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其亭
刊登在:《中国水利报》,2010年3月18日第007版,作者:左其亭。题目:构建立体保障体系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的今天,如何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支 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多年来,我国政府和水利部门提出了一 系列措施,实施了大量水利工程,来推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工作;众多科技工作者也投入大 量精力来研究和指导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取得了大量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科研和应用成 果。然而,由于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持久性,目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内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 努力,以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不是某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流 域的问题,需要形成一个全社会、全方位、多层次,集“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政策、法律、 体制、习惯、文化”于一体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提出建立“三个层面、 四条主线、九个方面的立体保障体系”的思路。
“三个层面”分别是:政府和主管部门层面,科技工作者层面,广大群众层面。确保水资源可 持续利用必须要求这三个不同层面相互支撑、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 资源的管理者、规划者、领导者,承担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职责。科技工作者是提出先 进水资源管理措施、制定水资源科学利用方案的一支重要力量。广大群众是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 用战略的基础力量,是水资源管理执行人群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这一部分人群理解并参与水 资源管理,才能保证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施,才能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四条主线”是指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四条主线,也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 用的四个重要阶段。只有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各个阶段都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 全面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坚持“适度开发、高效利用、保护为主、综合管理、协调发展” 的方针,才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共同目标。每条“主线”,都要坚持“三个层面”相互支 撑、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实现每条“主线”的可持续发展。
“九个方面”是指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九个重要方面,具体包括: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纵观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可以看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必 须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统一管理,坚持“利用”与“保护”统一,“开源”与 “节流”统一,“水量”与“水质”统一。这是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也是实施水资源可持续 利用的基本支撑条件。
加强水利法制建设及执法能力建设。逐步完善水利法制体系,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继续推进 水利系统的综合执法工作,运用法律手段,将水资源管理纳入法制轨道,走“依法治水”的道路。 这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所在。
加强宣传,鼓励公众广泛参与。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向广 大群众宣传国家关于水的法律法规、基本政策以及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和措施(或技术), 从而提高广大群众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只有公众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才会去 节约用水,认真履行水资源管理措施。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群众基础。
建立完善合理的水价体系。水价是微观层面上配置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是水资源管理的经济 杠杆。一个完善合理的水价体系是我国现代水权制度和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的必要保障。
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在一定流域和区域内,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其承受经济社会发展的 规模也是有限的。只有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否则就会造成生态系统破坏,威胁到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因此,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和规模,这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 主要途径:一是开源,二是节流,三是治污。坚持“开源、节流、治污并举,节流优先,治污为本” 的方针。
加强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在“开源”的同时,需要强化节水,制定节水相关政策, 对新开发区和新建设的项目应制定严格的节水政策和配套工程建设政策,对不符合节水要求的工 程和用水习惯,制定明确的政策,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改造和改进,提高节水效率和能力,加大节 水力度,逐步建设一个节水型社会。
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制定目标明确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实 施计划和投资方案;在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制约条件下,实施最适度的水资源分配方案,主要包 括不同水源的开发利用顺序;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用水类型的供水顺序;行政、经济、工 程等综合措施;合理分配水量,以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这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水利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水利必须以现代科技为支撑。 因此,应制定科技支撑政策,加大对水利科技和人才培训的投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科 学管理水平。积极推广技术含量高、自动化水平高、运行成本低的污染防治技术、节水技术、水 循环技术,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强化节水道德建设,形成节水文化。要想从根本上逐步形成长期的节水习惯和节水氛围,需 要从思想上开展节水教育,提倡节水道德,将节水道德列为我国公民基本文化道德素养的重要组 成部分,开展节水文化教育活动,动员全民提高节水意识,逐步形成全社会的节水习俗、惯例和 道德准则。这样,才能营造全社会良好的节水氛围,才能真正形成节水文化,实现节水文明,构 建节水型社会、生态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