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相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本科教育类)结项鉴定工作的通知》(见附件1)要求,我校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本科教育类)结项鉴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结项鉴定范围
1.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本科教育类)原则上全部参加结项鉴定。不符合结项条件或有特殊原因不能结项的,项目负责人须写出书面报告,由所在单位提出意见后报教务部。
2.2021年度立项的延期结项教改项目、2020-2021年立项的河南省新文科、新农科专项延期结项项目须参加本次结项鉴定。
二、结项鉴定要求
鉴定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确保项目结项的科学性、严肃性和规范性。结项鉴定应以项目的实施方案与计划为依据,重点考察项目是否达成预期目标,并对成果进行系统和客观的学术评价,明确其水平层次与实际推广价值。同时,需全面梳理并总结项目的研究实施经验,汇集专家意见与改进建议,推动项目研究成果的深入应用、有效交流与广泛推广。
三、结项鉴定条件
结项鉴定严格依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管理办法》(见附件2)进行,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完成项目立项时确定的研究目标和实施方案,形成完整的项目结项报告。
2.结项鉴定项目应准确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原创性改革,体现新时代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取得实质性教学成果,发表高水平教改论文。项目组应对项目的省内外研究现状、自身水平和特色做出科学的自我评价。
3.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要着力反映和解决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有创新、有特色,对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4.结项鉴定项目除以上条件外,以下4项标志性成果不少于2项:
(1)项目成果在2所以上学校教学实践应用;
(2)项目成果在CN期刊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3)项目成果具有校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规划教材、教学名师等)支撑并能充分体现;
(4)项目成果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
重点项目的标志性成果须在此标准上提高等级和数量。
四、结项鉴定方法
项目鉴定采用专家会议评议方式进行,每个项目准备8分钟以内汇报(须准备PPT)。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审议材料、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现场答疑等方式,在认真评议的基础上,对每个项目提出鉴定结项意见。
项目鉴定会议安排在11月中旬,具体汇报时间、地点、顺序另行通知,请各项目负责人提前做好各项准备。
五、材料报送
1.《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鉴定结项书》(详见附件3)纸质版一式七份。
2.主要成果佐证材料:含反映该成果研究总结报告(5000字左右)、其他成果证明材料复印件。主要成果佐证材料须单独成册,编写目录和页码,纸质版一式七份。
3.《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鉴定结项汇总表》(详见附件4)纸质版一式一份,并填写网上汇总表https://docs.qq.com/sheet/DZXhpZFBKaWZOR2xu?tab=BB08J2。
4.延期结项、人员信息等有变动的项目均需填写《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审核表)》(详见附件5,如有其他高校参与须盖学校章,二级学院盖章无效)及书面报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主持人和主要成员非因调离、退休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外,不得更换。如有上述因素确需进行调整时,重点项目参与人员调整不得超过2人,一般项目不得超过4人。
材料以学院为单位报送。每个项目材料单独装袋,并将《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鉴定结项书》封面复印件和袋内材料明细表分别贴于袋的两面。文件电子版报送至网址https://send2me.cn/p84pznDV/T3GyiLYecaj3_w,要求每个项目一个文件夹,以“郑州大学+项目代码+项目负责人”命名。
报送截止时间:2025年11月10日
报送地点:主校区综合管理中心教务部230办公室
联系人:王老师 67783157
附件:
1.关于开展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本科教育类)结项鉴定工作的通知
2.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管理办法
3.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鉴定结项书
4.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鉴定结项汇总表
5.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审核表
教务部
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