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融通,开启医学教育新篇章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举办2024级5+3整合课程师生见面会 

2025219日,2024级临床医学(5+3)专业学生的整合课程师生见面会在医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系A2-626会议室顺利召开,郑州大学医学院教学办副主任陈雪梅,《基础医学总论与运动系统》课程负责人、基础医学院教学办主任常成,《医学细胞遗传基础》课程负责任人、医学遗传与细胞生物学系主任贺颖,基础医学拔尖办公室副主任贾竟以及课程组教师和研究生助教等参加此次见面会。本次见面会以“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卓越医学人才”为主题,重点介绍首次开设的《基础医学总论与运动系统》和《医学细胞遗传基础》两门整合课程,标志着学院在医学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迈出关键一步。

打破学科壁垒,重构医学知识体系

首先,医学院教务办副主任陈雪梅强调了课程整合对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她指出整合课程通过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与遗传学、分子医学及临床思维深度融合,构建“以疾病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框架,帮助学生早期建立系统性医学思维。例如,首门课程《基础医学总论与运动系统》打破学科界限,从细胞、组织、器官到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出发,结合临床案例解析生命现象的本质;《医学细胞遗传基础》则整合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核心内容,聚焦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为后续临床课程奠定扎实基础。

创新教学模式,赋能学生终身学习

《基础医学总论与运动系统》课程负责人、基础医学院教学办主任常成,详细解读了整合课程的设计理念与实施路径。新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团队授课”模式,由多学科教师联合设计教学内容,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PBL)、虚拟仿真实验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医学细胞遗传基础》课程负责任人、医学遗传与细胞生物学系主任贺颖,介绍了医学细胞遗传基础课程的整合思路、内容重构,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内容。强调同学们要重视平时的线上学习,深度思考才能真正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贾竟主任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本门课程的实验课安排,阐明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些实验系统地掌握细胞遗传的实验技术,更好地融入科学研究中,实现“基础理论—技术应用—临床实践”的有机串联。教学团队还特别开发了线上学习平台,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支持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

师生共话成长,展望医学未来

见面会设置了师生互动环节,课程负责人与学生围绕整合课程的学习方法、科研能力培养等展开交流。任课老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临床医学5+3专业的学生,通过整合课程的学习和提升,成长为临床医学科学的高层次人才,推动医学科学进步和发展。学生代表表示“通过老师的讲解,深刻体会到整合课程不是简单的内容叠加,而是引导我们用全局视角理解医学。尤其是《基础医学总论与运动》从第一节课李沛院长的讲授,让我感受到医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整体,这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课程整合已成为推动医学教育现代化、培养适应未来医疗挑战人才的关键路径,它不仅反映了教育界对跨学科融合与创新教育的深刻认识,也是郑州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新医科”发展战略,致力于构建高质量医学教育体系的核心实践。自2018年勇敢迈出步伐,启动“5+3”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以来,基础医学院不断探索与突破,此次课程整合正是这一探索历程中的璀璨明珠。

新课程体系的设计,不仅是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革新,更是对未来医学人才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深度整合基础理论、临床技能与前沿科技知识,我们致力于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孤立状态,构建一个既强化基础理论学习,又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同时鼓励创新思维与科研探索的全方位、多层次教育平台。这一转变,意味着学生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视野,而是能够在广泛的知识体系中自由穿梭,形成跨学科的综合素养,为未来成为能够解决复杂医疗问题、引领医学创新的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

 

                                 医学遗传与细胞生物学系

                                     基础医学院教学办

                                           2025.2.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