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上午,同济大学李杰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论第三代结构设计理论》的学术报告,我院师生及校友近200人聆听了报告会。校基建处处长陈淮教授、副院长白永旭和李杰参加了本次报告会。院长郭院成教授主持报告会。
李杰教授从对结构设计理论的两个基本维度的分析入手,概略论述了第一代、第二代结构设计理论的逻辑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第二代结构设计理论的局限性与基本矛盾,分析了第三代结构设计理论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论述了其理论基础和基本构架。对为完整建立第三代结构设计理论尚需展开的研究做出了主题描述。
学术报告会之前,李杰教授作为杰出校友参加了我校2019年毕业典礼,并做了主题为《一生学习》的发言。
李杰,工学博士,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兼任国际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协会(IASSAR)主席,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核心期刊“Structural Saf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编委等学术职务。长期在结构工程与地震工程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在随机动力学、随机损伤力学、工程结构可靠性与生命线工程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国际声望的研究成果。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2013年,因在随机动力学与生命线工程可靠性方面的学术成就、被丹麦王国奥尔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14年,因在概率密度演化理论与大规模基础设施系统可靠性方面的学术成就、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授予领域最高学术成就奖——Freudenthal奖章。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SCI收录1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研究论著被他人引用12000余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各1项、部省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项。

李杰教授做学术报告

李杰教授与参加报告会的领导和部分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