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队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念建团100周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重要主题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引导书法学院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感知社会实践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我队将线下积极开展与线上加强传播相结合,将重点围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帮扶,公益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素质拓展、文化艺术助教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实践服务活动。
图文纪实:
01翰墨书香伴成长——开设书法公益课堂
线下课堂: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教育关爱服务实践团联合新乡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新乡县图书馆、馨香书坊爱乐之声馆开展了暑期少儿公益书法课堂。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实践团队的志愿者组成了公益教学队伍,为孩子们仔细讲解,耐心辅导,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课程之中,让孩子们实实在在接受一次传统艺术的熏陶。对于我们来说,不仅可以很好的弘扬传统书法文化,同时也锻炼提升了自身素质。
(新乡县图书馆公众号提前发布活动宣传通知)
(线下书法公益课堂合影留念)
城市书房是河南省的公益项目,是打造书香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城市书房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真正让文化浸润群众生活。
河南省每个地市的城市书房都有其独有的名字,此次我们团队选择来到了河南新乡的馨香书坊,意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那么我们为何会选择在此处开设线下公益课堂呢?首先,馨香书坊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行先生所题款,可以说与宣传传统书法文化,开设书法公益课堂最相得益彰。其次,在公益公共文化场所,通过课堂讲解与实践体验多种活动结合,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培育美育观,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传统美学的种子。
(实践小分队在城市书房志愿服务站合影留念)(书法公益课堂讲课现场)
(实践团队队员耐心辅导孩子们体验书法艺术)
线上课堂:
此次实践团主要采取了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的公益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线下教学对于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让我们的公益课堂能够辐射更广,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程讲授中,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在践行公益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
(线上书法公益课堂宣传海报)
(无法到达实践现场的团队成员开展线上书法公益课堂)
02情寄留守,爱暖童心——我们在行动
集体支教:
“你可能只在他们小小的生命中出现过一次,但他们会用一辈子记得你。”这是我们经过了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活动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这些留守在家乡的孩子们,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同样聪明,善良,同样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对世界的好奇。
在实践结束的最后两天,实践小分队分别来到了新乡县郝村小学、新乡县文化馆,带着关爱与温暖,以留守儿童为主要帮扶对象,带来知识与欢乐。
(实践小分队队员与郝村村委会负责人、郝村小学负责人、孩子们合影留念)
(实践小分队为郝村小学留守儿童准备了学习用品)
(实践小分队来到新乡县文化馆,为这里的孩子们进行公益辅导。)
个人支教:
每个实践团成员都在自己的家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提供帮助。我们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在他们心中埋下爱的种子,让孩子们对更大的世界产生美好的向往。
(实践团成员:王芯爱)
我来到了信阳市固始县的王楼村,走访了几位留守儿童的家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很多留守儿童都是跟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 年老多病。很多时候, 孩子都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帮忙做饭,照顾弟弟妹妹。大部分同学字迹马虎,,认字、写字情况比较糟糕; 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在和小朋友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的小朋友都偏于内向,不太擅长与人交流,可能他们中大部分同学自幼缺少陪伴与关爱。少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希望我这短短时间的陪伴能够给他们内心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并带去一丝丝温暖。
(实践团成员:张静静)
这次志愿活动我来到了三门峡市向阳村,这里属于一个城中村,住的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以及一些照看孙子孙女的老人。因为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带着孩子又不方便所以他们的孩子都由爷爷奶奶带着,这些孩子通常被我们称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由于年龄过大有时照顾自己已是问题,不能很好的照顾孩子们。最严重的也是教育问题,爷爷奶奶们无法给予他们高效的教育,在一些作业问题上孩子们也很迷茫。这次实践活动我帮助这位孩子解答了一些她暑假作业的问题和一些学习上的疑惑。通过这次志愿活动我学习和体会到了不少东西,为留守⼉童送去了我的关心和照顾。希望我这份微薄的力量能给予他们温暖!
(实践团成员:王启月)
我认为赴乡村支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虽然我们的出现很短暂,但可能会对这些孩子们产生改变人生的影响,支教不能只靠着一腔热血,我们应该深入地了解,孩子们到底缺乏哪方面的教育,并且应该如何教给他们。这个孩子是我暑假期间一直在带的,在这期间,我能感受到孩子的变化,胆怯与距离感明显减少,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变得认真,也愿意探索更大的世界。支教的意义不仅在于教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孩子们有更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树立远大目标。
(实践团成员:张睿雅)
到一个以前从未去过的地方,沟通交际能力是与当地人相处的第一需要。我进行辅导交流的对象都是留守贫困的儿童,我所能做的只是告诉他们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乐观面对一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磨练了我坚强的意志,也实现了“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一步一脚印,希望我们的足迹可以遍布乡村每个角落,让希望在乡村中蔓延。这次的下乡,我并没有觉得吃了什么苦,只觉得每一天都是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的,我将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投身于以后的工作建设中去!
(实践团成员:李璐希)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来到了两个上二年级的小朋友家里。在辅导小朋友们练字的过程中使我们从原来陌生的拘谨变为愉快轻松的相处,看到小朋友们认真书写的样子也让我体会到了教书的快乐。在和两位小朋友以及他们家长聊天的过程中我注意到现在大家对于书法的需求有所增高,但选择硬笔书法的人远比软笔书法的人多,原因在于家长们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干净规整的书写笔迹,觉得学软笔书法见效慢,这样的现象也引发我们毕业之后从事相关教学的一些思考。
(实践团成员:宋倬莹)
此次实践,我到社区辅导孩子们学习书法,其中不难发现学习创意美术的比学习书法的孩子们多得多。我想,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们对写字没有很大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家长也并不觉得学习书法对孩子现阶段的学习有用。其实写字并不是可以快速见效的,能够坚持下去很难,但学习书法对于培养孩子形成沉稳的性格、养成专心做一件事的习惯都是有益处的。我想以后要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去理解汉字字形,品味书写汉字的乐趣。
(实践团成员:傅雪莹)
这次实践活动我来到了新乡市牧野区尚湾村的大里小学,通过给小朋友们的辅导作业,和小朋友们有了深刻的了解。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实践团成员:吴柳芳)
在教小朋友写字过程中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乐趣,会手把手教小朋友正确的笔画书写顺序,会在旁边指导他如何运用腕力去把一个字自然的书写出来,小朋友听的很认真,对书法的知识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教和学的过程都是一种享受,看着他们一点点的进步,自己心中亦是不胜欢喜。
(实践团成员:郑艺林)
为响应“青年学子应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的号召,我们次社会实践活动秉承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让我们青年学子将爱国誓言落实到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中,切实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同时也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关爱和保障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与行动。我们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就是在守护未来。俯身聆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需求,才能让发展更有温度,让他们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03豫见国风——书法与古琴的碰撞
书法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当书法与古琴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实践小分队在开展公益课之余,慕名来到了位于新乡县七里营镇八柳树村的熙华苑——河南斫琴人实训基地。熙华苑的主人是一位斫琴师,同时也是一位非遗传承人,在古琴制作、演奏方面卓有成就。
斫好一架古琴,有琴胚加工、挖槽腹、配件安装、裹麻布、刮灰胎等多个工序,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实践小分队跟随斫琴师参观了斫琴实训基地,了解了斫琴的制作工艺以及发展历史,也聆听了一场视听盛宴。我们与斫琴师相互交流,感受书法与古琴的碰撞,讨论了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推广。
(参观ing)
(斫琴师为实践团队讲解斫琴的制作工艺)
(实践团队队员亲身体验斫琴)
(感受斫琴古韵之美)
(实践小分队全体成员与文旅局局长、斫琴人实训基地负责人合影留念)
结语:
半个多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尽管天气炎热,但三下乡的生活却十分充实且丰富,在这里留下了独属于我们的记忆。我们记得孩子们童真的笑脸,记得孩子们眼里闪烁的求知的光芒,记得这些天经过的每一幕。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也感受到作为书法人,作为郑州大学书法学院的学子身上所肩负的文化使命,引领更多的孩子们去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一名学子,都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我们一直在路上,加油!
文案:王启月
图片:实践团队全体成员
视频:吴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