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习近平的高校足迹-郑州大学书法学院
CHi
Eng
Ja
Kor
党建工会
党建新闻
党风廉政
理论学习
工会之家
校友文讯
党建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会 - 党建新闻 - 正文

这十年,习近平的高校足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9-23
2022-04-28 来源:海外网 作者:钟祺

4月25日,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前往高校考察。他同青年学生谈理想、话成长,与高校教师亲切交流,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2022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图为习近平向师生们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高校考察时,习近平经常结合自身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人生感悟。

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参加师生座谈会时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面临出国、工作的选择,但最终“想做点儿事”的想法让他选择留在了国内。在他看来,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2017年五四前夕,在中国政法大学“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中,习近平向青年们介绍了自己的偶像。“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跟党走,他一生都在为党分忧、为党添彩。”习近平说,不忘这个初心,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

2018年5月,同北京大学青年学生交流时,习近平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图为习近平离开学校时同道路两旁师生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习近平时刻关心着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他用“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的格言,鼓励青年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用“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的比喻,教育青年要丰富学识、增长见闻;用“年轻人不要老熬夜”的关怀,叮嘱青年要注重身体健康;用“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读‘无字之书’”的教导,勉励青年努力练好人生与事业的基本功……

尊师重道,习近平一以贯之。

2014年9月,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深情回忆:“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那天,他听北师大负责人介绍说“人伦道德”是排在第一的公共课后,笑着对随行人员讲,古人说“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

2021年4月,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2021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图为习近平离开学校时,同师生们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提出一个标准:做好“经师”、成为“人师”。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怎样成为一名好老师?习近平多次提到一个词:“温暖”。他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时,都强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对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十分关注。

在高校考察期间,习近平多次提到“一个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强调,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的比喻十分经典。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习近平鲜明提出青年成长应该遵循的价值坐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如何培养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习近平给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这成为当代青年恪守的八字箴言。2020年9月,在湖南大学,看到学生们在岳麓书院上思政课,习近平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他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2013年11月,在中南大学考察时,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

“我们要文化自信,教育也不要妄自菲薄。”2016年4月,在中国科技大学考察时,习近平鼓励大家:我们的教育体系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的胸襟是开放的、包容并蓄的。他还说:“我们要建设一个制造业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信心在哪儿?就是我们的教育,我们对中国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充满自信。”

每每同青年对话,习近平都衷心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面对同学们,习近平总是那样和蔼可亲。

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习近平与同学互动交流结束后,有同学询问能不能合影留念。习近平不仅热情地答应了,还贴心地按高矮为同学们排了队形,并问摄影师“是不是所有人都露出脸啦”。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中国科技大学考察。(图源:新华社)

2016年4月,习近平来到中国科技大学,特意去图书馆看望正在自习的同学们。他从图书馆走出来的时候,天空正下着小雨,上千名师生闻讯赶来欢送总书记。当同学们都以为总书记会直接乘车离开时,习近平却坚持冒雨与同学们挨个握手。这场亲切而温暖的握手持续了10多分钟。习近平没打伞,雨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这让同学们感动不已。

大家都说,总书记的手温暖、宽厚有力,给人以力量。

文/钟祺

编校/静玄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
下一篇:立德树人 习近平反复强调这个高校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