿景、行

 

为原则、决策方式、权力配置等结构的远景规划以及实现过程。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结构失衡和理性失范问题:作为独立法人实体

 

的合理身份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政体、国体与大学权力配置和内部关系结构并未真

 

正意义上理顺,教授治学在整个大学治理结构中的主动权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掘。这些

 

问题使得一些大学日益失去学术殿堂的功能,日渐平庸化,向行政机关靠拢。在这些批评与

 

质疑的声音中,最让人尴尬的显然是在建立、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大学治理体系的背景下,

 

人们极力倡导的教授治学、学术自由、扩大办学自主权不仅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活力,反而在

 

片面追求学术知识的外在功用,尤其是偏重政治功用与经济功用的驱使下,出现了严重的行

 

政化与企业化倾向,甚至是权力崇拜与市场崇拜的价值倾向。

     首先是校园内外行政权力对大学事务的任性与专横、强势话语权以及某些大学人为达

 

目的不择手段,无视和丧失学术组织基本的道德良知与伦理价值,导致权力倒错、主体倒错

 

、价值倒错、伪劣现象、资源浪费等积弊。其次是经济主义的强大诱惑力使某些大学由“以

 

学术为志业”转变为“以经济追求为目的”,对学术资本的强烈追捧取代了对学术职业的精

 

心呵护,拜金主义成为大学处理自身及其与外部关系的最强话语特征。比如,在日常生活中

 

常提到的大学越来越像“衙门”,越来越像“企业”,校院领导越来越像“老板”,就真切

 

地反映了人们对大学行政化和经济化现象发自心底的厌恶。此外,广泛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思

 

潮在无形中对以上两种倾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它主张感性、体验与非理性,排斥目的

 

、价值与意义,从哲学高度论证并强化着大学对于当下、眼前、短期、现实利益的追求。显

 

然,这种理性失范行为正是导致中国大学治理陷入困局和僵局的根源。

二、明确关系结构,强化教授治学——构建中国特色大学治理体系的核心

 

 

     大学治理最核心的问题是谁来控制大学,或者说由谁主导大学发展。在大学作为行会

 

而诞生和发展的早期,“先生大学”完胜“学生大学”,显示了教师在大学的独特作用,成

 

为今天大学发展的主流,表明只有教师才是大学的主体和核心。因为只有教师才能完成大学

 

最基本的功能:创造知识、传授知识和传承文明,而任何其他功能与机构设置都只能是衍生

 

的外在性工具和派生性需求。因此,大学治理需要进一步落实的问题就是选择最合适的人成

 

为大学教师,即甄别、选拔和激励大学教师。这说明,只有充分发挥大学教师的主体作用,

 

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治理。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在由大学体制结构所引发的问题里面,最

 

根本的是体制结构之内人的位置问题。对于大学的生存来说,最关键的是它要依靠人,而非

 

制度,因为制度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个特质前提而已。”在治理制度与大学教师之间,大学教

 

师是更为主动的积极的核心因素,制度只不过是大学教师实现某种理念的过程与工具。

     大学教师到底是管理大学一切事务还是仅限于重要的学术事务,这是一个重要的争议

 

性话题。现代大学已经由一个目标单一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单纯学术机构演变成为一个目标

 

多元、根本利益相互冲突的巨型组织,如果仍然囿于传统的教授完全掌管一切事物的治理机

 

制,显然已与当前现实格格不入,相去甚远。教授治校起源于中世纪学者自治,曾经一直作

 

为西方大学治理传统。然而,当大学组织从一个学术行政一体化的微缩景观发展为一个国际

 

化巨型机构时,人们发现让教授既充当专业权威,又作为管理人员,已是力不从心。日常运

 

行与国际竞争让大量行政人员和庞大官僚体系渗透并执掌了大学,治校权力逐渐成为不同主

 

体、多种权力激烈博弈的重要筹码。

     从常识意义上讲,教授会、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大学自治、董事会、理事会、评议

 

会、大学章程等是具有极强西方大学制度特点的话语体系;而党委常委会、校长负责制、办

 

学自主权、教授治学、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学

 

制度话语概念。现代大学虽然起源于西方,现在却已成为世界文明的共同财富,我国在学习

 

、借鉴西方现代大学治理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同样亟须步入大学治理

 

的“中国时代”。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领域和发动机,大学必须率先实现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建立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现代大学发展趋势的现代大学制

 

度成为我国大学改革与发展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系统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

 

一次以政策文本形式表明,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治理体系要特

 

别重视“大学、政府、市场”和“书记、校长、教授”之间关系结构、权力配置、互动机制

 

等因素,淡化教授治校概念之争,努力探索教授治学有效途径,这样才能既充分保证特定政

 

体国体与大学权力结构之间的匹配,又明确呵护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良好意愿,尽可能发挥

 

他们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三、重铸大学的主体理性——中国特色大学治理体系的根本路径

     大学治理体系是一个集普遍性、复杂性、敏感性、民族性诸多特点于一身的系统工程

 

,指望一推出就能解决我国大学的诸多现实难题是不现实的。就当前我国大学如何看待自身

 

和处理自身与外部种种关系而言,存在着理性发展的先天不足,导致自身的公共价值和人文

 

精神难以充分彰显,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汇、融通与较量当中,已有的大学理性不足以引领自

 

身及其社会而起主导作用,不得不退居于从属乃至附庸的地位。对此,社会和大学都需要反

 

省。事实上,中国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社会到现在为止,并未完全实现启蒙运动的思想目标,

 

进步、合理性、价值等社会理念仍然尚未完全展开或充分实现。

     人们总是迷信制度,以为制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其实,制度并非万能,尤其是在人

 

们内心深处还极其缺乏对制度价值和理性精神的充分尊重和认可的情况下。因此,要真正建

 

立、健全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就必须重铸大学主体人格,重建大学理性精

 

神,使大学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组织。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充分利用法人主体地位和办学自

 

主权,学会与政府、市场以及社会其他组织进行合法、平等和正常的交往。这实质就是大学

 

的主体理性。也只有在开放社会各主体间的理性交往中,互相承认、友好相处、相互尊重的

 

情形下才可能真正实现主体理性。

     中国大学建立时间短,中间历经曲折反复,没有经历完整的社会除魅阶段与理智化启

 

蒙,因此重铸主体理性将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曲折的发展历程。这里大概包括两个方面

 

的意思:第一,健全大学治理体系的前提是所有大学必须取得独立的法人主体地位,充分享

 

受合法的办学自主权,是独立的高等教育实践主体;第二,在今天既定“教授治学”背景下

 

讨论谁来控制大学,显然只有大学教师具备了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和理性精神才能真正成长

 

为大学治理的核心,才能坦然面对“给教授搬凳子”的行政领导,毫不畏惧,理直气壮,最

 

终才有可能心无旁骛地从事寂寞的科学研究、烦琐的教书育人和中立的学术决策。

     总之,只有这种大学治理模式才能以实体化形式真正实践以教授为主体组建教授委员

 

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大学治理的困局与难题,重铸

 

大学教师的主体理性,最终承担起培养国家和民族发展所需杰出人才的任务和责任。

     (作者:张学文,摘编自201547《光明日报》)

人性化:推进综合改革的新视角

    从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生存”,到80年代末国际社

 

会提出“学会关心”,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体现了教育人性化的走向。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人性化理念缺席所暴露出的弊端,日益显示出高校改革人性化的重要

 

性和紧迫感。

     一是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如教学计划管理、学籍管理以及教育评价等制度不具备明

 

显的人性关怀,过分强调集中控制,没有合理地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柔性管理,没有关注管理

 

对象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体意志,过多地关注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力,缺乏必要的激励

 

和多样化的引导。

     二是运行模式趋于行政化。在现行高校制度体系中,政府行政行为的纵向结果就是服

 

从,高校变成了行政体系下属的机构,延伸了政府的行政功能,政府决定是否以及如何改善

 

办学条件、调配教育资源、确定办学方向,高等教育缺乏生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千校一面

 

的局面。

     三是权利和义务不对等。高校现行的学生管理规定,大部分都详细规定了学校如何行

 

使管理权以及学生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很少规定学生的权利,或者缺乏申诉救济渠道。从现

 

实看,部分高校为强化管理、严肃校纪,在制定处罚规定的过程中未能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

 

权益。

     四是培养模式僵化。千篇一律的“大一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

 

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参与各种活动,不了解自己能干什么、能达到什么目标等等,常常

 

“迷失”自我。

     五是忽视基础科学研究。将科学研究简单地等同于科研项目,甚至工程项目。在长期

 

以来形成的以量化为特征的科技评价机制下,部分高校衡量科学研究的标准直接与科研项目

 

、经费划等号,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轻视基础理论和纯科学研究

 

,知识创新不足,存在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倾向,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学术造

 

假和学术腐败;还有部分高校教学和科研发展不平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比较突出,这

 

些严重影响高校科教结合服务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妨碍高校知识、思想的创新与基

 

础理论的研究。

     六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等于全面改革,更不能“碎片化”。当前改革是一个高频率

 

的词语,有一些高校干部认为,不“改革”就不能显示出自己的政绩,不能显示出自己有开

 

放的观念。一些改革都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推出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根本没有沉下心

 

系统辩证地思考,跟着感觉走,今天改革,明天再改革,从来不讲成本,不讲是否造成群众

 

利益损失,在他们眼里,不断“改革”就是他们的政绩,这种改革是假改革,是对真改革的

 

一种严重阻碍。

     当前,高校综合改革人性化思维的缺失还表现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改革的急功近

 

利。人们总期待一场改革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有一种“改革派”,将个人意志裹上改革“

 

外衣”,但实质是因为只有改革才能“激活”他手中的权力,只有改革可以使权力“变现”

 

,成为捞取个人或少部分人名利的工具。还有另外一种“叶公好龙型”,整天喊改革,实际

 

上是畏首畏尾,生怕自己利益受损,在改革面前停滞不前等等,表现的是人性中恶的倾向。

 

我们要克服这些浮躁,“深水区”改革不是都能立竿见影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更不能一蹴

 

而就。

     澳门大学校长赵伟先生曾谈到:“一所大学的改革见成效一般要20年左右。”高等教

 

育就是要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道德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发展全部潜能,使

 

他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人性化改革,是一种无愧

 

于时代,无愧于人的生存本质的一种选择。

(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陈治亚,摘编自2015323《中国教育报》)

 

 

 

?国外教育借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学质量评估探究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态势

 

,以期对改进和完善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制和评估机制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教学质量评估目标定位及政策界定

1.教学质量评估目标定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学质量评估目标可分为四个层面

 

:在学校层面,教学质量评估是通过搜集负责学术事务及教师福利的副教务长和学术评议会

 

及院系间关系委员会所需要的相关教学信息,帮助其对学术人员的奖惩及晋升做出决定;在

 

院系层面,定期的教学质量评估是为了帮助各个学术系评估其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以及学位

 

项目的学习目标;在教师个体层面,教学质量评估可帮助全体教师改进教学,评估其课程要

 

求和工作量;在学生个体层面,教学质量评估可以通过提供对教师和课程的评估信息帮助学

 

生按需选课。

2.教学质量评估政策界定。对学术人员考核的主要见容包括教学、科研及

 

其他创造性

 

工作、专业能力与活动、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其中高质量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任命、晋职的重

 

要因素。在任何情况下,如果无法表明在教学角色上的能力和勤勉,就无法获得终身教职。

 

在判断一名教学人员的教学效果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内容:对所授专业学科知识的娴熟程度

 

;在专业学科领域的持续成长;有能力组织教学材料并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呈现;有能力使学

 

生意识到所学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领域的关系;培养学生独立推理的能力;有从事教学工作

 

的精神与热情;既能够激发新生的好奇心,使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又能鼓励高年级学生从

 

事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影响教学和学生的个人特质;参与学生指导、辅导和顾问的程度与

 

技能;创造开放并能激发所有学生兴趣的学术环境的效果,包括制定有效策略提升各类弱势

 

群体学生的学习。评估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科、不同层面的不同类型教学对教师提出的各种

 

不同要求,依据所担负的教学职责判断其综合表现。教学评估时或教师申请晋级时,由系主

 

任负责递交对被评估教师的明确的认定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用以表明该教师在低年级、高

 

年级和研究生教学中的教学有效性。

二、教学质量评估理论模式

1.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伯克利坚持教学卓越和科研卓越并重的原则。伯克利对教师

 

教学表现的评估主要涉及以下七项指标:课程的设计与重新设计、教学材料的呈现、对学科

 

内容的掌握、对课程及教学的贡献、指导学生科研、学生辅导、指导并管理研究生助教等,

 

每项都有明确具体的内容。

2.教学质量评估实施主体。伯克利教学质量评估的实施主体为各个专业院

 

系,目的是为了培育适宜学科特点的独特文化来支持和鼓励教学卓越,并由此形成界定和强

 

化相应文化的教学评估传统。伯克利强调院系应努力改进自己的评估方法,使其对教师起到

 

支持和鼓励的作用而不是用于调查和惩罚。此外,院系师生的参与对教学质量评估的实施必

 

不可少,因为拥有相同学科领域的专长,受评教师在同一院系的同事最有资格评估其课程的

 

设计和组织、教学材料的选择和制定、考试和作业的性质,而所教学生能对教师的沟通能力

 

、课程准备情况、是否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工作量等问题进行评判。

3.教学质量评估实施路径。

     一是同行评估。涉及教学预备活动、教学指导方法和课堂连贯性、与学生的互动、教

 

学技术整合等。受评教师也会通过评估表对以上各方面的同行评估分别进行回应。

     二是学生评估。包括对教师和/或课程的总体评价、学习工作量、学习成绩、学习效果

 

、教师教学技能以及其他开放式问题。为便于结果的比较,自2003学年起,伯克利规定各个

 

院系的学生评估都要对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从1分至7分(从没有任何效果到非常有效)进行等

 

级评定。

     三是教学哲学陈述。有些院系在教师申请晋升或奖励时需要递交自己关于教学的声明

 

或者教学哲学陈述,主要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理念的反思性叙述,表明自己的教学是经过深思

 

熟虑的反思式教学,传递自己的目标以及相应课堂活动的目的,同时提供自己用于制定各种

 

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原则。

     四是教师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汇集了教师教学的各种信息,包括教学职责描述、教学

 

哲学陈述、教学方法、策略及目标、课程材料描述(教学大纲、讲义、课程安排、作业等)

 

等。此外,还有系主任根据其教学情况出具的署名总结信,特别教师委员会(一般由两名以

 

上教师构成)出具关于受评教师教学表现的报告等。

     五是教学改进努力。包括:接受学校内外部教学改革经费资助的改进课程;与学校教

 

学与学习中心的专业人员合作,进行授课过程的同行评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像以便

 

分析改进;参加与教学和指导改进相关的工作坊或论坛等。

三、教学质量评估行动机制

     伯克利规定,系主任负责对本系内每名教师的状况和表现进行年度评审。根据不同职

 

务等级(如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等)和不同等级中的诸多级别(如助理教师可分

 

为六个级别),伯克利的教师每2-4年都会接受一次教师表现评审。

     首先,教学质量评估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行动准则。在学校层面,负责学术

 

事务和教师福利的副教务长以及校学术评议会及院系间关系委员会要求通过学期末的学生评

 

估得到教师晋升所需要的相关教学信息。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估表包括适用于全校范围的共同

 

问题和各个院系自己设置的问题。这样既保证了问卷调查在学校系统内部的一致性,又给各

 

个院系的评估提供了灵活调整的空间。据统计,伯克利每学期平均提供超过三千门课程,在

 

学期末会收集到十五万份以上的教学质量评估表。每学期耗时约超五千小时用于处理和编辑

 

所有教学质量评估数据。目前,全校各个院系使用的学期末学生评估表格约一百余种。

     其次,通过多维评估手段促进教学质量评估行为的可行性及可信度。考虑到学期末的

 

学生评估并不足以对教师教学有效性做出非常全面和准确的衡量,伯克利倡议各个院系结合

 

各种不同的评估手段进行综合评定。据2013年对校园116个学术机构的统计调查,除了全部

 

利用学期末课程评估外,一半以上的部门都还会通过教学大纲审查(57%)、教学奖励(56%

 

)或同行听课(50%)等手段评判教师教学有效性。其他评估手段的比例分别为:自我评估

 

(42%)、研究生助教教学法课程评估(30%)、中期课程评估(25%)、教学档案(17%)、

 

教学录像(13%)、其他方式等(20%)。此外,不少院系还会积极寻求与校园教学支持部门

 

的合作以更好评估其教学有效性。

     再次,通过教师奖励制度提升教学质量评估行动的影响力。伯克利最重要的教师奖项

 

是始于1959年的年度杰出教学奖(Distinguished Teaching Award)。这是校园内最高荣誉

 

的教学奖,专门授给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激励教学同行,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学校和整个

 

现实世界间重要关系”的具有持续卓越教学能力的教师。奖项的被提名者将经过教学委员会

 

负责的两个阶段的选拔。第一阶段评选所需的材料包括系主任或其他同事递交的提名信、过

 

去八个学期的授课课表、对所授课程的学生评估结果的定量总结和比较、课程分数分布情况

 

、学期末学生课程评估部分原始材料、教学计划等;经过第一阶段选拔后的教师个人需要递

 

交反思性教学陈述、个人简历、课外教学职责描述,提名学系需要递交成绩分布图、部分学

 

生评估原始材料、来自现在或教过的学生或者同事的支持信以及课程材料。教学委员会还会

 

组织同行进行评估性听课。杰出教学奖的获得者会在全校性公开场合得到所获奖项,之后也

 

会经常受邀参加各种论坛、委员会等就教学问题发表观点。此外,许多学术院系也设立了不

 

同的教学奖励来认可教师杰出的和示范性的教学活动。

四、结语

     通过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学质量评估态势的个案研究,可以较为深入地了解美国

 

公立研究型大学在其提升教学质量的道路上遇到的诸多挑战和采取的发展策略,同时也可对

 

我国研究型大学制定和实施教学质量评估举措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卓越的教学质量需要学

 

校各方基于利益共同体的长期持续的共同努力,需要从现实教学状况和学科差异出发,结合

 

教师自身提高和学生学习的需求,确定差异化的评价目标,采用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的多种教

 

学质量评估手段。这样既可以较为全面和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水平,为教师晋升和

 

奖励提供定量和定性数据依据,又能使教师获得较为准确的教学反馈信息,并利用院系及教

 

学支持部门提供的各种资源及时改进教学工作,明确努力方向、选择可供利用的路径,最终

 

达到提升教学质量、追求卓越的目的。伯克利的教学质量评估坚持政策导向性原则开展教学

 

质量评价并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以科学的评价指标和合理的实施路径进行动态的系统评

 

估,并不断提高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以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估行动机制增加评估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信度,因而对创建卓越教学的校园文化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郭强,摘编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第05期,有删节)

 

关闭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00号

Copyright © 郑州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