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聚力同心 战疫同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作者: 时间:2020-06-09 点击数: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与水平,帮助学生掌握疫情下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与技能,培养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202067日上午,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刘亚楠副教授为我院师生做了《心理异常的特征与调试》的线上专题讲座。我院300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刘亚楠副教授从健康个体的五项心理特征讲起,从八种积极情绪、沉浸的表现、良好人际关系的特征、意义感的三个成分、成就感的特征五个方面带领大家全面地认识了健康个体的心理状态。刘亚楠副教授指出,我国成人精神障碍和学生群体的抑郁发病率比较高,大部分造成心理异常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减少。刘亚楠副教授还特别针对我校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指出了我校学生易患的心理疾病种类及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建议同学们从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自我调整、接纳、新年、行动、发现、评估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最后,刘亚楠副教授对现场同学们提出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耐心、仔细地解答。

来自湖北武汉的2018级本科生李骏婷说:“在临近期末举办的线上心理辅导讲座,缓解了因为疫情和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期末临近,我更加投入的学习,我也要像老师建议的那样,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学会自我调整,增强行动力与专注力,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本学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2018级土木工程5班心理委员徐婧芳说:“从前遇到问题,我只是从正面引导同学,这次讲座让我明白我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使他们获得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这次讲座也让我意识到作为心理委员自己身上的责任,我会积极利用此次讲座学到的知识帮助身边的同学。”

2018级辅导员晁进涛说:“刘教授的讲座,提升了我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帮助我理清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新途径、新办法,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我进一步意识到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主要特征和矛盾,加强引导,适时给予帮助,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同学们安心学习,力求同学们保持积极拼搏、奋进向上的精神状态。”

本次讲座不仅帮助我院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与异常的自我判断,还帮助学生如何应对、调整疫情带来的心理困扰,缓解了疫情对学生造成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