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赛目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推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落实《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深化产科教融合,搭建“学赛研用”一体化平台,全面提升学生AI工具应用能力与数字化创新能力,本次大赛旨在激发高校大学生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能力,并通过竞赛选拔优秀作品,推荐参加河南省“首届大学生AI+创新应用大赛”。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教务部
承办单位: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三、参赛对象
已在河南省大学生AI+创新应用大赛官网报名并审核通过的郑州大学在校生,以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由1-3名队员(其中1名队长)和1-2名指导老师组成。
四、竞赛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天若 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
钱建成 郑州大学教务部部长
五、竞赛时间及地点
比赛时间:11月23日,上午9:00
答辩地点: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校赛微信群:各队队长进入即可,队员无需进入。

六、竞赛内容及流程
校赛报名:各参赛团队队长通过微信群提交报名信息。
作品形式与要求:
(1)项目设计说明书;
(2)现场进系统演示;
(3)答辩PPT,内容为核心概念介绍与核心功能介绍,不得超过5页。
竞赛内容:聚焦智能体(AI Agent)与无代码平台的协同创新。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队参赛,参赛队伍自拟题目完成项目方案设计和实施。考察对智能体(AI Agent)核心技术及无代码开发平台的综合掌握程度、从场景洞察到技术落地的全链路创新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1)探索以“低门槛技术赋能+高智能应用开发”为核心的教育与产业融合新范式;
(2)基于无代码平台快速构建智能体应用,实现学习路径动态规划、知识点拆解与实时反馈;
(3)结合智能体的流程编排能力与无代码平台的可视化编排功能,打造智慧校园服务系统;
(4)在医学、计算机、金融、新闻、美术等不同学科背景下,聚焦如文献分析、舆情分析、科研数据可视化、实验流程化等核心功能,构建智能化体系平台;
(5)利用无代码平台搭建数据分析看板,帮助教师和管理者基于数据优化教学与管理策略;
(6)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通过无代码平台集成智能体核心模块,可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流程优化、系统维护;
(7)以无代码平台为桥梁,以智能体为引擎,构建“人人可参与、场景全覆盖”的AI创新生态,推动教育变革与产业升级的双向赋能。
评分办法:项目设计说明书分数占50%,系统功能演示分数占50%。
附件:大学生AI+创新应用大赛项目设计说明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