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薪火相传•开卷有益”研究生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3月5日晚,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会举办第五期“薪火相传·开卷有益”研究生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主题落脚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与优秀论文。院研究生会成员闫吉庆主持,学院申爽老师作为学术导师。
首先进行分享的是2020级传播学的王子健,他分享了题为《作为媒介的太平歌词:演进规律与表征特点》的论文。作为第二作者,他从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出发,依循“玩具”-“镜子”-“艺术”的逻辑对太平歌词的演进规律与表征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2022级新闻学的陶冠玉基于论文《从徐冰作品中浅析跨文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字并存》进行分享,为大家介绍了知名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并且分析了其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传播观。
2022级新闻学的王翠品与同学们分享的论文是《二次元异托邦:B站“拜年祭”融合文化实践研究》,她对文中的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总结,将作者的观点、思考过程逻辑清晰地呈现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论文之外,她还提出了对于“春晚吐槽现象”、传统文化的破壁与融合的延伸思考。
2021级传播学的博士研究生李阳向大家介绍了爱德华·希尔斯所著的《论传统》一书,结合自己的研究实例,详细讲述了《论传统》中的启发性论断,并且提出了关于怎样认知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延伸。
最后一位分享者是2022级新闻与传播的张纪超,他分享的论文是《“新国风”综艺节目的叙事路径与美学特质》,从作者简介、论文主旨、主要内容与思考感悟四个部分进行了论文分享,内容清晰,逻辑流畅。
申爽老师进行了精心点评,并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文献阅读向同学们作了系统阐释。她提出,同学们在阅读论文时要将其放置在一定的学术脉络背景中去思考,带着批判性视角去挖掘和分析问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五期“薪火相传 开卷有益”研究生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文稿 潘梦媛/摄像 王清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