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动态>>正文

郑州大学“化工传成”名师名家讲坛-汪莹研究员 复旦大学

2025/05/06 发布人:赵笑统 浏览次数:

报告题目:AI与大数据平台在能源材料设计中的探索与应用

报告人: 汪莹 研究员

时间:5月8日下午3:00

地点:化工学院210

报告摘要:

在清洁能源器件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提升能量密度、安全性与运行稳定性的核心在于对关键材料性能的精准调控,尤其是对离子传输行为及其微观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我们围绕电池、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多类器件,构建了一个融合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平台的材料设计体系,聚焦于离子液体、聚合物、晶体等多种材料体系的性能预测与结构优化。通过引入自动化量子计算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AI工作流程,我们实现了对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宽电化学窗口及优异热稳定性的功能材料的高效筛选与机制解析,显著提升了固态电解质、隔膜、电极及复合材料的开发效率。该平台不仅加速了高性能锂电池材料的设计进程,也可广泛拓展至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多种能源器件的核心材料研发中。我们认为,AI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为能源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建模、界面行为探究、离子传输预测以及器件优化开辟全新路径,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实现智能化、系统化与高通量发展的新阶段。


报告人简介:

汪莹,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研究员。2006-2010年就读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1-2016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攻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获哲学博士学位, 2014-2016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攻读统计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17年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Molecular Foundry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2021年在美国休斯网络公司担任数据科学家;2021年至今在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担任青年研究员。

汪莹博士的研究包括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平台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清洁能源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设计、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和表征、固态电解质中的相转变、界面效应和纳米尺度效应以及功能性离子液体的设计和合成。近年来,她在Nat. Mater., Nat. Comm., Adv. Mater.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她还获得了多项荣誉与奖励,包括被邀请提名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2023)、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海外)(2021)、上海新工科人才计划(2021)、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21)、上海市领军人才项目(2021)等。



                下一条:郑州大学“化工传成”名师名家讲坛-侯经纬教授 昆士兰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