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郑州大学左其亭教授团队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调查课题,在课题组长左其亭教授的带领下一行10人赴新疆阿勒泰地区正式开启了额尔齐斯河多学科联合科考工作。该项工作由郑州大学、新疆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承担,旨在摸清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评估其带来的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战略科学决策支持。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最西北一条大河,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河流,也是一条流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国际河流。河流上游水量充沛,落差集中,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孕育了世界四大杨树派系(白杨、胡杨、青杨、黑杨),素有“杨树基因库”美称,也是中国唯一的天然多种类杨树基因库,有非常多的奥妙需要揭秘。同时,该河流又处在新疆极度干旱区,水资源极其宝贵,如何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需求。
本次科考野外工作历经9天,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行程两千多公里,遍访阿勒泰地区6县1市,深入调查了额尔齐斯河重要水系、湖泊、湿地、观测站、主要开发工程以及生态修复示范区。
科考队不畏险阻,沿河而上,到达了额尔齐斯河最上游的两条支流。正是雪山舍身化作不息的清流,汇聚成了额尔齐斯河的源头,科考队员详细调查了河流断面的水文特征,对水质情况进行了分析。经考察,科考队对当季额尔齐斯河源头的水文情势、水质特征和水系分布形成了初步认知。
科考队长途跋涉,深入盆地,到达了乌伦古河水系的归宿地——乌伦古湖。乌伦古湖是准噶尔盆地的断陷湖,科考队详细调查了乌伦古湖的来水特征、蒸发情况和多年水位变化趋势,并对河湖水质和周边的水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的评估。经考察,科考队对乌伦古河水系的水资源格局有了清晰认知,对阿勒泰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格局有了新认知。
科考队多处走访,考察了额尔齐斯河流域若干重要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示范区。科考队对额尔齐斯河干支流水资源利用情况开展了详细调查,结合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工程运行利弊和未来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经考察,科考队基本摸清了额尔齐斯河开发利用情况,为进一步分析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格局、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郑州大学左其亭教授带来的团队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潜心科研,服务社会,从2000年开始研究新疆水问题,20多年来扎根新疆,系统开展了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三大河流的水资源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有关新疆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次开展的“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调查”课题是国家科技基础专项“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成果将对新疆未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考队考察河流
科考队在水中作业了解湖泊湿地
科考队考察水文监测断面
(张志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