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2010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涉及社会调研、学术科研、绿色环保等方面。针对全球经济危机、房价、物价波动,全球粮食、石油供应紧张等经济问题,针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等管理类问题,倡议我院学生联系所学专业知识,立足实践地区的实际情况,展开调查活动,搜集相关资料,提交实践结果。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情况任选其一。
一、“勇担青春责任”社会考察、社会热点调研
1.各地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情况调研:以入户访谈的形式对农户家庭的收入支出、消费特点、未来预期等情况行科学细致、真实深入的调查,并围绕农村发展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访谈,以分析制约当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揭示农村相关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优化农村社会结构的应对策略。
2.各地社会热点调研:围绕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包括春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成品油税费改革、公共事业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发展、文化传承等。
3.全国各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调研:以家乡具体实际为出发点,调研家乡各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走访实践接收单位,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建言献策。
4.全国各地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调研:调研家乡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包括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及城市志愿服务等。
5.你所在家乡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与研究,包括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状况与特点,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因素,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与对策。此外,一些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家里的土地无人耕种,都荒了,你认为好的解决途径是什么?有些地区非法征地的现象依然存在,通过调研,提出对策建议。
温馨提示:
范会芳
老师正在进行的课题《土地流转制度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同学们可积极参与。
6.城市社区保险,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全民医保,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福利社会。通过走访你身边的大学生,了解他们在校期间是否参加社区医保,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大学生社区医保的优缺点是什么?探索推行社区医保的合理建议。
7.结合学生处推行的贷款政策,进行走访式调研,你身边的大学生在校有无贷款,已毕业的大学生是否如期还款?按照学生处和要求,我院安阳小分队的开学生要拿出调研报告。
8.开展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调研:主要是以建国60周年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题,深入农村和社区,开展党及政府惠民政策的调研。
9. “爱国、勤奋、实践、奉献”主题实践行动
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同学们认真贯彻落实此次讲话精神,开展社会调查、专题调研、政策宣讲、支农支教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树立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共发展的价值观。
温馨提示:
程建平
教授组织07级社会工作学生开展慈善工作调研。背景:十七大把慈善工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政府开始干预慈善工作,如何在政策层面进行规范化干预等。民政厅慈善总会要求调研河南省慈善社会需求和慈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存在政策覆盖不到位?慈善方、捐助方对慈善工作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樊红敏及院里其他老师的国家课题同学们均可积极参与。
(二)“彰显青春价值”科技创新、学术科研活动
1.2003年的抗击“非典”和2009年防控“甲流”对于政府危机管理有哪些启示?考虑到当前预防“甲流”这一重大议题,在城市社区及农村开展有益的社会调查,找出应对自然或社会危机时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存在不当之处,今后可资改善的地方,替政府出谋划策。
2.探访大学生“蚁族”, 蚁族是指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和蚂蚁有类似特点:具有较高的智商、弱小、群居,被广泛认为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目前该群体已引起各届广泛重视。倡议同学们对已毕业大学生“校漂族”和“蚁族”进行调研,结合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就如何转变择业观念,提出合理性建议。
3.倡议有条件的同学深入农村基层党支部进行调研。现如今,有些农村地区有股歪风盛行,这就是基层民主换届时,宗族势力太大,如何搞好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切实解决好“宗族”势力干扰、拉票贿选、法制观念淡薄的问题,从而保证党员民主权利能够顺利实施。请同学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可与任课老师联系。
4.关注“三农”政策类:“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下乡”政策是今年“三农”政策中一个最吸引人的亮点。关于这些政策,各界人士已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而作为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学子,我们要注重从政策的角度上思考“三农”的问题。结合本院特色,从政策科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实践考察活动,调查“家电下乡”等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及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效性。
(三)绿色环保类活动
1.“科学减排促发展,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环保公益活动;
2.“心系家乡 共谱和谐”:绿色家园,可持续性发展,我为家乡发展出计策,假如我是村官,我该怎么办?
(四)“寻访榜样” 、“走访校友” 主题活动
1.“寻访校友,感悟大学精神果” ,“回访中学母校”专题访谈实践活动。走访高中学校走出的优秀毕业生,了解他们的毕业去向,结合他们对大学生活、对就业、对创业的亲身经历,为在校大学生介绍经验,同时对学校各方面的建设提出建议。也可组织在校学生中来自各省重点中学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或各种奖学金获得者组团开展活动,如向中学老师汇报自己在大学所取得的成绩,介绍郑州大学的育人政策和培养目标等,结合自己对郑州大学的认知过程,向中学生介绍学校的招生政策、学习氛围以及在培养优秀学生方面的创新举措等。
2.亲情教育,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父母减一分辛劳,添一分惬意,送一分亲情,开展一次家庭亲情教育或礼仪教育活动。合理安排寒假生活,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做快乐的、有责任的家庭成员。
(五)“展现青春光彩”特色服务专题
1.“传递民族的希望,播撒爱的种子”服务新农村,资助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圆失学儿童的求学梦。倡议大学生进课堂,为当地中小学学生上课。因为大学放假较早,而所在家乡的中小学还没有放假。帮助家乡学校完善图书馆,成立广播站,乡村图书馆建设,并通过家访让家长们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2.“用爱心为生命加油”为主题的志愿活动,如义务献血,春节期间去孤儿院、敬老院进行义务劳动;用爱心对留守儿童进行爱的教育等。开展农民工帮扶与交流活动:对当地青年农民工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让他们知道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明确青春使命”社会角色体验,专业素质拓展专题
1.自我认知,社会角色体验。针对当前面临的就业压力,通过在全国各地建设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高年级学生特别是三年级本科学生以及研究生可以利用寒假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中性开展岗位体验、就业见习活动,深入基层开展挂职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条件成熟的可直接实现就业。
2.自我提升,专业素质拓展。高年级的同学以发展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以专业见习和专业服务工作为重心,积极开展与专业相关的项目调研、社会调查或创业实践工作,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岗位实习,了解社会需要,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就业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