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科研团队参加第14届国际旋毛虫病大会并做大会报告

 

    2015年 9月14日至18日,第14届国际旋毛虫病大会(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ichinellosis, ICT-14)在德国柏林召开,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食源性寄生虫病科研团队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大会,该团队共提交了7篇论文在会议上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其中博士生姜鹏及其导师崔晶教授的论文“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infective larvae invade the intestinal epithelium”对旋毛虫幼虫侵入宿主肠上皮细胞的机制提出了新见解;博士生孙阁阁及其导师王中全教授的论文“Early serodiagno文“Early serodiagnosis of trichinellosis by ELISA using 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s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intestinal infective larvae”发现,肠道感染期幼虫的ES抗原可缩短应用于旋毛虫病诊断的“窗口期”,弥补了现有诊断方法的不足,有望用于旋毛虫病的早期血清学诊断。上述两篇论文在大会进行报告后,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国际旋毛虫病大会是旋毛虫病研究领域高级别的国际盛会,每4年举办一次, 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威廉•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教授曾担任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主席。本届大会共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学者参加。

    我校食源性寄生虫病科研团队负责人王中全和崔晶教授均为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食源性寄生虫病发病机制与早期诊断的研究,承担(完成)了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制订了4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发表SCI收录论文80多篇。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