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希望的种子,让理想拥有腾飞的翅膀!——香港十日行的所见所思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管理系 许冰首先感谢凯瑟克基金会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感谢我的同学和老师,能够让我有这次机会到香港进行为期十日的交流和学习。短短的十天,香港这颗东方明珠,她的美丽和富饶、社会工作领域的健全和发达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次次的惊喜和震撼,更多的是过后深深的思考。在香港,我能够强烈的感受到,社会工作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而社会工作者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他们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助人自助,充当着整个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安全阀。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在亲眼目睹香港社会工作的发展程度之后,最大的思考就是我们的明天在哪里。在下文,我将结合十日来我在香港的所见所闻,在介绍香港社会工作发展现状的同时,分析内地社会工作发展所面临的阻力和困境,优势和机遇,就内地社会工作教育的出路及发展方向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一、 我的所见——香港NGO组织的发展通过香港理工大学阮曾媛琪教授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香港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香港在短时间内涌入大量移民,贫困问题凸现,香港的一些志愿机构开始主动提供一些救灾性质的非专业化服务。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些志愿机构逐渐开始发展成为NGO组织,试验各种创新服务,其职能开始也从提供补救性的工作转向发展性的工作。到了七、八十年代,配合经济发展,NGO组织更与政府携手,发展多元化服务。而香港社会工作就是伴随着NGO组织发展起来的,可以说NGO组织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平台。1、协青社——边缘青少年的温馨家园此次香港之行,我们参观了五个NGO组织,而每个组织所提供的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总是会让我们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入港后的第一天,我们首先参观了一个NGO组织——协青社。它位于香港西湾河圣十字街二号,也是本次接待我们交流团入住的机构。香港协青社于1991年成立,一直专注于为香港的边缘青少年提供危机接入服务,特别是为每年六万多名离家出走的年轻人。它所提供的服务有:(1)深宵外展服务。这项服务主要在每晚深夜至翌日早上6点,主动寻找通宵流连在外,无家可归或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将其带回危机介入中心作进一步协助。(2)危机介入住宿服务。有男中心和女中心各一,能分别收容15名男、女青年。中心每日24小时开放,为留连街上的青少年提供及时、安全及温馨的家庭式服务。中心专业社工除向青少年提供个人及小组辅导以外,还会及时联系接触其家长,以了解他们离家的原因,帮助其重新回归家庭。当这些青少年离开家庭之后,社工仍然会做6个月的跟进。(3)自立堂。为在职青年提供六个月的过渡期宿舍服务,其间会提供自立生活技能训练和就业辅导。(4)青少年就业支援计划。致力安排失学、失业的双失青年在协青社所开设的速递公司、7—11便利店以及表哥餐厅担任工作,让这些低学历、低技术的青年,迈出工作的第一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每名青年可在计划下工作一年,并由业内人士督导,完成计划时将获得推荐信,协助他们在外寻找全职工作。(5)蒲吧。是一所青少年潮流文化活动中心,24小时开放,提供多种娱乐设施及社工辅导服务,为“边青”“夜青”提供一个安全的聚脚点,同时也为社工创造了机会和空间去接触了解他们,并提供协助。这个中心同时也向社区居民开放,开设会员服务,鼓励社区的居民了解并参与协青社的发展。协青社的参观给予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其人性化的服务。社里所开展的活动以及所建设施都非常迎合青少年的心理,对青少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比如在蒲吧内设有室内篮球馆、街舞区,在机构建筑的顶层设有攀岩、烧烤区。在协青社居住的日子,我们时常看到不少的青少年来机构玩耍。从表面来看,我们无法判断谁是边缘青少年,但这也许就是协青社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那就是增进边缘青少年与社区、以及正常青少年群体的融合,使他们能够较早的回归社会、回归家庭。2、东华三院——专业的大型康复中心我们所参观的第二个NGO组织是“香港赛马会东华三院”。它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提供康复服务。目前已经为不同的弱能人士提供超过二千四百个日间及院舍康复名额。对象包括不同程度的智障人士、严重弱能人士、视障老人、精神病康复者及其他有康复需要的人士和家人。其个案主要由香港社会福利署康复服务中心转介系统转介,并按照社会福利署所订标准收取费用。其主要的服务项目有:(1)职业康复服务。它综合现实的庇护工厂服务、辅助就业服务及小型社会企业运作模式,为服务对象提供“一条龙”服务。此外,还根据服务对象不同的发展阶段及需要,提供不同层次的职业康复服务。(2)智障人士日间训练服务。它应用“生活目录”,通过实际生活的实践,加强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另外,强调正常化概念,注重情境,让智障人士在真实及自然的环境中接受训练。此外,还安排智障人士参与具有金钱回报的真实工作。(3)智障人士院舍服务。通过提供关怀、相互支持以及家居化的住宿服务,鼓励舍友就其个人事务、宿舍生活等做出参与及选择。透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及多方面的兴趣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挥。此外,还透过社区设施、社区参与以及义工服务,增强他们与社区人士接触,促进他们融入社会。(4)护理院舍服务。为严重弱能人士、视障老人以及精神病康复者提供住宿服务、起居照顾、健康护理、康复治疗及生活训练和活动。联合医护人员、社工、治疗师、家人以及义务工作人员等,共同提供服务。(5)社区志愿服务。依据弱能人士的个别需要,提供上门的家居训练服务或者到中心接受日间服务,同时提供有关的配套服务。支援社区内弱能人士的家庭,协助他们舒缓压力,继续在社区内照顾弱能人士。支援有突发性及紧急性的家庭,协助临时照顾其弱能成员。在参观时,我们发现在整个康复中心的组织系统中,每个部门都会依据服务对象的数量和需求配备一定数量的社工,他们不仅要从事管理任务,同时也要做大量的前线工作。社工的主要职能就是要负责服务对象的社交、心理需要,与医护人员策划及推行照顾计划,以及与社区联系、策划服务对象的离院方案等。在与一些社工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都发现这些社工都极富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康复对象的照顾细心周到,始终都面带微笑。他们的微笑令我们感到温馨,也令我们崇敬。3、深水埗劳资关系协进会——穷人阶层的希望此次参观,组织方还为我们安排参观了香港的贫民区—深水埗。它是目前全港最贫穷的社区,在三十五万的人口中接近三成住户属于贫穷户。但是,他们并非只是孤单地生活在阴暗的角落,“劳资关系协进会”就是代表穷人阶级利益的一个NGO 组织。该协会希望联合这些贫穷的居民,协助他们成立“低收入家庭”互助网络,使大家互相认识,了解社会资源、共同学习、共同分享生活的感受、参与社区内的合作劳动赚取收入,发挥能力和增强自信心,使这些低收入家庭能够建立起信心,从而参与争取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保障。它所提供的主要服务有:(1)生活消费合作社区。这是劳协社区经济计划的核心,它以“劳动有价,消费增值;互惠互信,社区共进”为理念,设立多个活动站,为社员举办各种技能培训、健康生活、资助消费、环保等行动,令单纯的消费变得有意义、有创意。(2)社区二手店。这是劳协于2002年设立的,它鼓励市民捐赠准备丢弃的生活用品,回收整理之后再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有需要的人。(3)互惠市场。它主要是以低价提供日常用品,目标是推动社区成员“自主消费、共同购买”,减少对一些大财团超市的依赖。(4)女工合作社。由一群有制衣经验的女工和家庭主妇组成。目前是“社区二手店”和“互市”店务的承担者,共同参与管理,并在前线协助组织社员。她们亦关心与基层民众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及时向社会做出回应。(5)共同购买班组。鼓励“生活消费合作社区”社员成立小组,由被动消费者变成团结、自主的消费者,由3—20个人成立小组,实行计划消费及逐步结合街坊亲友集体订货,众人品评议价,体现自主与健康的消费。(6)生活公社。它是“生活消费合作社区”的伙伴之一,通过重新发掘社区成员的技能、生活智慧、创意制成合乎健康、环保、文化原则的优质产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参观了香港戒毒会和保良局两所较大规模的NGO组织。在参观中,我们发现所有的NGO组织都有明确的服务理念、宗旨、服务范围、目标、对象、服务内容及工作方法,每个部门的社工也都分工明确。依靠着这些安全阀,许多社会问题能够及早地发现并得以解决,整个香港才呈现出一种和谐和团结。二、 我的所闻——香港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在香港,社会工作教育是应社会对于社工人员的需要而设立的。香港社会工作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工作专业一般都要求学生至少达到800小时的专业实习时间,学生要在专业的机构里进行实习,并且在实习过程要有督导老师给予指导。在香港,我们自2005年12月13日起一共参加了香港理工大学五个工作坊。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香港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和我们内地的老师相比,除了显得比较随意以外,从授课的方式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真正让我们觉得新奇的是16日和18日的户外拓展课程。12月16日,在香港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一行20人被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沙田区的福利机构进行考察,最后分类写出这个区所有的福利机构名称。活动开始于距离目的地较远的中文大学,我们每个成员的手中只有事先发给我们的两张地图和最后需要填写的答卷。我们小组的四个成员在宣布开始之后,便开始分工协作,对沙田区新翠村地区进行地毯式的搜查。其实我们也知道,只需要询问社区居委会便可以顺利的填写答卷,但是大家还是都选择了自己去发现。在行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每个社区都会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服务,这些机构包括家庭及幼儿服务、青少年服务、安老服务和康复服务机构。我们还随机抽取了两家机构进行个案访谈,对这些机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培养了观察能力,因为许多机构在社区内的位置都比较隐蔽,如果不细心的话,很容易就会被漏掉;其次培养了我们的判断能力,我们一路上看到的机构很多,除了福利服务组织之外还有不少的其他机构,如果判断不清的话,很容易将机构的性质混淆;最后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因为小组活动是以竞赛的形式开展,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竞争意识,增强了成员之间的协作与配合。12月18日,我们被分为3个小组,按照事先安排给每个小组的调查地点,分赴香港的不同地区进行“城市追踪”。老师给每个小组都预先设计了两个调查地点,一个是新区,一个是老城区,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观察将香港的新老社区发展进行对比。一路上,大家认真地捕捉每一处的景色,并进入社区内的一些机构进行参观。活动临近结束之时,大家都作了认真的总结和反思。整个行程感觉既新鲜又受益匪浅。三、我的所思(一)价值观的重塑和内化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我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因素。在这里,我只是结合我们内地社会工作学生与香港社会工作学生在社会工作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作一比较探讨。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们每个人都能很快地“背诵”出社会工作的价值,但这些文字性的东西是否真正的被我们认可并且内化却是值得我们反思的。12月17日,香港理工大学安排了一次“中港社工学生对话活动”。通过对话,我们了解到,香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与我们一样,也面临着就业压力。20世纪80年代,是香港社会工作发展的黄金时期,那时社会工作者的平均月收入可以达到12000港币左右。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香港经济状况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反福利思潮和市场主义抬头,社会工作者的压力增加,收入水平明显下降,目前他们的平均月收入只能达到8000港币,处于中低收入水平。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香港社会工作学生选择这个专业的热情和决心。一名香港同学这样告诉我们,当一开始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他的一些朋友就非常疑惑的问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个专业,因为这并不是一个高收入、高回报的专业。但是这位同学却坚持的了自己的选择。他告诉我们,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他从小就被身边一些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精神所感染,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是他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与此相比,我们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却大多数缺乏这种执著的专业价值观理念,或者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并没有被我们真正的内化。经过反思,原因主要以下两个方面:1、缺乏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决心。这次我们内地的同学在交流的时候发现,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都是被调剂来的,很多同学起初对社会工作是一无所知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实务工作滞后于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普遍较低,许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对未来社会对自己的认可充满了疑惑,在一些人才招聘会上,明确指明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的单位几乎没有。这点原因虽然不是学生自身造成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以及将来从事社会工作的热心和决心。2、社会工作价值观缺乏内化的渠道。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是很难通过抽象的学习社会工作价值观就可以领悟和培养的。而我们目前的教学模式却是单纯依靠这种抽象的学习让大家去领悟和习得,我们很少能够处于一种场景之下,即在这种场景之下,我们可以很好的领悟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体会到作为一名社工的社会价值。任何事业的发展都有其起步阶段,而在起步阶段最需要的就是一批拥有坚定信念的创业者。内地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需要的就是一些价值坚定的社会工作者来进行开拓,因此,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重塑和内化是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二)理论VS实践——再谈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工作是一项偏重于实务的领域,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内地缺少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因此,很多高校都偏重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学习。任何实践都要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但是如果一味的学习理论而不付诸于实践,就会完全失去学习理论的意义。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其专业目标就是“助人自助”,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读了多少理论书籍,我们了解了多少种社会工作的模式和技巧,可是当案主真正的向我们求助的时候,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或者说,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什么行动来凸现自身的价值呢?当然,这并非是要我们每所高校都要以社会工作实务为重,而是要重新反思一下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模式,重新给社会工作实务教育做一个正确的定位。四、 我的所感目前,我国内地的社会工作发展刚出于起步阶段。与香港的社会工作发展对比,我们没有稳定的资助系统(香港主要来自政府,比较稳定),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工作网络不够清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所面临的机遇:首先,我国的社会工作领域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有开拓的空间和余地。我们社会工作的毕业生很多都在为找不到工作而苦恼,而换个角度去想,我们也可以顺应社会的需求,自己尝试创办一些NGO组织。其次,我国经济起飞,会给社会工作的发展带来好的经济环境。随着社会工作制度化的确立,社会工作必定会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关注。再次,随着我国福利社会化政策的推出,社会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NGO组织,而这些组织必定会走向专业化。最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需求开始多元化,社会工作的领域将会不断的拓宽。记得阮曾媛琪教授曾经谈到:中国内地的社会工作发展需要两个最重要的条件:1、我们每个社会工作者都要有开拓精神。虽然我们面临着起步阶段的种种困境,但是如果只是畏惧困难而停滞不前,那么内地的社会工作将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开始。2、要有一群人,形成社会工作发展的支持网络。这就是需要我们在开拓的过程中彼此团结,协同合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每个社工人都要看到“能”而非“不能”。临别香港的前一天晚上,协青社的一位社工送给我们每个人一份礼物:由机构收留的边缘青少年利用废弃的布料做成的小羊布偶,在小羊的前面有一兜的绿色种子。这份礼物的寓意就是希望我们能将在港所经历的一切,以及所感受到的社工精神与大家共同分享,从而将社会工作发展的种子播撒在中国的每个角落。拿着这份礼物,大家的眼角都湿润了,与此同时,每个人的内心中也升腾起了阵阵的热浪。为了祖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明天,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携手共进、共同奋斗,为我们的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上一条: 电脑故障维修判断指导大全(一)
下一条: 我院研究生在06年秋季田径运动会上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