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研究生成功举办第一期“薪火相传 开卷有益”学术沙龙活动
为缓解因疫情产生的负面情绪,丰富我院研究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增进同学们对新知的了解和内化,5月20日晚,我院采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第一期“薪火相传 开卷有益”研究生学术沙龙。张英培受邀担任作为嘉宾老师。研究生会主席王子健担任主持,本次活动吸引百余名研究生参加。
本次读书沙龙共有6位研究生进行书籍或论文的分享。2020级博士研究生孔孟剑分享了书籍《蒙古族公众的蒙医文化:一项关于公众理解医学的研究》。该书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尝试回答了今天的蒙古人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的传统医学,蒙医在他们生活中的现实状态如何,他们对蒙医的理解又如何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问题。孔孟剑指出,对于地方性知识,尤其对地方性医学的理解和传播问题很少有人关注,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重要的议题。
2020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王豪祥以经典著作《传播的偏向》,为大家分享了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哈罗德·伊尼斯最核心的媒介理论——媒介的时空偏向论。时空偏向论认为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时间的或空间的偏向,不同的文明亦有时间的或空间的偏向,而单一偏向的文明隐藏着或此或彼的危机,现代西方文明便是如此。
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蔡珊珊分享了论文《相亲角中的身体传播实践:缺场与在场》。文章通过对“相亲角”这一具体社会互动场域的经验研究,重新打捞身体在介入环境、参与计划、置身其中的本体性地位,发现了相亲角缺场身体“广告为媒”的再现方式与在场身体“以身为媒”的媒介与信息的双重作用。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回应了传播学中空间转向和身体转向,同时关照了单身化和老龄化的社会现实。
2021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付梦园围绕“B站知识类视频”,分享了4篇论文,从“互联网与知识研究”引入,分析了B站知识类视频的内容呈现特点及公众解读。最后引用蒲信竹的观点,指出在建立对话规则的过程中,要借鉴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理性”,即以主体间性为核心内容,强调沟通行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江如意分享的论文是《以“乡土”为媒:熟人社会内外的信息传播》。该研究视角新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L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和村民们进行了访谈。指出外来者对自我身份定位及其由此产生的行为,是第一书记能否被乡村社会共同体认可的核心因素。理解这种乡土社会内外的逻辑关系,是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1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赵婉婉分享了论文《线上情感劳动与情动劳动的相遇:短视频/直播、网络主播与数字劳动》。文章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的数字劳动,表现出重视容貌与肉体、关注语言及话术、认可模仿与复制以及强调人设及表演等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文中两种理论的交叉勾连,提高了我们对当下数字平台和数字劳动的理解。
张英培老师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进行一定的延伸。最后,张英培老师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同学们所选内容的选题,鼓励大家从有趣的现象中发现选题,并推荐大家从《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期刊搜索论文,在学术论文写作中,从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到结论,都要做到规范。
(图/闫吉庆;文/齐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