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访学团系列报道(六):实验参与

作者: 时间:2018-11-24 点击数:

VUB学习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无数的新鲜感与好奇感。多元的校园文化、开放的校园环境、完备的教学设施,都不断地激励着访学团每一位成员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学习。一大早,大家踏着微微晨光,坐上了开往学校的火车,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学习。

今天的课程主题是科研交流与实验参与。为我们授课的D. Van Hemelrijck教授对MeMC实验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VUB目前进行的研究项目进行了叙述与讲解。主要包括:

1.“三明治”复合梁(Sandwich lightweight composite beam):这种新型复合梁,由上下两层纤维混凝土中间夹一层特殊性能泡沫材料组成,形态酷似三明治,所以D. Van Hemelrijck教授亲切的称之为“三明治”复合梁。我们都知道,梁受弯时,一边受压,一边受拉,而靠近中性轴的部分应力较小,这部分材料往往不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且还会加大构件的自重,传统梁一般采用掏空中部混凝土的方法减轻自重,如制作成工字形截面梁、箱形截面梁等。D. Van Hemelrijck教授所介绍的该复合梁充分利用纤维复合材料的优良抗拉和抗压性能,中部特殊性能泡沫材料可承受一定的拉压力,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梁体自重。

2. 自愈混凝土(Self-healing Concrete):为了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损伤自愈混凝土。新型自愈混凝土是由一个个的小Egg包裹填充材料,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当结构出现裂缝时,Egg破碎,填充材料流出并将裂缝填充完整。这种新材料有可能会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但同时面临着材料成本大、混合过程中易破碎、混合不均匀的种种问题。

3.玻璃纤维材料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将轻质高强的玻璃纤维材料扭转成股,代替原有钢绞线,有利于较小结构重量,降低钢筋锈蚀风险。

随后,D. Van Hemelrijck教授带领我们进入了MeMC实验室,介绍了动态材料拉伸、钢筋拉拔实验、抗压抗剪抗扭强度测试、大型结构加载等实验的仪器,以及一台正在运行的3D打印机。在实验室中,VUB的博士生在带着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做实验,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我们发现,当地所做的抗压试块是直径约为120mm,高约为300mm的混凝土圆柱体,而中国的棱柱体标准试块是边长为150mm、高为300mm的长方体,这让大家感到有所不同。

经过今天的讲座和实验室参观及交流,大家都感受颇深。创新点的提出以及持续探索的工匠精神,都是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的。我们相信,经过在VUB的学习与交流,大家都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