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立足书法学学科特色,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推进大思政课程建设,构建新型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院孙晓涛副教授对书法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其主持的郑州大学重点课题《偶像与经典——书法篆刻对大先生鲁迅的阐释与传播》(课题编号2022ZZUJG032),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民国新旧交替的时代,鲁迅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一生致力于治愈民众精神之疾病,以文艺为武器唤起国人的民族危亡意识,医治国人思想中的劣根性,先后创作《狂人日记(1918年)》《呐喊1923》《彷徨(1926)》《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1926)》《坟(1927)》《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鲁迅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风范以及对学问自由的追求,皆为时代楷模,因而被尊称为“大先生”。在中国,“先生”一词是对父兄长者和教师的一种尊称。“大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教师形象在新时代的生动呈现,是中国话语的智慧表达。“先生”之“大”,在于大情怀和大境界,有为国为民的大担当;“先生”之先,在于先知更在于先觉,不仅要具有扎实学识,更要具有较高的道德品格,能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对学生产生示范影响。
毛泽东主席曾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将鲁迅著作视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并在多个重要场合关于教育的系列论述中逐步形成“大先生”教育理论。在当代,做“大先生”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成为“大先生”,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的殷切期盼和谆谆教诲,每位教师都应将此作为理想信念,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展现“大先生”的形象。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课堂是教师被赋权最多的教育空间,也是最能彰显教师职业尊严的实践场所。教师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在课堂上展现出“大先生”的风采,努力成长为时代所需的“大先生”。大先生鲁迅的精神,凝聚着他一生的坚守与功绩。阅读鲁迅的作品,学生能够汲取精神养分,更好地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在大学生专业教学中融入鲁迅精神,可以通过主题互动、渗透式等教学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品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进而在学生进行创作时,引导青年大学生走近鲁迅,追寻先辈足迹,学习大先生鲁迅锲而不舍的韧性精神和从小事做起的一木一石精神。
鲁迅所指引的方向,代表着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走向,其精神激励着全民族的觉醒与奋起,让这个古老民族愈发蓬勃振作。许多艺术家热衷于采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对鲁迅诗文进行别具一格的诠释。在书法领域,众多书法对书写鲁迅诗句尤为钟情。可见,在书法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选取鲁迅诗文佳句开展书法篆刻创作,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期间,课题组成员向学生深入讲授鲁迅在金石碑帖收藏方面的独到眼光,以及其深厚的书法造诣,一步步引领学生跨越时空,走近鲁迅丰富而深邃的艺术世界。在感悟鲁迅艺术魅力的激发下,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选用鲁迅诗文佳句等素材,全情投入书法篆刻创作实践。他们沉浸其中,精心构思每一幅作品,用心雕琢每一处细节。通过参与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切实提升,有力促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持续提高,助力学院朝着培育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杰出专业能力人才的目标大步迈进。
( 2019 级、2020 级、2021 级、2022 级)
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201945010106林潇琪
鲁迅《摩罗诗力说》
201945010118张旭莹
鲁迅《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201945010312孙浩森
鲁迅《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201945010315王子晟
鲁迅《三味书屋木刻对联》
201945010419赵瑞俊
鲁迅《野草》(节选)
202045010209黄梓健
鲁迅《野草》(节选)
202045010316张睿雅
鲁迅《文化偏至论节录》
202145010111王浩印
鲁迅《别诸弟子三首庚子二月》
202145010112 王潇逸
鲁迅《别诸弟子三首庚子二月·其一》
202145010114 韦清贵
鲁迅《赠日本歌人》
202145010202 董岩娇
鲁迅《近代诗四首》
202145010208 邵明雪
鲁迅《自嘲二首》
202145010209 盛晗怡
鲁迅《自题小像》
202145010304 杜安康
节选《鲁迅诗歌注释》
202145010402 陈天齐
跋鲁迅行书“人生·斯事八言联”
202245010107刘昕雨
跋鲁迅行书“人生·斯事八言联”
202245010112王旭昊
跋鲁迅行书“人生·斯事八言联”
202245010201曹李鑫
跋鲁迅行书“人生·斯事八言联”
202245010207粟田
跋鲁迅行书“人生·斯事八言联”
202245010407黄学朴
跋鲁迅行书“人生·斯事八言联”
202245010408江富南
跋鲁迅行书“人生·斯事八言联”
202245010415苏黎鹏
跋鲁迅行书人生斯事八言联
202245010219张雨欣
排版:李宁
校对:孙晓涛
初审:李逸峰
复审:朱梁梓
终审:程昱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