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沙垚副研究员做客我院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
2020年11月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沙垚副研究员受邀做客我院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为学院师生带来《传播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主题讲座。张淑华副院长主持报告会,郑素侠副院长、周鹍鹏教授、邓元兵副教授、杨勇老师、张晴老师、谢晨静老师和学院的百余名研究生共聚讲坛,共同聆听。
重围:对象依赖与告别宏大
“这是我认为在当代,即使我们已经有了物质性转向之后,传播研究依然存在的两大问题。”讲座伊始,沙老师提出了他认为的当下传播研究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对象依赖,二是告别宏大。
首先,关于“对象依赖”,沙老师从传播学的核心概念入手,分析了“发展传播学”“传播仪式观”等概念在当下传播研究中的现状,“如果一个学科是被其研究对象所决定,那它的未来还能走多远?”沙老师阐述了他的学科忧虑,进而带领大家重新审视“学科合法性”在当下的体现,并告诫大家,在运用学科概念、进行传播研究的道路上,避免陷入“对象依赖”的重围。
针对“告别宏大”,沙老师首先分析了“媒介考古”“物质性”“具身性”等研究热点,并说道:“过去我们过于关注媒介内容,而相对来说忽视了例如桥梁、火车、甚至人作为传播载体的存在。”沙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德布雷(Régis Debray,1991)和基特勒(Fredirch Kittler,1986)分别在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的有关时代宏大话题的论著和研究发现,“而我们现在关注的,不是宏大,更多是例如一个村民如何使用抖音的问题。这是我们学科的集体转向,这些就证明着我们正在告别宏大。”接着,沙老师分析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当下中国言论环境有关,于是大家开始转向物质性、转向欧洲,出现了‘反施拉姆’、规避意识形态的研究取向。”但沙老师认为,某种程度上,传播研究正在逸入历史、逸入概念,不去触碰时代议题,没有了“主义”,对此他持悲观态度。
冲出重围之理论范式:考古未来与媒介化
沙老师试图去寻找冲出重围的可能性,“我认为首先可以从理论上寻找到两个突破口。”
首先是考古未来,从历史中考古未来。“过去的我们,总习惯于站在评价者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沙老师对这种历史观发表了他个人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可以把历史当作经验。他引用朱羽的观点,说道,真正救赎过去,需要将“过去”作为“潜能”来阅读,将之视为尚有待实现的“起源”,同时使之向新的历史经验与历史条件开放。“古有话道,‘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这是我所提倡的历史观。”关于怎样看待一段史料,沙老师以《人民日报》20世纪60年代的报纸内容为例,联系福柯(Michel Foucault)的社会思想观点,向大家阐释了制度与自觉的辩证法和经济理性主导的治理理性之间的关系在报刊内容研究中的体现,“总结20世纪的经验,重新分析在时间过程中出现过的劳动的各种呈现形式与表征,有没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启示,进而发现一种超越工资关系的更为美好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可能性,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沙老师总结道。
接着,关于媒介化的问题,沙老师从“阿伦特的桌子”谈及“回到威廉斯”,向大家展现了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除在文化观之外的媒介观的魅力。1977年,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一书中,明确使用了“媒介”(多译为“中介”)(mediation)这一概念。“例如一座桥,作为两个村庄的连接,其作用不仅仅是往来层面,它实则是对村庄之间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再生产。”沙老师举例道。他认为,我们去阅读和理解“非凡的前辈”,不是要把我们拉回过去,而是把我们推向未来,是要我们和前辈们一起寻求解决今天社会危机的答案。
冲出重围之经验范式:从民俗活动中来
“这不就是民间的舆论监督吗?”沙老师向大家讲解了民俗活动“耍歪官”以及“骂社火”。沙老师认为,这类民间活动可以帮助研究者和实践者找到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治理动力,这些形式和内容都是对“舆论监督”概念很好的补充和延伸。还例如陕北榆林的“黑龙潭庙会”,当地用香火收入反哺公共事业。“其实乡土社会正在发生着非常多这样的正能量故事,传播学者若能参与其间,到当代社会正在发生的故事中去,采集它,描述它,解释它,可以对今天的社会现实有所帮助,既有社会效应,又有理论效应。”
冲出重围之三个转向:文化、批判与历史
首先,转向文化。这里的文化不是狭义上对象特别强烈的文化,而是指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萨林斯(Marshall David Sahlins)曾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秩序,决定了人以何种方式生活。沙老师认为,传播学的文化可以从具体的文化产品、文化形态、文化消费、文化传播等过渡到思维逻辑、社会秩序、伦理习惯和生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文化。例如在透视乡村传播现象时,是否可以关注其背后的社会结构,而非只讨论具体的文化产品。其次,转向批判。沙老师强调方法论上的融合,“我们为什么要做民族志?要到遥远的地方去做田野?因为我们期望通过对这些故事的理解来理解我们自己,寻求解决我们的社会问题的方法。”最后,转向历史,要做迈向历史的田野,沙老师向大家讲解了延安时期的群众办报、通讯员制度、农村广播员播音活动的历史,认为在做传播学研究时,历史是一种可供解读的视角和资源。
尾声:“远征”与“回家之路”
阿兰·巴丢(Alain Badiou)在1999年曾提到“远征”的概念,他认为,“远征是一场自由随意的流浪,那将来会成为一条回家的路,这条路在流浪之前,并不是作为回家之路存在的。”20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在当初就像是一场“远征”或“流浪”,而今又何尝不是一条“回家之路”?沙老师在讲座的结尾说道,作为一个学科,应该对时代议题有所关切,对人民当代困境和未来方向有所关注,冲出狭小的媒介中心主义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论的重围。
张淑华副院长总结发言,她说道自己曾深深被沙老师的《吾土吾民:农民的文化表达与主体性》一书所打动。“沙老师做学问是带着热爱和家国深情的,大家也能从今天的讲座中透视到他着实是一位会被每个新鲜思考所振奋的学者。”
互动环节,师生们连连举手提问,沙老师对每个问题都作出了细致的回答。最后,师生们对沙老师致以了最热烈和诚挚的掌声。(张雨薇 图/文)
沙垚老师作报告
张淑华副院长主持报告会
周鹍鹏老师与沙垚老师讨论
杨勇老师与沙垚老师互动
谢晨静老师与沙垚老师交流
师生聆听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