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应我院颜景毅教授邀请,《阳光少年报》社长、首席执行官黄宁老师,为我院2024级新闻与传播研究生进行了一场以“拥抱变化、向新而行”为专题的讲座。黄宁老师根据《阳光少年报》的办报经验以及个人工作经历,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典型媒介产品运营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讲座伊始,黄宁老师简要介绍了《阳光少年报》的办报历史。2015年新媒体欣欣向荣,但纸媒不断地唱衰。通过纸媒市场调研中发现,儿童时政新闻读物市场存在巨大空白。于是以“学做人、学立志、学创造”为宗旨,以“给孩子讲新闻”为内容定位,《阳光少年报》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创刊。创刊初期,《阳光少年报》经历了三年的生存困境。2019年,伴随河南广电改革、互联网社群经济崛起,《阳光少年报》在媒介融合中实现了“涅槃重生”。截至目前,《阳光少年报》的年发行量达230万份,系列图书出版发行85万册。
接着,黄宁老师根据《阳光少年报》的运营策略实践,总结出“产品、颠覆、创新、风口、流量、构架”六大关键词。从内容宗旨、产品定位、价值塑造、时代风口、组织架构、支撑体系等方面综合介绍了《阳光少年报》的成功实践。同时,《阳光少年报》积极拥抱社会融合、公益事业等。与中宣部、新华社合作,共同推出“护苗行动”专栏,力争当好未成年人的“护苗人”,站好“护苗”第一岗。

结合办报经验和个人心路所得,黄宁老师还赠与青年学子“担当”“真诚”“善良”的勉励词。 首先“所有的改革背后就是担当”,青年群体应该要有担当,担起时代发展新任;其次,“真诚是最大的杀手锏”,以诚待人、以诚办事、以诚成事是青年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最后,“与人为善,保持善良的心”,与人与物与事为善,方能成就一片天地。
讲座最后,黄宁老师积极与同学们热情互动,从《阳光少年报》的产品开发、产业结构、产销模式、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耐心细致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于传统媒体融合创新以及媒介产品经营等方面的认知与理解。
其中,李心雨同学结合自身实习经历,从少儿产品开发、媒介平台推广等角度进行提问,得到了黄宁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耐心解答。颜景毅老师又从媒介产品的多次开发利用角度对同学所提问题进行分析。在回答杨雪岩同学提出的“靠得硬实力,坐得冷板凳”问题时,黄宁老师指出《阳光少年报》具有全链条自主性的巨大优势,历经困难打造分拣物流仓等行动得以掌握市场主动权。
本次讲座还邀请了楚明钦老师参与主题讨论。楚老师就媒介产品的价值变现环节尤其是内容价值变现等与黄宁老师进行探讨,展示出《阳光少年报》主创团队价值观的高度协同和默契配合。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传统媒体创新经营战略以及媒介产品创新生产模式的理解。(文:牛浩宇 图:杨雪岩 牛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