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根据学科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目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和《机能学实验II》
承担历届本科生、留学生的教学任务。每年授课学生2000余人和本科留学生200余人。《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影像、麻醉、儿科、检验等各专业必修课,理论课56学时,实验课占机能学II中的18学时。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和机制的医学基础科学,也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病理生理学运用现代科学手段,以患病机体为对象,以功能与代谢变化为重点,从神经、体液、细胞、分子等水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和机制。通过学习《病理生理学》,可以培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思维方法,把握疾病的主导环节和发展趋向,由表及里地认识疾病的本质,为进一步学习各门临床课奠定基础。因此,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对基础医学生和临床医学生及护理和药学专业的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系室建设了《病理生理学》完整章节的慕课内容,并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 http://zzu.hmcyhpg.com),相继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河南省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河南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机能学实验课II-病理生理学实验课荣获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同时上线爱课程国际平台和学堂在线(https:// www.icourse163.org/course/ ZZU1-1458191167),并被评为河南省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鄢文海教授和李沛教授获评河南省教学名师,多位教师在省级、校级讲课大赛中获奖。病理生理学课程组于2021年被评为河南省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病理生理学》与《Functional Experiment II》在线课程
课程建设:
2019年 《病理生理学》获批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20年 机能学实验课II-病理生理学实验课荣获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并被评为河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2021年 出版《病理生理学》被收录为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
2021年 被评为郑州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21年 被评为河南省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2021年 被评为河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2022年 被评为河南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2023年 被评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证书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成果
教学奖励:
1. 鄢文海 2020年被评为河南省教学名师
2. 李沛 2022年被评为河南省教学名师,并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3. 李沛 “‘一平三端’医学智慧课堂立体金课打造的改革与实践” 获2022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
4. 路静 “利用文献查阅及雨课堂平台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改革” 获2021年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 一等奖
5. 李沛 2020年 第二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特等奖
6. 张晓艳 2022年 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医科)一等奖
7. 杨婉景 2024年 第五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一等奖
8. 张晓艳 2021年 郑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特等奖
9. 杨婉景 2023年 郑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特等奖
10. 陈新焕 2022年 郑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一等奖
11. 李翔 2018年 郑州大学第一届混合式教学讲课大赛 一等奖
12. 杨婉景 2020年 郑州大学教师基本功大赛 一等奖
13. 张晓艳 杨婉景 2021年全国青年教师机能学实验技能大赛 二等奖
14. 田芳 李翔 2017年全国青年教师机能学实验技能大赛 二等奖
省级教学名师证书
讲课比赛获奖证书
教材建设:
1. 鄢文海(主编)田芳、路静、李沛、赵继敏(副主编)杨婉景、李鑫(编委),病理生理学(第1版),郑州大学出版社,2021,ISBN 978-7-5645-7473-4.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2. 刘康栋(主编)赵继敏(编委),病理生理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ISBN 978-7-117-30862-5.高等学校“十三五”创新规划教材。
3. 田芳(副主编),病理生理学(留学生与双语教学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ISBN 978-7-302-46338-2.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4. 杨婉景、陈新焕(编委)病理生理学基础(第1版),2017,郑州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45-4533-8.“十三五”高等教育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多媒体融合创新教材。
编著教材
2.《基础肿瘤学》
《基础肿瘤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具有前沿性的交叉学科,其目的是使医科学生了解肿瘤学基础知识、研究现状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具体内容包括肿瘤发生的因素,在基因、细胞和整体水平肿瘤发生的机制及相互关系,肿瘤与免疫,肿瘤的早期诊断,肿瘤的预防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肿瘤的形成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为以后从事医学事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基础肿瘤学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影像、麻醉、儿科、检验等各专业限选课。本课程共32学时,均为理论课。
《基础肿瘤学》教学组立足教学实践,近年来,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和形成性评价在基础肿瘤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获河南省卫健委立项资助、“转化医学理念下的基础肿瘤学课程改革与实践”获郑州大学立项资助,发表教研论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医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融入肿瘤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和《肿瘤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与探索》3篇,董子明教授主编的《基础肿瘤学》教材获得郑州大学“百种优秀教材”。
3. 研究生《病理生理学》专题讲座
高级病理生理学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学习,注重的是疾病发生过程中体内的微观病理改变的机制及其研究的前沿方法。它既牵涉了临床学科的深入学习又让医学生了解了相关医学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既能体会科研中提问、论证、质疑和反思这四个思辨与创新的基础维度,又能初步建立科研的概念和对相关学科领域基本研究方法的了解。教学方法以教研室指定大致教学大纲,由主讲教师自行决定授课方式,期末考核以开卷考试为主,学生按教学内容自行选择相关题目,提交相关报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系统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际技能的教育教学,培养研究生成长成才,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主要体现出树人与育才的特征要求。
4.研究生《肿瘤分子生物学》专题讲座
《肿瘤分子生物学》是针对郑州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由原河南医科大学吴逸明、杨胜利教授于1998年创建,旨在紧跟分子肿瘤学发展前沿,系统介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学生今后从事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奠定坚实基础。该课程共32课时,均为理论课。
随着医学领域的快速进步,新技术、新理论和新知识层出不穷。为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促进医学人才发展,满足医疗行业的实际需求,《肿瘤分子生物学》教学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学生授课,拓展学生学术视野。近年来,教学改革项目“将科研训练融入教学的创新性肿瘤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探索”获河南省卫健委教学立项资助、“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肿瘤分子医学课程模式改革与实践”获郑州大学立项资助。2022年课程组以郑州大学 “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一流学科和河南省 “肿瘤防治”特色优势学科为支撑,开展的“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与质量提升”课程建设项目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立项资助,在此优质课程建设基础上教学组申报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24 “拓金计划”。
5.《致癌因素与肿瘤预防》
《致癌因素与肿瘤预防》是一门介绍肿瘤相关知识的公共课程。本课程从我国高发肿瘤肺癌、消化道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等)、妇科肿瘤(乳腺癌、宫颈癌等)以及其他相关肿瘤(血液肿瘤、甲状腺癌及泌尿系统相关肿瘤等)的致病因素出发,主要采用讲座的形式着重讲述相关的致癌机制以及早期症状,并针对性的介绍相关三级预防措施。其目的是让学生比较系统的了解与我们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肿瘤致病因素以及怎么样科学的预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和科学的防癌意识,促进学生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远离癌症。
此课程授课对象是全校全日制本科生,学生知识特点是近似无医学知识基础。“如何讲好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习的肿瘤预防知识应用于生活并向周围人群传播”是此课程的教学宗旨,为此教学组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改革项目“通识教育背景下肿瘤预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获郑州大学立项资助,发表了《河南某大学在校大学生肿瘤知识普及现状调查与思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致癌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雨课堂”在线教学探索》和《肿瘤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思政设计及实践——以郑州大学致癌因素与肿瘤预防课程为例》教研文章3篇,以《Developing A Transdisciplinary Cancer Prevention Training by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Reform》为题的教研文章在投,获得郑州大学批“第一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获得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理论创新奖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