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的观看之道

                                                                                延  婧

[摘要] 面对摄影平民化和动态影像及其流媒体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与挑战,新闻摄影师在摄影实践中应如何观看,才能创造出顺应时代流变的新闻影像;为视觉创新,开辟作品新的视角又应做出哪些具体努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探讨新闻摄影的观看之道,是为专业摄影师在面对重重角逐求得生存,使影像发出有力的声音,防止新闻照片落入机械复制的困局提供理论参考所进行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 观看之道 ; 社会背景 ; 人性 ; 人文精神; 新视角

 

英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曾写过一本意义深远的书籍《观看之道》,书中提到,影像是重造或复制的景观,每一张影像都体现了一种观看方式。观看为何?对于进入机械复制时代之后的人类,这成为一个难以直面的问题。工业革命带来的摄影技术进步,使得旧时代影像的绝对性与唯一性被彻底颠覆。那么,对于现代人来说,观看何以为继?观看与影像之间的深渊,如何抚慰?自从本雅明之后,约翰·伯格或许是第一个直面大众时代影像艺术尴尬困境的思想家。作为摄影的一个门类新闻摄影在当今这个时代亦被这种困局所包裹,如今照片的机械复制程度已经远远超出 “本雅明时代”,随着摄影的数字化,其与网络、手机的联姻,使新闻照片的生产与传播变得极为便捷,摄影技术门槛的降低催生出真正的大众摄影时代,一些重要的突发性新闻事件由于普通受众手持手机拍摄的即时性,使得专业摄影师由于输在时间的起跑线上,错失拍摄良机而扼腕叹息。当面对同样的新闻现场,专业摄影记者如何能在与平民摄影师的较量中,发挥自身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其关键不在于摄影者对技术的操控,更重要的是专业摄影师是否以新鲜的思维方式来开掘新视角,立体新颖地呈现其对事物的独到理解,发出有力的声音。因而,正如约翰·伯格所提及的,“观看之道”对于影像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新闻摄影亦至关重要。每张成功的新闻照片的诞生无不与摄影者独特的观看方式密切相关,摄影作品新视角的开拓直接影响受众对作品的解读和对新闻事件的理解。

当下,新闻摄影面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摄影平民化带来的冲击,在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视频新闻、“流媒体”的发展也给新闻摄影带来不小的挑战。各个传统媒体例如报纸应时代而动,不仅在版面使用丰富多样的新闻照片,还尝试在自己的网站使用“流媒体”新兴媒介形态来达到信息表达的立体化,所谓流媒体即在一件视觉新闻作品中将多种视觉样式整合比如将声音、视频、照片、图形等融合为一体,用多种媒介呈现一则视觉信息。如此冲击,使新闻摄影作为单一的瞬间性的视觉媒介样态,必须考虑如何创新以增加瞬间的张力,有人说摄影较量重要的是摄影师观察方式、理解方式的较量,摄影师唯有不断突破固有的思维局限,开启新的观看方式,视觉传达样式,为作品注入新视角,方能使照片真正发挥其独特优势。 

   那么新闻摄影师在这个时代应该如何观看,才能创造出适应时代流变的新闻影像?为视觉创新,开辟新的视角其又应该做出哪些努力呢?

   首先,解决如何观看的问题。

   其一, 站在社会背景下观看。如前所述,在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技术门槛的降低,使其生产与传播都变得极其便捷,人们周围图像环境的极度丰富一方面培育了受众的视觉素养,提高了其对照片优劣的辨识能力,另一方面图像极度充斥社会,良莠并存,普通受众内心呼唤有视觉深度的高品质影像的诞生。当下,只是直白记录事实的新闻照片不再受青睐,作为一名专业新闻摄影师在拍摄时不是面对新闻事件,在场手持相机记录就能获得高品质的新闻照片,其影像的视觉深度来自于其与社会接触的密切程度。摄影者只是轻描淡写站在事件外围观看,是无法掘取具有象征意义和思辨力量,能够影射宏阔的新闻背景、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的细节瞬间的。比如,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作品《海地无线电》(图1),摄影师对于题材选择并未将镜头对准世界的热点和焦点,诸如轰轰烈烈的战争和惹人眼球的自然灾害,而是关注贫困的黑人国家海地,其拍摄也没有按惯常思路反映贫困,照片以小切口切入,拍摄在这个超过50%的人是文盲,25%的地方间歇性供电的国家,人们却可以在任何时段收听到由 Melianise Gabreus姐妹在Les Cayes天主教区的Radio Men Kontre 95.5 FM——分享她们的生活的明星广播节目。其画面极富戏剧色彩,照片透过录音室与摆放有简陋录音设备的桌面相连的方形窗口透视在直播间正在主持节目的Melianise Gabreus姐妹之一的主持人向上张望的脸孔,其表情中似乎带有几分期待与希冀,主人公的眼神朝向恰恰将人引入照片上方录音室墙壁上《最后的晚餐》这一有趣的宗教图画,这幅画对于这个拥有众多天主教徒的国家具有特殊的意义,画面蒙太奇式的视觉语言让我们看到了处于贫困中的人们内心的乐观与坚强,和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摄影师若不是对拍摄地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近距离的关照则发掘不了这样独特的题材,也不可能捕捉到照片当中具有隐喻色彩的人物表情和宗教画了。就如我国曾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的著名摄影师李楠所说,要做好新闻与纪实摄影,需要拥抱社会,参与历史,倾注真情。摄影师只有站在“社会”与“时代”的坐标系上,深入研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才能发掘真正有新闻价值的题材,拍摄出有社会根基,接地气的影像。

   其二,站在挖掘人性与人文精神的层面观看。摄影师要拍摄有视觉深度的影像,要开拓作品的新视角,不仅要贴近社会,其在观看与拍摄时应试图从挖掘人性与人文精神的角度经营画面。摄影师要以新颖的视觉方式呈现其对事物的理解,不光是从形式本身入手,更重要的是要将作品的形式与意义相连,赋予新闻事物以新鲜的内涵和意义,进而开拓作品的视觉样式。而在这个时代,直陈事件的新闻瞬间是缺乏视觉张力的,在新闻事件中人通常处于主体地位,摄影者只有在作品中,关注新闻中人的境遇与命运,表现人与时代、社会、环境或和谐或矛盾的关系,尤其挖掘人的内在精神境界、情感特征及其价值判断,将观看的视角和作品的形式幻化为“有关生命的视角”和“生命的形式”才能真正开拓作品的深层含义,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的画面结构才真正是有生命力的形式,这本身就是回归人性、回归人本。在国际重要新闻摄影赛事中依靠照片中所体现的人性与人文精神打动评委的作品比比皆是,比如2013年新近揭晓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年度最佳奖作品《在加沙告别》,照片虽拍摄于处于世界战争焦点的加沙地区,作品并未直面战场的流血冲突,而是定格了一位巴勒斯坦男子在加沙某医院的停尸间,深情亲吻死去亲人的手的细节,作品背景满是虚化的面带悲伤表情的男子同伴的脸,这种饱含人性与人类情感的照片远比直接展示战争的画面有力量得多。而在新揭晓的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奖作品《在食堂》则是依靠日常生活微小细节打动人心的照片,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注到每天都会访问圣文森特德保罗社会食堂的穷人约翰?麦克莱恩,在这里无家可归者和穷人可以吃顿好饭,从中获得温暖,画面定格的不是麦克莱恩享用食物的瞬间,而是拍摄了其饭前面对救济的餐饭虔诚地进行感恩祈祷的瞬间,这幅图片虽没有战争灾难影像那样视觉冲击强烈,但在平静中却揭示出处在困境的贫苦人在得到帮助时不忘感恩的人性美好面,使人为之动容。诸多影像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正是得益于其重点关注了人作为这种万物之灵的生物独特的精神文化,进而直抵受众的内心。

   其三,站在立体化、思辨性揭示事物多重内涵的视角观看。著名的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曾经说过,影像应当如钻石能够影射事物的多个切面,而不应仅仅单一反映事物的一个侧面。今天随着受众对照片解读能力的提升,其越来越期待看到具有视觉深度、内涵丰富的新闻照片,同时由于动态影像和流媒体的冲击,新闻摄影要在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在视觉表达上要力图打破其先天静态、二维、平面的媒介局限,就得力求在形式创新上追求视觉表达的立体化,进而思辨性地揭示事物的多重内涵,使受众通过作品获得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世界著名摄影大师威廉?克莱因是尝试影像立体化的先驱之一,其习惯尝试作品多视点的画面构成以开拓作品的形式与意义,早在1954年其所创作的经典照片《枪》就是此类照片的典范,作品最抓人眼球的是在纽约百老汇第103号街那位年仅11岁手持玩具枪支,面目凶狠,充满暴力倾向的孩子,其枪支直指镜头,逼迫人的内心,而画面除了拍摄主体人物,还定格了在其右侧一个处于常态,友善童真的孩童的脸孔,画面正是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更强化了主体人物的狰狞与畸形,而作品也正是通过画面枪口后面那副令人难忘的神色,反映出了美国年轻一代心目中的暴力倾向,预示着这个国家的社会问题。因而,当下摄影师在观看与表达时不应将思维局限在固有模式,应当力求通过不同视觉元素的组合开拓照片的新意,在一幅作品当中完全可以将“战争”与“暴力”、“美”与“丑”、“文明”与“落后”等看似对立的矛盾形象并置,通过巧妙的画面构图使对立的视觉元素在意义上达成统一,则会使照片的思想空间更加立体。现实世界本身是多维的、立体的,作为新闻摄影师要想保证影像的真实性,不正应当立体化地展示现实吗。

再者,需要考虑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视觉创新,开辟影像的新鲜视角。

新闻摄影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传递新闻信息,从其信息阅读角度讲,新闻照片进入受众眼帘之时应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但在媒体业已发表的新闻照片中我们发现有些照片题材是新颖的,画面却有似曾相识之感,甚至屡见不鲜,这类照片不是严格意义的“新闻照片”,缺少应有的传播效力。新闻照片的新鲜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瞬间情景新颖,二是画面视角新颖。对于新闻性营造来说前者至关重要,但如果用一个老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展现该事物,则所摄照片的新鲜感会锐减。新视角是在特定空间内物象轮廓结构形成的具有某种形式感的独特视觉状态,这种形式状态清新,独特,具有新闻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新视角是观察、感受、比较、提炼的结果,通过对历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研究和自己的切身实践,总结出如下获得新视角的方法途径,供新闻摄影同仁参考:

一,在方位变化中获得新视角。 

新闻场景立体存在于天地间的某一位置,围绕这一场景有上下左右前后多个视点。平时摄影者多在一个视点上观看事物,这个视点上的物象轮廓结构形态被照相机取景框框定之后给人的感觉可能新鲜,也可能平常。此时获得新的画面视角的途径是用创新理念支配观看角度。在角度变化中物象形态有所变化,由近及远的透视关系相应变化,背景也随之变化,甚至光线也会改变。通过多视角观看,从中选定相对新颖、生动、值得品味的影像空间,之后通过照相机精心构图,一幅具有视觉特色和独创性的新闻照片即告完成。

由意大利摄影师马克.安德鲁..劳罗所拍摄的新闻摄影作品《轰炸之后》(图2),反映的是在一架以军战机轰炸了黎巴嫩一名军官的官邸后所举行的葬礼,画面视觉形式新颖,虽由众多人物组成,但却多而不乱,整个画面在一个主题统领之下形成了鲜活而又相互连结的画面格局,尤其是在靠近背景的右侧有一名仰面失声痛哭的妇女格外醒目,成为画面的趣味中心,其决定了作品悲伤压抑的基调,而前面所展示的参加葬礼的姿态各异的人并没有分散作品的主题,反而更立体真切地反映了现实,使作品不落窠臼,其生动格局的形成正是视角选择所致,如果作者从任何一侧观看便无法获取这一画面结构形式,如果在由下向上仰视或者自上而下俯视,将是另一种视觉感受。面对同一情景在不同方位观察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经过全面衡量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最为完美的视角,这幅画面也就上升到了主观创造的高度。

二,在时空变幻中获得新视角 。

任何事物都有发展的过程,其过程必然与时间连接,因而摄影记者拍摄新闻照片必须有时间概念,在不同时间点看事物变化的状态——有时现场平平淡淡,没有任何让人兴奋的情景,有时我们所关注的目标出现了新的行为方式,其目标自身或者与之相关的物体在视觉构成上显得老套,同样无法获得全新视觉感受的画面。随着时间变化,动体形象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新情况,此时摄影记者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争取捕捉新闻事物呈现最佳状态、最佳结构的机会。照片《画里画外》(图3)的古建筑和左边的小脚老人原本是平遥国际摄影节一个展室展示的一幅巨幅画面,其右下角部分是这个展室与另一展室相连的通道,这便构成了整体与局部的结构关系。这一结构会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通道无人,如果拍照,只能得到较为静止、平面、单一的画面;另一种是通道有人,则可获得动静结合的画面。就动静结合而言,随着时间变化,通道上的人流出入状况是不一样的:有时有人,有时没人;有时人多,有时人少;有时人的着装颜色灰暗,有时艳丽;有时人的状态平淡,有时具有跳跃性;当其通道出现高低变化、远近变化、衣服色彩明暗变化、运动姿态与神态变化的情景时即是一个理想的画面(视角)构成。对于谋事成败,古人讲究天时,其实质就是强调时间因素,不要放过瞬息即逝中暗藏的时机。

在时间上把握拍摄时机是获得新视角的重要一环,如果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时机上而忽视空间因素便无法获得视角新颖的画面,因为空间决定画面的物象容纳量,影响其结构形式的新旧程度。例如《画里画外》,假设作者只注重用近景表现通道上的行人,舍弃大的环境,其画面的视角就会落入俗套,失去现有画面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诚然,新视角拍摄并非一味地强调拓展空间,有时收入镜中的空间过大,画面会显得空旷、松散,弱化画面结构形式,丧失视觉冲击力和新鲜感。总之,画面视角需要物象关系来建构,至于选择多大空间才能建构一个新颖的画面视角,这要根据客观情况和作品的主题而定。

三,在形态变化中获得新视角 

形态是事物的状态与表现形式。在视角构成中,每一形态都是一个独立的视觉符号,每一符号都是一种画面语素的表征。如果观察时善于在事物形态上做文章,就能拍出别开生面的新闻照片。每一物象都由一定形态表现出来,从视觉感受来讲,有的个性鲜明,有的缺少个性特征,有的富有情趣,有的索然无味。为透彻表达一则视觉信息,我们应该选择个性化的趣味浓的新闻形象陈述新闻事件。优秀的新闻照片是讲故事的,需要一定信息量,单一的视觉符号往往难以完成完整的信息传达,此时如能利用复合型的物质形态就能在画面中建立因果关系,让读者感知事物的来龙去脉。著名新闻照片《饥饿的苏丹》正是利用因饥饿而奄奄一息的非洲小女孩,与其旁边虎视眈眈的秃鹰在形态上形成反差与对比,强化作品的灾难感和死亡气息的。

四、在色块组合中获得新视角 。

所谓色块,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和自然界里形似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形状的色片,反映到绘画或照片画面上就成了色块。其面积大小不等,如果运用得当,大色块和小色块对画面构成都能发挥建设性的作用。画面构成通常排斥凌乱的色块,因为这些跳跃性的视觉元素出现在画面里会使画面处于无序松散状态。多个秩序井然的色块灵动组合则能构成一个视角独特的场景。例如,第一个居高临下摄下云南沅江梯田的作者将梯田形成阶梯状富有节奏的绿色色块融入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是让人们仿佛聆听到美妙的音乐,其劳动成果不仅得到了艺术家的好评,也能得到新闻媒体的认可,因为这样的画面视角前所未有,具备新闻、艺术双重因素。一般来说,画面忌讳色彩过杂,色彩信息过量会使人无所适从。而简约的色彩和大面积的色块在画面中布局得当则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摄影师在观察时需要剔除与作品主体、主题不协调的色块,尽量保持画面的统一,使色彩因素成为活跃画面、激活作品情感与意境的有效元素。

发表于核心期刊《新闻知识》2013.8

 

1《海地无线电》 Paolo Woods

 

2 《轰炸之后》马克.安德鲁..劳罗(意)摄

 

3画里画外——2009年平遥国际摄影节,观众在巨幅画面下的通道上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