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里发出,到心灵深处

                        ——读南振中先生新著《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

常燕民

 

2015年4月,南振中先生新著《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到达心灵深处”。在前言中,南先生借用陶行知的名言,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我愿沿着这个方向去学习、思考和探索,为学生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南振中先生1964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曾担任新华社总编辑、全国人大常务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3年4月,南先生辞掉一切社会兼职,回母校郑州大学担任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两年来,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名普通教师,我有幸当面聆听南先生教诲,并亲眼目睹了南先生为学院发展付出的辛劳。

这本书的出版,就是南先生辛劳与智慧的结晶。

2014年12月下旬,南先生向30名一年级本科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并从二、三、四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中各选了十名同学,请他们回答读书、学习等方面的问题。2015年1月6日,南先生收到了沉甸甸的“寒假作业”——70余份答卷,几百个问题。整个寒假,包括春节,南先生凌晨三点起床,研究问题,一一回复。寒假结束以后,南先生又围绕书信所涉问题,召开师生座谈会,听取意见,反复沟通。

图书出版以后,新闻与传播学院全体教师第一时间收到了南先生的签名赠书和亲笔信件。沐浴着南先生特有的温暖与周到,细细品读,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一是震撼于南先生的学识。

范敬宜先生在《春雨润物细无声——读南振中〈与年轻记者谈成才〉》(《新闻战线》,2004年第1期)一文中写道:“我曾想统计一下全书总共引用了多少典籍和史实,不料统计了不到一半就感到困难了。他旁征博引,但不是寻章摘句;广泛涉猎,但不是炫耀知识。他是把前人的理论融会贯通到了自己的实践中去,又用自己的实践印证丰富了前人的理论。”

《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并非系统专著,仅仅是邮件集纳,但笔者依然为南振中先生渊博的学识所震撼。与范敬宜先生一样,我也试图统计南先生引用了多少典籍和史实,也是最终放弃。不仅仅是因为门类广博,数量众多,更是因为运用精到,信手拈来,或一笔带过,或彼此交叉,或多相比照。

在回答“记笔记是记新知识还是思考和感悟”时,南先生讲了三个史实。一是《日知录》。元末明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30多年间,顾炎武记下了1019条读书札记,内容涉及汉民族经史、诗文、训诂、名物、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吏治、杂事等各个方面。二是《史纲评要》。明代思想家李贽所著,全书眉批635处,夹批859处,段后评1599处,其中90%以上的批语、评语不超过20字,言语简洁,切中要害。三是《哲学笔记》。列宁1895至1916年间研究哲学著作所写读书笔记汇编,包括46篇读书摘要、札记、短文和读书批注。有学者认为,列宁经典作品《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对其中一则笔记《辩证法的要素》的“说明和发挥”。

在回答“如何让自己真正沉浸下来读书学习,如何摆脱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时,南先生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当读书无用论流行时,不要跟风;增强自控能力,防止网络成瘾;有作为的大学生应该学会简单。为了增强说服力,南先生引用了孟德斯鸠的名言:“不要试图同诱惑争辩,躲开它,躲得远远的”,引用了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名言:“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引用了沙叶新话剧《陈毅市长》中化学家齐仰之“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故事。信手拈来,令人赞叹。

在回答“如何提高一年级课程听讲效率”时,南先生讲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罗尔德·霍夫曼的事迹。有人曾经问霍夫曼对将要进入化学领域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霍夫曼说:“我觉得他们应该主动去教大学一年级的化学课,通过教学,他们会成为更出色的研究人员。”霍夫曼解释说:“我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热力学课程成绩是A+,但直到我给一年级学生讲课时才真正理解热力学。从一年级学生那里,可以学到简洁和阐述的方法。”有了简洁与通俗两把钥匙,听讲效率自然会逐步提高。

在写给博士生的一则短札中,南先生为了说明“联系思维”,介绍了自己阅读《中国新闻舆论史》时,看到林语堂引用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记起《鬼谷子·摩篇第八》中类似记载的经历。

以上略举几例。南先生学识之渊博,可见一斑。

二是折服于南先生的风范。

北京电视台《读书有道》节目(2013年5月6日20:30播出)专访南振中先生时,主持人这样评价:“他温润如玉,质刚内柔,70年的人生阅历,48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他始终在看着,在听着,在记着,在写着。”“南振中先生年逾七旬,从1964年作为见习记者进入新华社,到2007年8月以新华社总编辑身份离开,再到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身份参与中国民主立法,‘学习’二字始终贯穿在他的工作与生活之中。”“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书房中一定会有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而古人也分别赋予这四样器具以类似人的品格,当我们细细读来,却发现南先生与砚的品格多有契合。比如砚台的刚直、坚韧和含蓄内敛的品质。”

文如其人。捧读新著,南先生刚直坚韧又温润如玉的大家风范跃然纸上。

南先生律己严格,刚直如砚。

在回答“如何摆脱拖延症”时,南先生以自己为例:“2011年2月15日,团结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大可与我商谈《学习点亮人生》一书的写作和出版事宜,希望能在2011年4月5日以前将书稿交给出版社。但2月下旬我要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3月上旬要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其间,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还给我安排了一些重要的外事活动,工作比较繁忙。写作过程中我曾给王大可社长打过一个电话,希望将交稿时间退后一个月,王大可社长答应了这一要求。撂下电话,我想:几十年不曾食言,这一次也不该例外。为了加快写作进度,我每天3点多起床,用了45个凌晨和白天的缝隙时间,终于赶在4月1日这一天将16万字的书稿送交团结出版社,比原先承诺的交稿时间提前了4天。”

在写给博士研究生的短札中,南先生谈到了33年前在中央党校新闻班学习时的往事:“给自己设定了两个硬指标:一是9天阅读6本新闻学书籍,读不完的就早起床、晚睡觉;二是每天记新闻学资料卡片不少于10张,完不成任务就早起床、晚睡觉。之所以违反常理、难为自己,主要是党校藏书较多,一旦毕业返回山东,就很难找到这些新闻学著作。”

在回答“读书时间碎片化”的问题时,南先生讲到了自己阅读《列宁选集》的经历:拟定总体学习计划,在工作任务繁重、业余时间比较零碎的情况下,只用了6个月时间,就将4卷本3561页的《列宁选集》通读一遍。

南先生待人宽厚,温润如玉。

获悉博士研究生每天事物太多、太忙,南先生特意写信送去健心要诀:“快而不急、忙而不乱、累而不烦”,并详细解释:办事情的节奏要快,不能拖拉,但千万不要急躁;不论工作繁忙到什么程度,都应做到有条不紊,不能乱了方寸、乱了章法;把工作培养成一种爱好,细品“苦中有乐、乐在苦中、以苦为乐”的滋味,就可以做到“身苦心不苦,身累心不累”。

在谈到33年前在中央党校新闻班学习给自己设定硬指标的往事时,南先生担心给学生太大压力,特意嘱咐:“你没这个忧虑,所以弓弦不要绷得太紧。”

学生在邮件中问南先生“是否对自己过于苛刻”,南先生谈到:“严格自律”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变成非常自然的事情,不用多想就会做出选择,不觉得是一种‘约束’,更不会感到委屈。之后,南先生又特意嘱咐:“你不在高位,不必像我对待自己那样‘严苛’,守住底线就可以了。”“‘做一个有学养的好人’,这就是我对你的期待。”

三是受教于南先生的文笔。

写文章有四重境界: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深入深出、深入浅出。南先生笔耕多年,著述等身。大手笔写小文章,立意高远,意涵深广,但文笔却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篇篇都是深入浅出的典范。正如范敬宜对南先生文字的形容:“有点儿像读白居易的诗,懂行的不觉其肤浅,不懂行的不觉其艰深。做到这个境界,看似容易实艰辛。”

南先生的文字没有理论说教,更多的是讲故事、谈经历、列数字,形象生动,娓娓道来。

在回答“大学生演讲时怎么样让听众很快地理解自己”时,南先生讲了三个故事。一是秦基伟。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战役指挥员、15军军长秦基伟与坚守在前沿阵地的部队指战员通话。他说:“转告坑道里的同志们,军党委和军首长都很惦记前面的同志……”刚说了一句,就被电话员打断,说:“首长,别罗嗦了,拣要紧的说,先下命令吧”。二是美国28任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有人问他:“准备一份10分钟的讲稿,需要多久?”回答:“两个礼拜。”“那准备一小时的演讲稿呢?“一个礼拜。”“如果准备两个小时的讲稿呢?”“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开始。”三是南先生亲身经历。2010年9月,南先生在亚欧议会伙伴会议上演讲时,利用分配的5分钟发言时间,讲述了中国商务部会同其他六个部委加强一次性筷子监管,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事情,在会议上引起巨大反响。

在回答“一个月读多少本书比较合适”时,南先生写道:“参照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平均阅读速度,即每分钟默读不少于300字,如果你每天平均阅读2小时,每月60小时可读108万字,相当于五六本平均20万字的书籍,每年阅读65本。只要能够坚持,大学4年你可以轻轻松松地读完260本书。”

在回答“如何在专业书中汲取更多知识”时,南先生写道:“大学本科4年,8个学期,其中第8学期要实习和写毕业论文,实际上课时间为7个学期。假定每学期上课18周,每周24节课,‘读大学’上的课只有大约3000课时。有的家庭建立了‘收支明细账’。你能不能建立一本‘课堂时间利用情况明细账’?”

南先生的文字没有权威指令,更多的是平等商榷、换位思考,平和,开放。

在回答“如何摆脱拖延症”时,南先生首先引用《关于大学生拖延症现象的报告》,指出了拖延症的普遍性。接着,向同学推荐美国心理学家简·博克和莱诺拉·袁撰写的《拖延心理学》,并基于该书向同学开出了切实可行的“药方”:从小事做起;保护好时间,向诱惑说不;拒绝惯用借口。然后,南先生又以数学家科尔用“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证明2的67次方减去1是个合数而非质数这一重大贡献,强调了自觉的重要性。回答至此,南先生仍未搁笔,又以自己凌晨三点起床写作《学习点亮人生》这一亲身经历,强调了自我加压的重要性。抽丝剥茧,娓娓道来。尽管如此,信的结尾仍然写了这样几句话:“拖延症虽然常见,但属于一种疑难杂症,至今尚未发现快速治愈的良药。在今后的实践中,你有什么好做法和新感悟,可以告诉我。我愿同你一起探寻摆脱拖延症的办法。”

有同学提出:“人应该捍卫自己的选择权吗?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忠于自己的内心?”南先生这样回答:“选择是一种取舍和决断,常常是在‘两难’中作出决断。你选择了安逸舒适,就应该承担安逸舒适带来的后果;你选择了吃苦,就要甘于寂寞,不必与别人攀比。这样的选择才算是忠于自己的内心。”这位同学收到回信后说:“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居然给了这么一个回答。能被老师理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行文至此,蓦然发现,南先生从心里发出的文字,已直达自己的心灵深处。南先生在书中谈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勤学苦读、默默奉献,第二重境界是做出贡献,第三重境界是奉献、贡献、造诣相统一。这是南先生的人生写照,更是南先生对青年学人的期待。我们惟有沿着这条道路不懈努力,才能不辜负先生的期许与厚爱。

 

本文发表在《中国记者》2015年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