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延安精神 赓续红色基因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赴延安重走穆青路

73日至76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穆青新闻实验班62名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为期四天的“重走穆青路 延安之行”新闻实践教学活动,寻访红色足迹,学习延安精神,传承新闻使命。

74日上午,穆青班师生来到本次实践教学的第一站——王家坪革命旧址。共产党人在此长达十年的艰苦奋斗,留下的精神代代传诵。中共中央军委礼堂内依旧保留着当年我党举行抗日胜利大会时的布景,横梁、条幅、讲台……踏入礼堂,走进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新闻系刘宪阁教授向同学们进行现场讲解,一起浏览了当年百姓向毛泽东、朱德送锦旗等图文资料,体会到了延安时期真挚动人的军民鱼水情。“做任何工作,都要深入群众,密切联系人民。”2020级邱彤同学感悟道。

王家坪革命旧址参观学习结束后,大家一同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三组台阶,自下而上分别代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师生重温193510月至1948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

4日下午,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内,同学们通过石窑里还原的真实历史场景,感受到新闻前辈在艰苦的条件下依旧笔耕不辍、斗志昂扬的精神品质。延安新闻纪念馆坐落于中国新闻事业的摇篮——清凉山脚下。历史的瞬间,永恒的记录。这里记录了延安时期新华通讯社的发展、党报与报人的故事。这里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摇篮,人民广电事业在这里起步,诞生了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众多新闻机构。轧油墨机、印刷机、报时铁钟、新闻手稿等等大量的历史实物和文史资料,见证了中国新闻事业走过的峥嵘岁月。

随后,师生一行来到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1940年,穆青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文学系学习,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教学楼旧址旁,穆青班的师生们展开了生动的现场教学。刘宪阁、秦静、王一岚、郑素侠等4位教师分别围绕《延安时代与穆青的成长》《延安时期对外传播经验与启示》《从文学青年到党的新闻记者——穆青在鲁艺》《难忘的第一次采访——穆青与赵占魁》四个主题,为2020级穆青班同学讲述了穆青在延安期间的新闻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穆青与延安新闻事业的认识。

5日上午,在延安住处,师生共同开展了一场学术沙龙。沙龙由邓元兵老师主持。刘宪阁老师以“穆青·延安·红色新闻传统”为题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他用“为什么选择红色”这一问题引入,从颜色的新颖角度切入主题;王一岚老师则向大家分享如何用延安精神指导新闻实践,她结合《新闻采访》课堂的理论知识,围绕记者穆青的实例,强调“党的新闻记者”的关键性;唐敏瑶老师结合对穆青作品的学习研究,分享了此次行程中自己独特的见闻和感受;张英培老师同样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5日下午,穆青班师生来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插队生活7年的地方——延安市延川县的梁家河村,观摩梁家河村史馆、知青旧居等地,感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知识青年和村民一道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知青岁月。

宝塔山是“重走穆青路”的最后一站。宝塔山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宝塔山上,历史文物和现代革命文物星罗棋布,交相辉映。通过实践学习,同学们受益匪浅,并表示要提升新闻实践能力,学习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党和国家的新闻事业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穆青诞辰100周年,也是新华通讯社成立9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年份,新闻院系师生共赴延安重走穆青路,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基因,领悟新闻传播真谛,践行勿忘人民的使命担当,具有特殊意义。











文字/丁鸿飞 黄琪越 刘一诺 图片/何况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