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遗传学会2025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7-9日,由河南省遗传学会主办、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承办的“河南省遗传学会2025学术年会”在郑州成功召开。本次年会以“遗传创新驱动种业振兴与精准健康”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医疗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和青年科研人员,共话遗传学在农业与医学领域的前沿突破与应用前景。
11月7日晚,首先召开河南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由遗传学会理事长李成伟教授主持,系统总结了2025年学会的工作成效,科学谋划了2026年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为学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月8日上午,学术年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河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大会执行主席郑红教授主持。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教授、基础医学院院长李晏教授分别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一致强调遗传学在保障粮食安全与推进全民健康中的核心作用。河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会勇教授作年度工作报告,全面呈现了学会在学术交流、科研协作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特邀报告环节汇聚前沿智慧,精彩纷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志谦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李一博教授、郑州大学王建教授,分别围绕“肝细胞癌表观遗传重编程与药物耐药机制”“水稻耐高温的分子遗传基础”“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作用机制”等重大课题展开深度解读。
专题报告环节设置十余场高水平发言,内容覆盖植物遗传、动物遗传、医学遗传与生物技术等多个方向。来自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医药大学、安阳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以及河南科技学院等高校的中青年学者,围绕玉米抗病基因功能、食管癌微环境调控、噬菌体应用、人群遗传多样性、作物分子育种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充分彰显了河南省遗传学研究的创新动能与交叉融合趋势。
年会闭幕式由张会勇教授主持,河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战略核心位置,明确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更加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学科交叉,推动遗传科技成果提质增效,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建设等重大战略中展现河南担当。
本次年会不仅是河南省遗传学界积极融入“中原农谷”建设、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实践,更是推动遗传学前沿突破、加快形成生物育种与精准医学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平台。会议的成功举办,有效强化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提升我省种源自控能力、构建精准健康诊疗体系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撰稿:张照婧、郭春晓
二审:郑 红、贺 颖
终审:蒋桂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