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在学院四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了“闻道讲堂”第二期。厦门大学客座教授、集美大学原校长李清彪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化工学院院长周震、党委副书记刘迎、副院长徐丽以及学院师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时,周震院长代表学院对李清彪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结合本期主题对在场学生提出了三点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会思考的化工青年”、“跨学科的化工青年”和“有温度的化工青年”。周院长强调,面对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化工学子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
李清彪教授以“生成式AI及其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为主题,从生成式AI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未来趋势及其对各行各业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全面讲解。他强调,面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专长,还应注重培养“以人为中心的技能”,如韧性、灵活性、领导力、同理心等。这些能力将成为未来职场竞争的关键。
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通过李清彪教授的讲解,大家对生成式AI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如何应对AI时代的挑战有了新的思考。许多同学表示,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还激发了他们对人工智能与化工专业融合的探索兴趣。
“闻道讲堂”作为郑州大学化工学院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旨在通过邀请领域内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知识与见解,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明确方向、树立理想、拓展视野。未来,学院将继续通过这一平台,为师生带来更多前沿、多元的学术盛宴,推动化工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李清彪教授,现任厦门大学讲座教授,曾任厦门大学科技处处长/校长助理、泉州师范学院院长、集美大学校长。现兼任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委员、教育部化工类教指委委员、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理事、福建省化工学会理事长、厦门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从事工业催化、生物化工、环境工程、食品工程及其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他引11200余次;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9件。研究成果曾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李清彪教授先后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厦门市劳动模范”等称号。2020年,荣获“厦门市陈嘉庚基金会突出贡献奖”,2021-2023年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3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榜单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