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力量>>实验中心>>正文

李鹏 学科特聘教授

2020/07/09 发布人:姜高亮 浏览次数:

4647A

李鹏  教授博导、博士

科研平台关键金属选冶与高纯制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

关键金属矿产超常富集提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河南省实验室)

中原纯化制程实验室(河南省实验室)

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创新楼421

联系方式zdhglipeng@zzu.edu.cn.


个人简况

2015年6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本硕博),随即入职郑州大学化工学院,曾任化工学院学科秘书、实验中心副主任,现任实验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人力资源部部长;2016年和2022年先后进入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刘炯天院士和曹亦俊教授。

河南省优秀青年人才,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郑州大学(学科骨干)特聘教授,郑州大学优秀青年人才,郑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郑州大学优秀班主任。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7项、横向项目2项、其他项目4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参加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10余次。


科研方向:煤炭转化与系物分离

聚焦煤炭、关键金属等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开展煤系物分离纯化与高效利用、煤系关键金属提取与纯化:

1.煤系关键金属低碳分离与纯化基于结构调控与温和转化的煤系关键金属低碳富集与提取。

2. 煤系碳分离纯化与碳材料制备煤系物(可溶煤、煤沥青、液化渣、气化渣、焦化渣等)提碳与功能碳材料制备;煤系石墨基碳资源纯化制备;有机液态碳资源循环与高值利用。

代表性科研项目主持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煤下铝与高硫高硅铝土矿高效开发技术研究与示范(2024ZD1004003),2024-2028,2080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煤基杂原子原位掺杂活性炭纤维的可控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52174262),2022-2025,58万元;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富锗褐煤锗低酸可溶转化耦合选择强化分离提锗技术(2021YFC2902604-02),2021-2025,40万元;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煤液化残渣有机质中含氮和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热解机理研究(21606210),2017-2019,20万元;

5.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原位调控的含锗褐煤直接提锗机制研究(252300421089),2025-2027,25万元。

战略研究项目参与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2023-2030,负责人:刘炯天院士。(项目秘书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战略研究项目:关键金属冶金的基础科学战略,2025-2027,负责人:刘炯天院士。(项目联系人

3.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重大项目:关键金属冶金与材料化的国家(全面)战略,2022-2023,负责人:刘炯天院士。(课题执

4.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化工产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化工流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策略,2020-2021,负责人:刘炯天院士。(课题执

5.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河南省能源供应革命和技术革命战略研究-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应用前景研究,2019-2020,负责人:曹亦俊教授。(课题执


代表论文(第一/通讯作者)

1.Directly application of waste cooking oil on the flotation of coal gasification fine slag.Fuel2023. (中科院1区, TOP,ESI 1%高被引)

2.Clean products from coal gasification waste by flotation using waste engine oil as collector: Synergetic cleaner disposal of waste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1.(中科院1区, TOP)

3.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coal-based composite carbon fibers using water-soluble fraction from lignite by thermal dissolution.Fuel2025, 394,135085. (IF=6.7, 中科院1区, TOP)

4.Co-extraction of germanium and nitrogen-rich humic acid from germanium-rich lignite by ammonoxidation.Fuel2024. (中科院1区, TOP)

5.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Efficient leaching of germanium and recovery of lignite from germanium-rich lignite by thionyl chloride.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25. (中科院1区, TOP)

6.One-step room-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amorphous TiO2-based adsorbent for enhanced Ge(IV) recover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2025. (中科院2区, TOP)

7.Selective enrichment vs dynamic recovery of Ga(III) using functionalized hydrogel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ypropylene hydroxamic acid and polyacrylic acid hydrogels.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2025.(1区, TOP)

8.Ligand geometry matters: Comparative study of linear and annular chelating ligands in tailored magnetic chitosan for Cu(II) remov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25. (中科院1区, TOP)

9.Synthesis of sodium oleate hydroxamate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novel flotation collector on the ilmenite-forsterite separation.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22.(中科院1区, TOP)

10.煤沥青/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煤炭学报2023. (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第1位,中国卓越期刊,EI检索)


代表性专利

1.一种从含锗褐煤中提取锗的方法;

2.一种从含锗褐煤中直接浸出锗的方法;

3.一种从含锗褐煤中提取锗-植酸共存物的方法;

4.一种从褐煤中基于等离子体改性的富集锗离子的方法;

5.一种非晶态二氧化钛基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非晶态二氧化钛基纳米材料提锗的方法;

6.一种煤液化残渣基复合碳纤及其制备方法和碳纤维负极;

7.一种煤气化渣粗粒抛尾-细粒浮选提炭降灰的方法;

8.一种用于去除重金属的无机多孔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9.一种利用离子印记技术制备磁性壳聚糖固体镓离子吸附剂的方法;

10.钛铁矿物的浮选方法及系统。


学术兼职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

2.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博硕学位论文评审/评优/抽检)

3.中国知网(CNKI)评审专家(论文评审、论文评优、科研成果)

4.凡科平台评审专家(博硕学位论文)

5.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

6.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7.河南省化工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8.山东省菏泽市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创新创业共同体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

9.SCIE源期刊《Sustainability》编委,SCIE源期刊《Nanomaterials》《Molecules》客座编辑,《矿产保护与利用》《轻金属》《生态产业科学与磷氟工程》青年编委

10.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Fuel、Nanomaterials、Energy Reports、Applied Sciences、Carbon Resources Conversion、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其他获奖和荣誉

获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奖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郑州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排名前三)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排名前三)1项;共建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1个,出版煤化工专业教材(副主编)1部;主持或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郑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发表教研论文5篇;指导本科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10余项。


在读研究生与招生需求

在读学生:博士生、硕士生18人。

招生专业化工、冶金、材料、矿物加工等相关专业,聚焦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

招生要求乐观,勤奋,主动,思辨……

上一条:黄强 教授                 下一条:程相林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