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24年4月21日上午9:00-12:00
报告地点:化工学院一楼108会议室
主持人:黄佳佳副院长
报告人: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
题目:变革性绿电合成:从催化剂创制到过程强化
报告人简介:
李春忠,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多级结构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FIAAM)。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政协常委。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量子科学与柔性电子专委会委员。“低碳能源化工”“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纳米材料化工”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Ind. Eng. Chem. Res.》和《Chin. J. Chem. Eng.》副主编。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和低碳能源化工领域的研究。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在Nat. Catal.、Natl. Sci. Rev.、Joul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80余篇,总被SCI引用38000余次。作为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省部级一等奖6项。2018-2023年入选科睿唯安跨学科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题目:先进功能碳材料与电化学技术
报告人:邱介山 北京化工大学
邱介山,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北京化工大学“十佳教师”、“科睿唯安”全球高引科学家及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材料化工和能源化工等领域研究,多项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研究获德国拜尔、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名企资助。在Nature Mater., Adv. Mater.等刊物发表论文800余篇,发表论文总被引64300余次,H指数126, i10指数712 (Google Scholar);煤基碳材料的论文数量世界第一,引领了煤化学化工领域的新发展方向。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170余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18项。现任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副主席、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化工学报》及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Elsevier)和Battery Energy(Wiley)副主编、及Science China Materials,Energy Technology、Carbon Energy等20余种学术刊物编委。
题目:氢燃料电池高性能氧还原催化剂研究
报告人:王振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二级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第四批)、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获2022年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连续10年(2014-2023)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科学家。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团队负责人。担任Batteries顾问编委、《电源技术》、《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编委。研究方向为先进化学电源、氢燃料电池、电催化、纳米电极材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其他省部委项目10项,其他及企业课题40多项。在Nature Catalysis、Nature Commun.、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H因子64。近5年发表IF>10的论文69篇。入选ESI十年高被引论文20篇,ESI热点论文5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5项,转化18项;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1项,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负责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负责校教学研究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排序第2)承担教育部新工科教学研究项目1项。
题目:碱性膜燃料电池电极催化材料
报告人:高敏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敏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201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俞书宏院士。2012年至2016年先后在美国特拉华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和德国马普协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终期考核优秀)、科睿唯安(Clarivate)和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高敏锐教授研究方向是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结构的可控合成及优化,实现可持续电能在洁净氢以及高附加值燃料分子中的高效、廉价存储及转换。参加工作以来已发表50余篇通讯作者论文,包含Chem. Soc. Rev (1)、Acc. Chem. Res. (1)、Nat. Catal.(1)、Sci. Adv.(1)、PNAS(1)、Nat. Commun.(8)、JACS(8)、Angew. Chem.(8)、EES(3)和Adv. Mater.(2)等。曾获中国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青年教师事业奖(2021)、Energy & Fuels Rising Star(2021)、中国新锐科技人物(2020)、RSC JMCA emerging investigator(2020)、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18)、中科院院长特别奖(2012)等奖励。现担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2020)。指导学生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4人)、博新计划(1人)和首批国自然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1人)等奖励和支持。
题目:二维MXene膜的精密构筑及其分离性能调控
报告人:王海辉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膜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汉诺威大学做洪堡学者和博士后研究人员。2007年回国入职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11月加入清华大学。2016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2018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1年起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21年获得第三届科学探索奖。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主要从事膜材料与膜过程的研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项。在Nature Energy, Nature Sustainability, Joule, AIChE Journal,JACS, Advanced Material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论文被引用23000余次,H因子89。
题目:异质结电子界面催化材料
报告人:李新昊 上海交通大学
李新昊,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普-交大国际伙伴小组组长。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新型、高效的碳氮复合催化材料开发和应用,从小分子直接合成的策略,从原子、分子水平构筑活性中心,拓展莫特-肖特基催化材料在有机合成、光催化、电催化等催化重要领域的应用。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等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SCI他引5500余次,1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