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访学团系列报道(五):专业交流

作者: 时间:2018-11-22 点击数:

比利时当地时间1121日,访学团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第一次专业课程学习,主题为‘Low Energy Design of Sustainable Buildings(可持续建筑的低能耗设计)’,主讲人为VUBF. Descamps教授。更让访学团成员惊喜的是,本次课程中访学团将与VUB本校学生一起进行学习,深入了解VUB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欧洲大学教学方式。当大家得知本节课为VUB的研究生课程时,身为在读本科生的访学团成员感到了一丝丝压力,但也更加激发了同学们挑战自己的兴趣。

带着这样的期待,访学团按照既定时间安排有条不紊的从居住的阿尔斯特小镇赶赴学校,于八点半准时到达上课教室,在教授的指导下改变了教室内的课桌排列方式,方便拉进中国学生与VUB学生之间的距离。课程于九点钟正式开始。课程伊始,教授首先对研究团队的成员构成进行了介绍,包括class managertime manager等多个分工,从而使整个研究团队高效率运转。接下来,教授向大家展示了本次课程要重点进行研究和改造的建筑图片,并提出了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该建筑为一日本建筑师在德国设计建造的会议建筑,长宽均为35m,高15m,建筑围护结构为混凝土外墙。为实现良好的采光和美学效果,建筑外墙设置150面较大面积的窗户,外立面主体颜色为白色。该建筑的特色在于,建筑师为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外墙保温未采用传统的在外墙外表面使用保温材料的方式,而是创新性的在外墙内埋入管道,管道内通入30℃热水进行供暖,利用水较大的热容储存热量,改善墙体热工性能。同时,为减轻墙体自重,改善墙体保温效果,在墙体内埋入内部充满空气的小球,利用空气良好的绝热性能加强保温。需要说明的是,该建筑此种供暖方式的设计,由于墙体内热水和室外空气的温差大于室外,因此热水向室外的传热量将大大高于向室内的传热量,单纯采用此种设计并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但该建筑使用了地下深层水源作为供暖系统用水,天然水源已经完全可以达到室内温度要求,仅需水泵向水循环系统提供动力即可,这样才大大减少了运行能耗。该建筑为会议室用途建筑,同时在室人员较多,因此通风系统新风量较大。但该建筑通风系统设计每人新风量仅为基本新风量30立方米/小时,而非欧洲空调设计惯常使用的较高空气品质的60立方米/小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由于该建筑使用性能特殊,其室内人员数量仅在一定时间内较多,因此,采用基本通风量虽然会在人员使用一定时间后对空气品质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影响室内人员的健康。因此,采用基本通风量已经足够满足要求。为达到良好的气流组织,该建筑采用地板送风,顶部回风形式。钢制布风板兼做地板,采用特殊构件进行加高,使混凝土楼面和地板之间留出一定高度作为空气夹层,新鲜空气将被送入空气夹层后通过地板进入室内均匀布风。但该布风板阻力系数较大,使用风速下压损可达30Pa。为降低风机能耗,在地板上铺设地毯,同时使地毯与四周墙体严密结合,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损失,在空气夹层内营造一个高压环境,使新鲜空气可以顺利流出布风板进入室内。尽管该建筑已经具有了非常多创新点,教授还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栋建筑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进行进一步改造。结合研究团队此前查阅的文献和前期工作,教授从围护结构、采光分析,能耗模拟等各个方面对课题组内的同学进行了下一步工作指导,尤其是在采光和能耗方面,引导大家进行new idea的思考和验证,从而产生课题组下一步工作方向,也使访学团成员对该建筑的改进方向有了进一步思考。访学团成员还利用课间时间与VUB本校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对VUB在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其他情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情况良好,气氛融洽。

随着首日课程的顺利结束,在VUB访学的同学们也都有了自己的思考。首先,同学们看到大家所在的课题组学生教育背景非常丰富,有建筑学、结构工程和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这使得在进行研究时各学科的专业知识都能有所考虑,研究工作将更加科学。这一点也让大家对自己的研究生规划有了更高要求,大家纷纷表示将努力丰富与本专业相近的其他学科知识,形成具有复合背景的专业人才,在专业领域上更上一层楼。

1.jpg

2.jpg3.jpg4.jpg5.jpg6.jpg7.jpg8.jpg9.jpg10.jpg11.jpg12.jpg14.jpg15.jpg16.jpg17.jpg1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