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讲座第50期:彭增军教授谈新闻的在线在场在地
2023年4月26日,应新闻与传播学院、穆青研究中心邀请,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三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大众传播系终身教授彭增军做客我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讲座,作主题为“新闻的在线在场在地”专题报告。讲座由穆青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宪阁教授主持,副院长郑素侠教授、新闻系老师褚金勇副教授等师生参加会议。
从作为河北人“问候中原老乡”开始,结合其任教的明尼苏达州发生的和中国相关的新闻时事,彭教授逐步引入本次讲座的主题:到底什么是新闻的在线、在场和在地。
如果说在线意味着新闻五个W里面的When、在场意味着Where,那么在地则意味着Presence。何以如此?彭教授从新闻距离和公众信任角度切入,剖析了the state of journalism。基于吉登斯和布迪厄等论述,他提出新闻的在场意味着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现身”,亦即现场报道等见证新闻。传播技术增强了在线感和在场感,当然是一种经过建构的媒介化现场。
彭教授指出,新闻的在地虽然与在场有许多重合,却比在场更进一层。如果说在场是主体(记者)同客体(报通及服务对象)距离的缩短,那么在地则是主体同客体时间上的同步和空间的一体。更重要的是,在地不仅仅是在场,而是作为群体一员的共同经历。
借用段义孚人文地理学等视角,彭教授分析了Place as Symbolic Being。认为在地性更为重要的意义是新闻机构作为一方水土的政治和文化象证。比如报社办公楼往往是一个地方的物理和精神地标,因而纽约时代广场更准确的译法应该是时报广场。
结合个人经历和日常观察,彭教授进一步讨论了在地、共情与信任,提出在地性的削弱恰恰是当下新闻业的软肋。如何建立对新闻/媒体的信任?需要通过真诚的行动去培养和赢得。可惜随着大量地方媒体的倒闭,出现了新闻荒漠,与民众产生了距离或者区隔。
借用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核心概念“不隔”,彭教授指出这种不隔其实就是共情。而对新闻来说,只有在地才能敏感,才能“不隔”。他进而提出:在地性是恢复和重建对新闻媒体公共信任的重要途径。有了在地性,有了共享的现实,才有可能共情,才能有认同。因为在地,一方水土、一方百姓,不再是安德森所讲的“想象共同体”,不再是李普曼所说的大脑里的图像,而是理智和情感交织的现实。
回到受商业和技术影响、社交媒体场景下的新闻现实,特别是“黄色新闻”的再现,彭教授基于后人类社会情境,提出如何看待新闻的未来。出路还是在于人的主体性。正如施密特所言:人类必须考虑一下自己能干点啥。彭教授指出,要真正成为服膺民心、赢得信任的在地新闻,“humanity是今天的核心”。
报告结束后,郑素侠教授结合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访学经历,以及穆青班毕业学子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实例,谈对新闻在地感的体会,并鼓励同学们,新闻的未来在于年轻人。刘宪阁教授从外语能力、编辑部内外的故事,以及在地、共情、人民性与勿忘人民等关联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褚金勇老师结合研究新闻传播史、讲授融合新闻学等经历,谈到世界与地方,特别是回到身边的在地感。
同学们围绕如何看待媒体公共责任与商业经营、如何看待广电媒体年轻化、如何看待新闻学界与业界脱节、如何解决县级融媒体的在地感,以及如何更好进行新闻业务教与学等问题竞相提问。彭教授结合个人求学、教学和从业等经历和体会,给予幽默诙谐、生动有趣的解答。
将近三个小时的讲座在老师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通讯员 方吉 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