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坛第32讲 教师共话“转型时代的现代传媒与读书人”
5月5日晚,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主办的第32期“博士论坛”在腾讯会议室召开,由郑州大学新闻系教师刘宪阁、申爽、褚金勇作为座谈会主讲人为大家带来“转型时代的现代传媒与读书人”的学术分享。李国栋副书记、郑素侠副院长、汪振军教授等领导老师在线参与座谈,学院部分师生以及兄弟院校的学者共80多人在线聆听了讲座。这次座谈会也是新闻系教师党支部“能力作风建设”组织举办的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褚金勇老师首先介绍此次这次座谈会的缘起。历史学者张灏先生逝世新闻引发老师们的关注和讨论。大家感觉张灏先生在思想史研究上的取向、旨趣和意境对于新闻传播史研究也有很多可资借鉴的意义资源,遂商讨举办一起座谈会。
座谈会共分为发言环节和讨论环节。刘宪阁老师首位发言,他汇报的题目是《转型时代——张灏的有关论述对新闻传播史的启发》。刘老师首先介绍了张灏所阐释的“转型时代”。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存在着一个由传统过渡到现代、酝酿着思想知识突破性巨变的关键时代,张灏将“转型时代”时间段界定为1895-1920年初前后大约二十五年的时间,并提出包括学堂、学会、新型媒介等转型元素。刘老师借此提出了许多有待新闻学界思考的问题:张灏对“转型时代”的思考能够为新闻传播史学界带来怎样的话题与启发呢?如何从变与常的角度来思考新闻传播领域的现象?新式媒体大量涌现的背后,其意义到底是什么?当作容器,还是链接?张灏的论述论新闻传播史的涵义究竟何在?为什么张灏会形成这样的认知思路?今天的网络等新媒体时代,是不是也可以算一种转型?新式的社交媒介/现代传媒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做各种(新闻传播热点现象)研究的背后,小问题有无,以及如何和大关怀链接?
随后,申爽老师以《“转型时代”的印刷媒介与中国社会:简要学术史梳理》为主题接续发言。她先由媒介谈起,分享怎样看待媒介对我们与我们所处社会产生的影响?申爽老师论及张灏笔下的“基础设施”一说,并主张将媒介及其变革视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基础设施”,通过其日常性的渐变及连锁反应来起到支撑性、引导性的社会作用,在这个基础上继而来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报刊媒介,考察报刊和其他基础性设施的关联,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具体途径。与“基础设施”的观照相关联,史学界出现了为国民著史的“新史学”转向,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学开始关注微观的日常世界与群体心态。新知识、新思想与新观念怎样通过新式传播媒介渗入社会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思想的下渗”如何“纲常解纽”?
褚金勇老师以《媒介史视野下的读书人的“新派”与“旧派”》为主题发言,详细讲述“转型时代”中思想主体由传统士人到现代知识分子的变迁考察。褚老师阐释了读书人与媒介之间“爱与恨的纠缠”,读书人的秩序与意义的建构与媒介具有紧密的联系。他从个人的研究历史出发如何遇见、认知“新派”和“旧派”的过程并指出,中国的现代性提供的新的时间意识,让“新”与“旧”成为对立的价值。我们要认识到:“新派”的媒介选择与价值实现路径固然代表着现代性的取向,而“旧派”作为媒介史中那些“执拗的低音”,是发掘过去与现在深层的意义关联的桥梁,以此可呈现中国现代性的复杂面向。
在讨论环节,郑素侠老师指出当下新闻传播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行政学派和理论学派,行政学派近年来数量增多,且多关注于社会的热点话题,将现实放在理论问题之前。但是学科目前也需要坐冷板凳的学者,需要理论学者打好基础,犹如史论学者,基础理论研究是最难能可贵也是最不可或缺的。其次就是研究现象还是研究问题?研究的琐碎化与宏大性?这个问题对当下的学者学术研究至关重要。汪振军老师则提出,为什么是纪念张灏?张灏为什么成为学术热点?这个现象本身就值得关注,这其中关系到张灏所处的时代环境与空间联系。汪老师特别关注张灏所提出的“幽暗意识”,关注到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的联系。汪老师指出,从三位学者的学术分享来看,主要聚焦于媒介、知识分子和现代性的问题,那么,媒介研究的侧重点在什么地方?思想史如何介入媒介研究?现在的媒介研究大多是外围研究,工具手段研究,但是较少进入思想史研究,我们的研究应该有更大的格局,将研究问题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格局之中?我们的新闻学界应该具有一种沉潜意识,将思想的触角深入历史深处,知道原来,固守本来,展望未来。
褚金勇老师进行总结。他提醒广大博士生、硕士生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要拓宽视野,眼光不要局限于新闻传播学科。置身百年未有之变局的转型时代,青年学生不要被各种时尚的学术话题和学术概念所诱惑,要敢于坐冷板凳、思考大问题。
此次会议加强教师间、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培养同学们在学术思想的沟通中学习与思考的能力,也使得大家对于张灏先生及其思想体系、媒介与读书人的关系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激发了同学们从思想史视角思考传播学议题的兴趣。(李易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