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问题[1]

 

                                      汪振军

           

                       (郑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内容摘要城镇化是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必然产物,它不仅表现为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还意味着人们精神生活、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变。从文化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必须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必须突出鲜明的文化个性,必须重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必须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重视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化个性;思想观念;公共文化;文化产业

 

城镇化是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必然产物,它不仅表现为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还意味着人们精神生活、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变。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①]正是由于物质与精神的密切关联,中国的城镇化就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现代化,还包括人们精神生活的现代化。从城市与文化的关系来看,文化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驱动城镇化前进的重要引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实际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设想,没有文化血液流动的城镇化,一定是僵硬的城镇化;没有精神指引的城镇化,一定是没有灵魂的城镇化。为此,城镇化建设必须重视文化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必须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西方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贮存文化、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概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了。”[②]一个城市的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就在于是否能够将以往的优秀文化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下来,同时,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出富有个性的当代文化。中国当前的城镇化自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居民流向城市就业居住。另一方面,扩大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建设用地就在所难免。由于土地流转和新城镇建设可以快速拉动GDP增长,于是城镇化的热潮在全国各地普遍高涨。原先在大中城市的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热开始向市县乡一级传导,城中村改造、合村并镇的步伐骤然加快,造城运动全面铺开。但是中国当前的城镇化又面临着新的问题,这就是新城镇建设与原有的村落文化保留传承的矛盾。显然,我们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矛盾冲突。这种历史的“阵痛”表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大批的古村落迅速消失,带着人们记忆与温情的老村庄、老街道、老房子在轰鸣的推土机声中瞬间夷为平地。随之消失的还有与这个文化空间相伴的家族制度、血缘关系、礼仪文化、古老风俗、民间艺术、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用马克思的话表述即是“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③]。诚然,传统的乡村文化有其落后、愚昧、麻木,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部分,但不表示所有的文化都已过时。难道我们的城镇化就非要将过去的东西连根拨起,彻底毁灭吗?恰恰相反,真正的城镇化应该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要对那些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抢救保护,又要对基于之上的有价值的文化信念、价值理念呵护坚守。因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与先人、与过往一刀两断,这就需要尊重我们的文化传统,认同我们的文化血脉,保护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财富保护好,并能创造性地融入现代生活,我们的民族文化将能更好地走向未来。著名文化学者刘梦溪先生认为:“文化的大传统,主要由城市所代表的社会主流文化来体现,而小传统包括民间礼俗和民间信仰,则集中体现在乡村。如果都‘城镇化’了,文化的小传统‘毛将焉附’?特别是那些享尽盛名的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古村落’、‘传统民居’,还会有得以生存的机会吗?中国社会如果由于‘城镇化’,而没有了乡村,没有了故土和田园,我以为那也绝非我们中华之福。”[④]由此可见,城镇化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必须妥善解决,不然,我们无法向后人交待。

二、新型城镇化必须突出鲜明的文化个性。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说:“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它个性的外化,是一个城市精神气质可视的表现,是一个地域共性的审美,是一种文化,决不只是一种景观。”[⑤]新城镇建设采用什么样的建筑样式、功能分区、文化元素、色彩风格,都有一个实用和审美的问题,都有一个如何体现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的问题,都有一个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问题。城镇化建设的理想目标应该是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宜居城镇”、“生态城镇”、“文化城镇”,但是,在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缺少正确的文化理念,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实用方便、生活习惯,没有考虑到地域文化特色、传统习俗,没有考虑到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一味强调越新越好、越洋越好、越大越好、越高越好,城镇化建设出现严重的模式化、雷同化的现象,新建城镇千篇一律,单调乏味,缺少生气,缺少特色,缺少韵味,缺少魅力。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思考新城镇建设中历史与现实如何对接,中国与西方如何融合,地域文化符号与现代元素如何嵌入,城市风貌与乡村风格如何结合。其实中国各地有许多很有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比如以云南的丽江古城、湖南的凤凰古城、安徽的西递村、浙江的乌镇、江西的婺源为代表的古城和古村至今依然吸引着千百万人的目光。中国城市文化中也有不少渗透着地域特色和文化风情的建筑,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南京的夫子庙、苏州的拙政园至今依然牵动着千百万人的脚步。上述建筑所体现的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与西方建筑文化迥然不同。如果说西方建筑是西方人的文化创造,那么中国建筑则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建筑符号、建筑格局、建筑样式、建筑材料、建筑色彩都是文化的集中表现。以上各地有特色的村落与城市建筑,之所以到现在还充满魅力,就是因为在每一个村落和城市建筑中都有中国人的精神理念在里边,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是建筑中的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巨大力量,才成就了这些中国建筑的经典。那种智慧、那种创造、那种特色、那种意蕴、那种永恒,不正是我们在今天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学习、体味的吗?当然,今天的城镇化建设仅有传统的东西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特点和时代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既有民族和传统文化元素,又有现代和时尚元素,只有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新型城镇化必须重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中最艰难的部分。我们说,建一个工厂、一个新城镇,也就是一两年或三五年时间,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人的素质提升却不一定在三五年内完成,它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传统农业社会是熟人社会,人们以血缘为基础讲亲情,讲辈份、讲长幼尊卑。由于是小农经济,生产力不发达,技术含量低,不需要多少知识就可以种地养活自己。由于生活节奏慢,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没有精确的时间观念。市场经济社会则是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很少或者没有血缘关系,这就建立了一种平等关系。由于有利益纠葛,又出现了竞争关系。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人不仅需要较高的知识水平,也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思维水平。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更看重家庭、亲情、道德、等级、顺从、和睦,而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商品社会,人们更强调的是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公平意识、质量意识以及时间观念、契约观念、法治观念、效率观念。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物”的现代化,更要重视“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最终体现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人的社会关系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既包含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又包含人的观念、修养、道德水平,归根结底,它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曾说过:“不论采取什么制度,起决定作用的是实行这个制度的人的素质。”[⑥]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也表明,推动人的素质能力现代化,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城镇化的本意来讲,就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在当前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正在淡化,而现代意义上的农民正在出现。过去当农民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识,现在当农民,要发展现代农业和从事农产品的精加工与深加工,没有科学文化知识是不行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角色转化也使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更多地变为产业工人,而作为产业工人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技术技能。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对人的素质要求就越高。以往农民的“差不多”思维,需要转变为符合工业化标准的“精细化”思维,注重细节、注重质量、注重创新,注重品牌。同时,农民转变为市场经济的经营者也要讲诚信、讲信用,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虽然市场经济会刺激人的欲望,去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但市场经济依然要求人讲法治、讲规矩、讲原则,在利已的同时达到利他,不能因为一已私利,做出损害他人和社会的事。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充其量还只是“半城镇化”,一些人虽然住上了和城里一样的楼房,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物质生活,但整体身份还没有彻底转变,农民转变为市民的素质还不完全具备,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变,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和“以人为核心”,着眼于农民素质提升和思想转变,是当前城镇化的关键。只有人们的素质提高了,精神面貌改变了,城镇化才可能是全面的现代化。

四、新型城镇化必须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激情,形成活力四射的文化氛围。目前一些地方城镇化建设存在这样的误区,只重视农民住房建设,不重视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只重视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不重视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一个新型农村社区住几.....甚至上万人,却没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游艺室,没有戏台或舞台,没有文化广场。与红红火火的房地产建设项目、工业项目相比,文化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而与此相对照的却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高涨。电视、网络、手机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接受信息的快捷化、精神需求的多样化、文化传播的大众化、文化参与的草根化反映今天了活泼多样的文化态势。如何破解文化供给不足与需求增长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不但要加强文化的硬件建设,同时也要加强软件建设。我们要舍得投入,要把建有完善达标的文化基础设施作为强制性要求,作为考量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否合格的硬指标。要认真搞好五级城镇体系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市级层面,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在县(区)层面,加快多厅数字电影院、大型书店建设,对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晋级升档,有条件的要规划建设博物馆。在中心镇层面,要建好高标准的文化站,提供较好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空间,打造“十里文化圈”,更好的方便广大群众。在新型农村社区层面,要建设小规模文化广场、功能独立的文化活动中心。同时,要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特别要让积极、健康、高雅、向上的文化引领大众。一方面政府要作好文化供给。把好的图书、好的电影、好的文艺演出免费送给老百姓。另一方面,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自办和自创文化节目。在群众中发现人才,积极组织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针对当前文化快餐化、碎片化、平面化的趋势,要通过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积极组织读书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与此同时,还应做好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传承工作,让传统文化活动和传统文化符号融入现代日常生活,使传统文化发挥强大的凝聚作用。通过开展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文艺汇演、文化艺术节、民俗艺术节,支持戏曲、绘画、书法、社火、手工艺等民间艺术发展,激发群众文化创造的活力,夯实群众文化繁荣的根基。

五、新型城镇化必须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建设的目标是产城融合,生态宜居。从中外城镇化的大量实践我们可以看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是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城镇化离不开产业,但如果选择的产业,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健康、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就有违城镇化的初衷。从发展的角度看,文化创意产业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将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不二选择。文化产业由于是智慧产业、符号产业、精神产业、绿色产业,正好符合上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要求。就我国而言,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空间巨大。利用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比如深圳大芬村的油画产业、河北蔚县的剪纸产业、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产业、浙江东阳的木雕产业、山东潍坊的风筝产业、河南登封的武术培训产业等,都已形成产业集聚、产业规模,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不仅如此,文化产业还带动了当地旅游、演艺、餐饮、交通、住宿、运输、物流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庞大的连带效应。这些文化产品走出去,不仅代表着中国符号、中国形象,还代表着中国情怀、中国精神。如今时代变了,特色文化产业又因网络的快速兴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截至2012年,淘宝网(含天猫)上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为163.26万个,其中在村、镇一级的淘宝网店总数已经达到59.57万个。在“草编之乡”山东省博兴县湾头村,“80后”胡伟开了个小网店,两年内就用赚来的钱买了房子。以他为榜样,村里20多个常年在外打工的“小伙伴”纷纷开起了网店,现在这20多个网店每个年交易额都在100万元以上,大部分人买了车,修了房。[⑦]农民利用网店销售自己的手工艺品,采取订单式生产和销售,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也使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看到了自己的“突围之路”和“突变之路”。由此可见,抓住城镇化建设的大好机遇,充分挖掘各地文化资源,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将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正能量,增添新光彩。

     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人们为了安全,来到城市;为了美好的生活,聚居于城市。”[⑧]今天,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让人们有一个安居之地,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我们之所以强调重视文化问题,就是让人们意识到人类不仅需要建设一个美好的物质家园,更需要建设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加快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批准号2012A012)。



[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G] ,人民出版社,1995.32.

[②]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G],人民出版社,1995,232

[④]  刘梦溪:“城镇化”的忧思,2013-06-13。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69fd50102ebc5.html?tj=1

[⑤]  冯骥才:我们的城市形象陷入困惑,2008-10-12。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3fd010006er.html

[⑥]  田芝健等: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N],光明日报2003-01-28

[⑦]  陈静:农村信息化突围“数字鸿沟”[N],经济日报2013-09-13

[⑧]  吴良镛:重新认识城市的基本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第1期。

   

                                 

 本文发表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