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社区

 

 

 

 

“私人订制”微电影传播价值研究

陈晓伟  黄文欣

(郑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要:“私人订制”微电影是一种风格形式多样化、全方位多群体性订制类微电影类型。它拥有不同于其他订制类微电影的审美主体、创作模式及传播模式,尽管近些年来在市场上风生水起,但对它的理论总结,还鲜有涉及。随着对其传播价值的深层挖掘,“私人订制”微电影会更多地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微电影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关键词:私人订制;微电影;传播价值

 

 

近几年出现的微电影,“订制”成风。商业微电影的订制,体现在以视频网站作为依托,将普通大众作为一个整体或将其细分;广告微电影的订制,体现在将企事业单位的产品、项目或者理念融入到微电影故事;艺术微电影的订制,体现在以创作者自身作为中心,个人风格的表达。 “订制”已成为了后现代社会大众进行情感表达、精神寄托和娱乐消费的重要载体。

“私人订制”微电影,简言之就是专门为个人订制的微电影。它是由个体或小型群体投资,以他们自身的故事或梦想为创作蓝本,交由专业的影视公司进行创意加工制作,并由投资人自身进行出镜表演、在小范围内进行传播的微电影。虽然私人订制”微电影在市场上风生水起,但对它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

与其他微电影相比,“私人订制”微电影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它是一种全方位多群体性的订制。它涵盖了以新人的爱情故事为创作背景的婚礼微电影,以满足个人英雄情结为目的的英雄主义微电影,以同学情谊为背景的班级微电影,以个人创业的艰辛为故事线的创业微电影,以及以儿童教育成长为中心的成长微电影等等。不仅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也涵盖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其次,是其风格形式的多样化。因为它的创意大多来自个体的想象,为满足个体的需求为目的,因此,写实、浪漫、穿越、悬疑、惊悚、战争、科幻等类型无所不有,风格也呈现更浓的订制色彩。

一、“私人订制”微电影兴起的原因

“私人订制”微电影的兴起,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既与人们深层的“木乃伊”情结相关,也与当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普及,以及大众文化观念的转变相关。

1.多元化的活动“木乃伊”情结

在经典电影理论当中,巴赞从“摄影影像的本体论”出发,认为:照相相当于静止的“木乃伊”,电影影像则相当于活动的“木乃伊”[1]。死是人生所不可抗拒的宿命,埃及人基于“以生抗死”的宗教心理,把人死后的尸体做成木乃伊,从而满足人们延续生命的幻想。基于同样的心理,巴赞认为,早期的雕塑和绘画具有“复制外形,保全生命”的功能,成为木乃伊的替身。而摄影影像是在现代科技的高度上向本体的最后一次“回归”,巴赞把“影像看作铸模,看作是借助光线得到的实物印记”。影像成为了对现实的一种补充,“充当了外界事物达到人的感知领域的中介物,或者说成为自然与精神建立联系的一个重要的环节”[1]。电影作为一种活动的影像,成为了活的木乃伊最佳的替代品,并从而变成了媒介和信息的载体,作为人的躯体向外延伸的重要形式之一,成为人外在形体和内在精神不死的神话。

“私人订制”微电影具有“木乃伊”情结的最原始冲动。不同于在影院看到的电影和在其他媒体平台中看到的微电影,观众必须通过移情和转换过程才能达到对影像的解读和消费,在这种选择性注意与思考中,“一千个观众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影视作品已经无法呈现出其原本的面貌,观众在这种“放映——注意——思考”的互动性创造过程中,达到了自我意识中“木乃伊”情结的间接性和不完全满足。而“私人订制”微电影却将这种“木乃伊”情结达到最完整的呈现,观众自身直接将自己的内在情思注入微电影的故事之中,由自己掌控微电影的外在表现形式,避免了二次观看时信息的遗漏和情感的缺失。同时由他们自己亲自出演,使自身完整的呈现在影片当中,使内在和外在的“木乃伊”情愫得到统一,并成为一种永恒的纪念。

不同于巴赞由“木乃伊”情结所推出的电影影像是对现实的描摹,是对现实真相的揭示,进而推崇以“景深——长镜头”作为影像表现的重要风格形式。“私人订制”微电影根植在大众文化深厚的土壤当中,以大众文化的自发性、区域性、多元性、多样化的特点,使“私人订制”微电影不只拘泥于对现实的单一描摹,更多的向对内在思想的抽象表达,对未来的畅想,对过去的缅怀等方向发展。同时,其外在形式也不仅局限于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长镜头和蒙太奇交相辉映,拼贴、戏仿等后现代创作元素也充斥在影片当中。

2.后现代社会大众消费观念的新转变

后现代社会是一种消费社会。它是对现代的继承,同时又是与现代的决裂。齐格蒙特·鲍曼把现代社会分为“生产社会”和“消费社会”两个现代阶段,他认为,“两个现代阶段之间的差异仅仅在于其侧重点的不同—然而侧重点的改变都几乎对社会、文化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差异”[2](P77)。后现代社会对消费的侧重,促使着后现代社会运行另一条逻辑主线,“从使用价值主导逻辑向符号价值主导逻辑的转变”[3]。使用价值是一种物的价值,是物所具有的品质和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生存需要。而符号价值则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更加注重商品所表现出来的身份地位、文化内涵、个性风格等等,从物质需求转化到内在精神需要,并将其外化到商品的符号意义之中。

马克思认为,人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自身的解放与全面发展不断努力。在后现代社会中的早期消费观念中,对这种符号意义的消费是一种炫耀性、奢侈性、低俗化的感性消费,进而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一种迷乱、空虚以及毫无意义的境地。物极则反,现代人从感性中走到理性的回归,更多关注内在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休闲不再是单纯的寻求快乐,而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寻找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活动;对于美的追求,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审美,“而是渴望美在日常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基础上展现自身,美成为日常生活和消费方式的组成部分”[3] 。这种消费方式的转变,也造成了新的消费类型的产生。

“私人订制”微电影在这种新的消费观念中产生,并成为一种新的消费类型。由原来的通过网络观看微电影,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参与对微电影的消费,享受微电影所带来的视听盛宴,到现在选择作为第一者的身份,参与到微电影的制作中,将自己的故事、梦想、感受注入到微电影的情节当中,去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去发现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以婚礼微电影为例,很多新人将自己的爱情历程编入故事,虽然都是一些生活琐事,但充满了爱情的温馨,这样的微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见证,更是一种永远的承诺,激励他们勇敢的面对以后的人生,去寻求人生的意义。

3.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内在传统观念的转变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私人订制”微电影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首先,数字化影视制作解决方案的出现降低了进入门槛。一台DV机和一台电脑就可以制作出一部微电影,而专业级的摄影机、灯光、非线性编辑系统也相对以前便宜很多,且功能也更加先进,操作也更加简单,大多数的影视公司都可以负担得起,为微电影的拍摄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其次,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数字媒体技术为“私人订制”微电影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互联网为大众信息的接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在观看众多微电影的同时,微电影走入了普通大众的视野,形成了平民化的微电影观念。另一方面,互联网促使了虚拟化社区的形成。群聊、论坛、网络课堂等一系列社区形式,为微电影的学习、交流、互动、创作提供场所。在相互碰撞中形成了一大批创作人才,使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加的平民化。

中国人传统观念的改变为“私人订制”微电影的兴起提供了内在条件。中国人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礼记·中庸》明确提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6],从细微慎独中做起,行中庸之道,进而形成了中国人谨慎含蓄内敛的性格,这是根深蒂固的。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文化更加多元,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步发生了改变,封建的糟粕思想逐步扫除,人的个性得到进一步解放。私人订制”微电影正是在这种内在传统观念的转变中被人们接受的。

二、“私人订制”微电影特征分析

就微电影的定义来说,现在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但普遍认为,从狭义上讲微电影首先是一种电影形式, 与普通电影一样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并由专业团队制作,用电影的叙事手法表现符合当下主流人群的审美价值取向”[4]。相对于电影,微电影通常具有四微”的特征,即,微时长、微投资、微制作周期、微播放平台。私人订制”微电影属于微电影的范畴,它具有微电影的共通特征,但同时也具有内在的特殊性。

1.审美主体:从消费者到创作者+消费者

审美是审美主体对于客体能动的过程。它包括了从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到审美升华的各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审美距离始终是影响审美效果的主要因素。布洛曾说:“艺术作品之能否感动我们,它那感染力如何,似乎是与它与我们的理解性和感情特点以及与我们的经验的特殊性互相吻合的完美程度如何直接成正比例的。”[5](P99)距离太远,往往使审美主体感觉艺术作品过于抽象、空洞,不能将自己的深层人生经验,自己最深切的情感和生动的体验融入到艺术作品之中。而距离太近,则使主体认为客体过于平面化、没有深度,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往往达到审美体验就停止,不能使主体的思想和情感得到有效的升华。可见,把握好审美距离这个度,是审美活动能否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由此审美活动成为了,审美主体与艺术作品,即审美主体与艺术创作者之间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艺术品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欣赏着和消费者之间的多种不确定因素,促使了这种博弈成为双方互相蒙面的对决,好像只有用心去聆听的人,只有保持适当距离的主客体才能胜利。

传统微电影的审美过程也是一种带着镣铐的相互博弈过程。审美主体成为了审美消费者,大多数情况下,主体带着很强的功利心并形成自己主观的心里预设,在浩瀚的互联网信息中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资源。大多数创作者也带着很强的功利心,将消费者进行归类分析,重新定位,去无限迎合大众的注意力,却脱离了艺术的本质,使艺术的创作与欣赏活动成为了一种势利化的恭维。审美的博弈由徒手的对抗变成了带着利器的战争,失去了艺术本该具有的活力。

“私人订制”微电影,也是一种消费行为,但消费者不再是纯粹的为微电影而消费,他变成了微电影创作主体的一部分,他把欣赏者与创作者合二为一,把审美欣赏的距离保持在更恰当的范围内。创作者是对自己内在生活和情感思想的提炼与改造,并经过与他者的相互合作,制作出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欣赏者对作品的欣赏,变成了对自我的审视过程。在欣赏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共鸣,更容易调动先前的情感和生活经验,甚至是一些在拍摄过程中的特殊经历,这样使欣赏者与作品融而为一。在自我观照的过程中,使自身的审美体验得到提升。

2.创作模式:互动影像艺术的新形式

互动,是艺术发展的趋势,影响了艺术创作的一般模式。由原作者提供创作规则、原作品,依据一定的艺术规律,并邀请普通观众参与,以改变作品的形态,进而形成一个新的艺术样式,这是互动艺术的基本内容。区别于传统艺术,它使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原始关系发生改变,观众从原来的被动接受与感知,变为主动参与创作。接受美学“以接受主体为中心”成为互动艺术自身的理论核心,由文本的意义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一种“召唤结构”,召唤欣赏者将这种空白点与自己的经验及想象联系起来,在有限的文本中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这也是互动艺术的魅力所在。

“私人订制”微电影是微电影制作团队与普通消费者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而且这种互动性贯穿到微电影创作的整个过程中。首先,微电影团队为了吸引消费者以及为特定的消费人群服务,会建立不同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套餐形式,并会附有引入式宣传话语和经典案例。消费者在观看到宣传语和案例时,会召唤并激发他们的情感与想象,形成第一次互动,在这次互动中会形成消费者最原始的创作动机,并决定了下一次互动能否有效进行。其次,微电影创作团队会根据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故事内容创作剧本,并制定拍摄计划,形成第二次互动。在这次互动中,消费者将自己的最初动机和大概想法全盘托出,创作团队依据微电影剧作的基本创作规律,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来丰富情节和场景。创作团队的专业技术与消费者的情感内容相互弥补,在多次交锋与碰撞中,两者逐渐建立默契,并形成一个临时性的创作团队,最终敲定剧本和拍摄计划。第三,进入拍摄阶段,将剧作内容变成视听语言,创作团队和消费者形成第三次互动过程。互动双方都具有主动性和创作的权利,消费者成为投资者和演员,由于技术和艺术的欠缺又必须依附于创作团队。创作团队成为了消费者的仆人,必须时刻以消费者为中心,用自己专业的艺术水准为消费者负责,但因为专业优势,又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因此,矛盾也会经常会在此产生,拍摄过程很多时候变成了一个说服与被说服的互动过程。第四,进入后期制作及成品完成阶段,创作团队和消费者产生第四次互动过程。创作团队会根据拍摄素材,选择镜头、编排故事、调整节奏、添加音乐声音字幕、校色处理,并渲染出样片。消费者根据样片提出修改意见,补拍镜头或者调整素材,最终使自己能够完全满意。创作团队最终根据消费者的播放需求,制作适合不同媒介播放的格式和大小。第五,进入售后服务阶段,形成第五次互动。企业型的创作团队并不以最终成片的交付,作为互动的终止。他们往往还提供其他附加性服务,比如,剧照的处理,实物纪念品的赠送,逢年过节的祝福等等,更重要的是他们会为消费者留下更多空白的想象,召唤消费者自身以及其亲戚朋友进入下一次互动过程。

这样,互动成为”私人订制“微电影创作的重要模式,与传统微电影最大限度的区分开来。

3.传播模式:从大众传播到群体性小范围传播

传统微电影的传播模式是一种大众传播模式,内容为王、丰富创意性、高品质视听感受的微电影,以优酷、爱奇艺、乐视等视频网站为依托平台,通过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群聊等通道入口进行病毒式的传播,并最终呈现在普通大众的电脑屏幕和移动终端之上。“私人订制“微电影,很少能够走进大众的视野,以其自身的传播特性,促使其往往集中在小范围内群体性传播。

首先,极强的隐私性。“私人订制”微电影专为私人进行订制创作,创作初心不具有大众性,故事内容是对个人情感、生活经验、梦想的纪录式创作,往往会涉及到个人的隐私。另外,消费者在影片中的自我表演性展示,也会促使他们羞于向外界播放。进而,这种极强的隐私性,使私人订制”微电影没有对外广泛传播的必要,更多的是集中在消费者自身以及其亲戚朋友中间,进行小范围群体性传播。

其次,内在大范围传播动力的缺失。平民化的特点,使“私人订制”微电影缺乏大范围传播的内在动力。大多取材于普通大众生活的零星故事和想法,缺乏深度的加工;简单的思维方式以及对艺术规律的把握不足,缺乏丰富的创意性;制作机构专业性不足和成本的限制,使其品质与专业微电影相差很大的距离。平民化的因素使“私人订制”微电影缺乏被大众认可的普遍条件,而其平民化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对消费者自身及其周围人群极强的自我观照性,促使自己以及亲戚朋友能够反复的观看影片,以致更适合在这样的小群体内传播。

第三,外在大范围传播条件的不足。传统微电影的传播是一种裂变式的传播过程,多中心一对多、多媒介互动性的营销型传播方式。大部分情况下,“私人订制”微电影,以消费者自身的传播为主,无意识去运用更多的传播渠道,整合性营销能力较弱。同时传播节点较少,缺少必要的意见领袖支持。这些都促使“私人订制”微电影,无法通过大众传播渠道流通开来。

三、“私人订制”微电影传播价值解析

传播过程中伴随着价值的产生。价值从哲学范畴上来讲,一般是指人以自身为尺度并作为主体来衡量客体的功能属性能否满足主体的本性、目的以及需要等方面以及满足程度的多少。人是价值的中心,物是价值的载体,而实践是价值的确定者。传播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移动和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价值的产生、转换和消费。

传播价值具有其内在的规定性。首先,传播价值的主体是人。人,即作为独立个体存在,又是特定群体中的一员。个体、群体、人类都是人的存在形式。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和接受者即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也作为群体、组织或者大众的形式存在。他们同是传播价值的主体,并在传播活动中相互影响和转换。以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造成了价值主体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其次,传播价值的客体是传播作为一种仪式的功能属性。他以信息为中心,包含了组织信息的工具、信息的组织形式和内容、传播接收方式和功用等等。另外,主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是依靠传播活动来实现的。客体以自身的内在尺度以及表现出来的意义和功用,通过一定的过程,即运用什么样的载体、方式和手段,来满足主体的需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价值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价值的放大、流失或者转变。对于传播价值的分析,应当把主体、客体和传播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不能将各方面独立起来,顾此失彼。

“私人订制”微电影的形态是一种完整的传播活动,也需要按照传播价值的内在规定性对其进行价值解析。

1.作为艺术的审美价值

艺术的审美过程是个体对于自身内在精神需求的满足过程。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人通过内在的自我与自身、他人、社会发生联系,来满足自身安全、情感、社会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艺术是自我与外界进行联系的主要媒介,作为精神生产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感染力、提升力和净化能力,对马斯洛的五个层次特别是内在需求层次都有不同程度的满足。顾兆贵主编的《艺术经济学导论》里指出:“艺术价值是艺术产品满足社会精神审美需要的自然属性,它是以审美价值为中心。”[6]而审美价值的实现,“建立在人的内在需要的基础之上,以艺术品为中介,以艺术(内容、形式)的特征属性为前提 , 存在于艺术家与现实、艺术欣赏者与现实,特别是艺术活动的两个主体(艺术家、艺术的欣赏者)高度融合、统一的关系之中。”[7]

“私人订制”微电影的审美价值实现是一种以内在需求为基础的,审美释放、编码与审美组合、解码的过程。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审美价值的追求从对“无限超越”精神意愿的向往,变成了对人的生存现实的心理补偿可能性方面的维系。私人订制”微电影也是以这种对心理补偿的需求为基础的,以自身主体的兴趣、情感为源泉,并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尊重与赞扬,通过审美需求的释放,以此来找到自我心灵的归宿。将现实的自我运用微电影的形式重新编码,填补内在心理的空虚,并造成一种被武装起来的真实的美好假象,展示给自己以及身边的亲戚朋友,进而造成了审美价值的转移。自身和亲戚朋友成为了审美的主体,而微电影成为了客体。亲戚朋友对真实的美好假象进行解码,得到审美的享受,更清晰的认识了创作者自身,并对创作者进行认可与再创造,由此也造成了亲戚朋友自身的内在需求的缺失,进一步扩大了与创作者之间的需求鸿沟。创作者通过影片对自身进行重新审美观照,以及来自他人的评价和认可,使自身的内在需求得到满足,使自己的心灵找到寄托和归属。

在这个审美过程中,“私人订制”微电影还伴随着其他特殊的审美价值。首先,“私人订制”微电影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形态。类似于中国的传统剪纸艺术,普通百姓是艺术创作的主体,用剪纸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希望、情感或者寄托,并装饰在家中,任由自己和他人观赏、评价。只不过“私人订制”微电影穿上了现代科技的外衣,显得更加的华丽多彩。从内容上来说,“私人订制”微电影以平民化的视角切入生活,发现自我的现实问题、自我的内在精神世界,虽然故事较短,但是处处体现着真实的温情和对于个体生命的真谛。在形式上,平实的叙事,娓娓道来的故事,没有夸大的戏剧性结构,没有奇观景象的营造,以近似现实主义的手法,追求的是故事的真实和情感化。其次,“私人订制”微电影代表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自由浪漫式的审美理想,他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满足自我需求的表达方式,打破了电影作为权威艺术的意识形态笼罩,冲脱了传统微电影作为大众话语权的虚伪枷锁。再者,大量“私人订制”微电影的出现,实现了对电影、传统微电影创作的反哺。“私人订制”微电影的创作方为影视团队或企业,他们本身也会进行着传统微电影的制作。一方面,他们会发现大众对于微电影的审美需求并吸收“私人订制”微电影中众多有益的创作元素,根据以往的经验创作出更具个性化、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微电影作品。另一方面,众多这样的微电影作品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上的流通,以其创作的多样性和实验性,为大电影的创作补充了广阔的新鲜血液。

2.作为商业的经济价值

商业是任何艺术门类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充分条件之一。商业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它是基于不同的需求所进行的等价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促使商品和服务能够快速流通和可持续性发展。瓦尔特·本雅明本体上认为电影是一种艺术化的商业行为,商业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中促进了双方的共发展。同样私人订制”微电影作为新兴微电影艺术形态商业与艺术的相互滋养下,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第一,以私人订制微电影为基础的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初步建立。通常对于企业来说商业模式主要包含五个因素:目标市场、核心产品、运营流程、价值分配原则、价值链结构,其中每一个构成要素在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都对企业的生产资料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8]。“私人订制”微电影成为众多企业或团队的核心产品,为目标人群持续的内在需求和审美鸿沟的满足制定整套的解决方案,通过互动化的运作方式使价值得以兑现,形成有效的价值链结构,并通过内在的创新,不断的提升自有的商业模式。一方面,不断升级“私人订制”微电影本体个性化和专业艺术水准,针对不同人群制定针对性的套餐结构,满足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简化流程,控制成本,形成老带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婚礼微电影为中心,不断扩大“私人订制”微电影的领域范围,提高市场活力,创造多样化的经济价值。

第二,以私人订制微电影为基础的产业化联动发展。产业化是未来商业扩大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从量的集合到质的转变过程。一方面,“私人订制”微电影以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其相近行业结盟发展,例如,婚礼微电影与婚庆行业进行捆绑销售;通过举办婚礼微电影的比赛,带动地方区域旅游的快速发展等。另一方面,“私人订制”微电影与明星相结合,向微电影上游转移,走上传统微电影快速传播营销之路。2014年乐视网为孙红雷量身订制的婚礼微电影《我们》,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华人明星加专业化私人订制拍摄的大制作型微电影,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度和点击量,形成了有效的裂变效应,并在2015年第四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中,获得了最佳风尚奖。

3.作为文化的社会价值

从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的视野下,将“私人订制”微电影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由外延的研究转向内涵的研究,从对文本分析的能指,转向对其“同时具有一般性、全面性、分散性”[9](P85)的所指进行研究,会发现“私人订制”微电影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其所彰显的社会价值。

第一“和合”文化下,个人英雄主义凸显。中国经历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形成了以“和合”为中心的哲学观念,倡导“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以和谐为主题的集体主义受到了至高无上的推崇,而被西方世界所推崇的个人主义,受到无形的压制。但改革开放后,随着多元文化的进入,传统的集体主义受到深刻的冲击,个人主义以更高的姿态寻求在集体主义中更合法的地位。“私人订制”微电影是对个人主义的一种彰显,他将集体中的个人独立出来,每个人都变成了自身的英雄,凸显自我的追求与梦想的实现。如有报道称,某李老板为了完成自己的抗战英雄梦想,特意让影视公司为其订制了系列的英雄题材微电影影片,彰显自身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

第二,平民的自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稀释。主流意识形态是由现实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为巩固建立于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思想体系[10]。他包含着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观点等,来指导、规范普通人的思想和行为。然而,个体的独立带来的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私人订制”微电影以平民的自觉性,逐渐减弱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深刻的哲理反思,更缺少对人生的不懈追问。他们关注的是自我的普通生活,生活中的平凡事件或者情感,用近似白描的现实主义手法,仰或是后现代主义的荒诞与拼贴,在无意识中稀释着主流意识形态所代表的价值体系。

第三,个性化追求,对文化多样性的有力承载。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进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后,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峻的挑战。工业社会将一切都标准化,艺术也成为了机械复制时代的商品。信息社会所带来的数字化,使人们接触外界的方式,自我表达的方式以及相互交往的方式都被数字所过滤,人变成了扁平化的个体,个体的个性被数字所遮蔽,更深层的危及到文化多样性的存在。“私人订制“微电影是无限的普通个体追求个性化表达的艺术作品,它包含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个人的故事、生活、思想和行为方式,虽然内部也有很多雷同或仿造,但由于基数的庞大,创作主体的真诚态度以及对个性化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增添了丰富性和活力。

四、结

在近几年的兴起与发展中,“私人订制”微电影逐渐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并凸显出极大的市场前景,但也伴随产生许多问题。首先,行业内部发展混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其次,因为艺术价值的不可衡量性,普通受众对电影的陌生和距离感,造成“私人订制”微电影价格不菲,成为暴利行业;再次,“私人订制”微电影的平民化特点,易于导致审美的低俗化和奢侈化,走上庸俗的道路。这些既需要消费者审美水平的提高,也急需相关行业政策和规范来管理和引导。但不论怎样,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改变,“私人订制”微电影将会更多地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微电影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参考文献

[1] 张笋.巴赞的美学理想[J]. 当代电影1992,(5).

[2]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 朱麟飞.后现代社会视野下的消费方式变迁[D].吉林大学,2009.

[4] 刘书亮.微电影的传播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2013,(1).

[5] [瑞士]布洛.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A].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美学译文(2)[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 吕艳萍.解读微电影的传播特点与未来之路[J].东南传播,2012,(4).

[7] 朱爱军.试论艺术审美价值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J].辽宁大学学报,1991,(5).

[8] 张越,赵树宽.基于要素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机理及路径[J].贸易经济,2014,(6).

[9]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王东亮,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 孟浩明.我国社会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5,(4).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