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奋力开创郑州大学体育工作新局面
——在2019年全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9年4月8日)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吴宏阳
同志们:
我们在这里召开2019年全校体育工作会议,主题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回顾总结2018年我校体育工作,谋划安排2019年体育工作,推进我校体育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台阶。
一、深入学习,提高站位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把健康中国建设作为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把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吹响了写好学校体育工作“奋进之笔”的冲锋号。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指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社会就充满活力,国家就繁荣兴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论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师生的亲切关怀,对我们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把握精髓要求,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做好新时代学校的体育工作,履行好使命职责。
二、肯定成绩,增强信心
2018年,我校体育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齐心协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在师生群体活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展,各项工作持续提升。
一是高度重视。学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从落实国家战略的政治高度,从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新站位,把体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与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体育工作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校领导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带头,重视体育工作、谋划体育工作、参加体育运动,“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充分体现。体育工作主责单位牵头,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体育工作新格局、新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二是认识深化。从领悟“德智体美劳”总体要求中深化了体育工作新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在“五育”并举的总体要求中,体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增进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锤炼意志品质,这是体育育德;可以增长学识、深化见识,体会运动的节律和规律,深化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这是体育育智;可以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体育本身就是审美,运动就是美,这是体育美育紧密相连;体育可以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这是体育和劳动教育密切相关。从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化了体育运动新内涵。体育,既是运动又是教育,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更是一种既能观赏又能参与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参与人数最多、开展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并能对人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文化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在《体育颂》中表达:“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 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体育运动所体现的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精神,以其特有的魅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形成集体向心力与凝聚力的有效载体,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通过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等活动,在丰富体育知识、传播健康知识与方法的同时,传播体育精神、激发运动兴趣,提高参与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形成昂扬向上的体育文化。“更快、更高、更强!”、“团结、友谊、进步!”、“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深深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从我校荷球项目中凝练出的“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郑大精神,正鼓舞着全体郑大人奋勇前行。
三是成效明显。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持续提升。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根据《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精神,不断完善体育教育工作体系,推动体育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体育课程设置坚持以学生为本,形成了内容丰富,灵活简便,易于评价,便于监控的“三自主”体育课程体系。学校以体质监测为抓手,每年开展两次体质活动月,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以组织各类体育活动为抓手,指导培育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扩大影响、发挥作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科建设不断推进。获批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身气功科研基地,体育学院(校本部)实现科研经费到账共443.3199万元。体育学科2018年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CN期刊论文70篇,正式出版著作、教材16部,省部级科研获奖21项等。引进学科特聘教授1人、兼职PI教授1人,新增科研平台2个,为全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举办了2018年“郑大杯”欧亚荷球锦标赛,这是我省首次举办的正式国际比赛。以郑大师生为主的中国荷球队再创辉煌,2018年世界排名上升至第四。郑州大学龙舟队勇获2018年首届世界冰上龙舟锦标赛全国选拔赛亚军,以中国二队名义参赛,获三项世界第五名、一项世界第七名。荷球等项目已成为郑州大学的闪亮名片。坚持服务大局,积极主动承办各项重大体育赛事,承办了2018年全国女子武术散打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拔赛、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学生组田径比赛暨河南省“王屋山杯”第二十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全国“聋人篮球三大赛”(三人制聋人篮球比赛暨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三人制聋人篮球预赛)等多项赛事,特别是承办了第八届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开、闭幕式及重要项目的比赛,媒体全球直播,展现了郑州大学的新风貌,扩大了学校在全国、全球的影响力。郑州大学全年参加国内外比赛25次,获得团体奖70项,单项奖103项,其中,第一名41项,第二名39项,第三名27项,第四名14项,第五名23项,第六名13项,第七名10项,第八名6项,体育道德风尚奖1项。在取得竞技运动成绩丰收的同时,强化群众性体育活动,成功举办了郑州大学2018年阳光体育运动会、校园迷你马拉松跑和离退休老同志麻将、乒乓球、台球、钓鱼、门球等比赛活动,进一步形成全员参与体育运动的良好风气。
2018年的体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这其中凝聚在座领导和同志们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不足,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比如,体育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形式轻内涵、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竞赛轻普及等现象,体育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条件保障还不够充足,体育工作发展还不平衡等,这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克服。
三、开拓进取,担当有为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校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我校体育工作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部署和2019年学校重点工作安排,深入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强化体育竞技优势,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写好我校体育工作的奋进之笔。
一是坚持服务中心大局。重点是筹备完成好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承办任务,同时做好学校体育服务社会的各项工作,主办、承办好上级安排的各类大型赛事,提高郑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二是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让每个学生都掌握1-2个基本和专项体育技能。推进课外锻炼与体育课相结合,课程安排上要保证留足课外锻炼的时间,实施课内外体育一体化尝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养成终身运动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坚持“三走”活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鼓励各类体育协会和体育社团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各类竞赛为龙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民体质活动月,提高为祖国和人民而锻炼身体的认识水平。实行各院系学生的抽测、复核和公示制度,与体育工作评先评优挂钩。
三是打造郑大体育竞赛品牌。体育竞赛在塑造我校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一流的体育竞赛队伍。在巩固提升荷球等特色项目世界领先优势的同时,强化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田径等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扬并传承“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郑大荷球精神,充分发挥高水平运动队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国争光、为河南添彩、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四是加强体育学科建设。适应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加强体育学科的资源整合,加强高层次和体育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加强体育科研,努力实现学科建设的新突破,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持续改善条件保障。以主办承办大型比赛为契机,强化体育设施的补充、改造和完善,做好基础条件保障。
同志们,2019年必将是不平凡的一年,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使命向我们召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让我们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共识,携手并进,为建设体育强校和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向伟大祖国70华诞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