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访学团结束了自己在汉堡的全部学习内容并启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哥廷根,下午1点到达目的地。哥廷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历史悠久的乡间小镇,实际上其已有千年历史,是集学术、科学及文化于一体的城市,学者云集、人才辈出,坐拥46位诺贝尔奖得主,是当之无愧的学术之都。
下午2点左右前往哥廷根大学医学院姑息治疗中心,首先由stein kaasa教授带领我们参观了姑息治疗中心。和常规的医院有所不同,这里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痛苦并让他们平稳而几乎没有痛苦的度过人生中的最后阶段,因此你可以在这里见到许多与减轻患者痛苦有关的设施:柔和的钢琴、放松自我的音乐房、还有特殊定制的澡堂、能够走出户外与大自然交互的病房,无论是光线和音乐都在此温柔的交融,意在带给患者最舒适最轻松的治疗环境。
随后教授为访学团做了简短的讲座,介绍了德国医院的姑息治疗的相关人文知识。讲座中先是明确了姑息治疗的范围,不仅仅是对绝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亦包括对幼儿患者提供简单的学习教育、对危重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以减轻痛苦、提供护工照顾进入姑息治疗中心的危重病患起居等多方面、宽领域的人文服务,点明了姑息治疗的核心思想是“安度余生”。接着,教授通过详细讲解姑息治疗所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如何避免医生过度治疗,二是如何使患者做出放弃继续治疗的决定。在最后引出了当前临床治疗面临的一大问题,即如何平衡“提高患者有生之年的生活质量”与“延长生存时间”的关系,教授表示姑息医学的发展与研究才是“打开问题大门的钥匙”。
讲座后,同学们与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一个个踊跃提问,通过列举病例、询问德国专家与民众对待姑息治疗的态度、结合中国目前姑息治疗的发展情况与前景,双方对彼此的情况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也对“生命”这个沉重的话题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
姑息治疗,在历经数十载的研究之后,奇迹般的将医学工作者对生命的“放弃”与“尊重”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虽仍有粗枝大叶之处,但已具雏形。要将这门已铺设在生与死之间的医学栈道,修筑为坦荡大道,仍需要新一代的医学生去寻找更加科学、更富哲理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