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社区

 

 

 

禅、武、乐合一的文化盛宴

            ——访《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营销总监毛荣军

                

采 访 人:郑州大学 汪振军 王颖颖

                    采访时间:2016年3月26日

 

大型实景演出是一种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以当地文化、民俗为主要演出内容,融合演艺届、文化届大师和企业家为创作团队的独特的文化模式,是中国人的独创,是中国旅游业由自然旅游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型下的产物。这种新的演艺形式已经成为各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热点和重点。而河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吸引了大批的制作团队来河南创作大型实景演出。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产业形式,实景演出在河南的发展现状如何?是否能够为河南的旅游业带来新的商机?对于传承华夏历史文明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带着诸多的问题,我们采访了河南第一部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营销总监毛荣军先生。

1.问:河南有许多值得挖掘和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什么选择了登封作为实景演出的地点?

毛荣军:就国内而言,《印象·刘三姐》是实景演出的首创,而第二部实景演出就是河南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当时选址在中原这一块儿的时候,也是经过半年慎重考虑的。河南是中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嵩山是历史文化名山,这里除了少林武术、禅宗外,还有儒与道。再者,少林武术当时在国内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比较容易在国内外市场上打开话题,而少林寺作为国内知名旅游景点,缺乏晚上的旅游消费项目,于是,创作团队经过综合考量,最终将地点定在了嵩山,这也是我们选择嵩山、选择少林寺的禅宗文化作为实景演出主题的初衷。

当时国内实景演出的创始人梅帅元先生在找到了嵩山之后,也考察了嵩山附近的很多地方。由于实景演出讲究的是在什么地方,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再加上它对舞台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说经过两年的考察以后,演出地址最终选在了离少林寺五公里的待仙沟景区。后来制作团队在规划演出的时候担心只有武术支撑不起来整场演出的阵容,于是,策划人又邀请了国际著名音乐家谭盾先生亲自作曲,把音乐加了进去。之后,梅帅元先生还邀请到了易中天老师、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著名舞蹈大师黄豆豆,几位大师联袂打造了现在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2.问:现在国内实景演出最为出名的就是“印象”系列,您觉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与这些演出相比,它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毛荣军:其他的实景演出主要是从视觉效果上吸引游客和观众,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除了满足观众对于视觉效果的期待之外,还能让观众感悟到文化与武术的结合,从而达到心灵与舞台相融合的境界。观众坐在僧侣们打坐专用的蒲团之上,感受着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此时此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也随之得到缓解。用我自己观看演出后的感悟来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不纯粹是一场演出,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之旅。

3.问:您能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现在的一个运营状况吗?

毛荣军:实景演出不是一个暴利性的行业,而是一个持续性发展的文化产业。《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自2007年首演到2009年,一直都处于亏损的状态。前期总投资的3.5亿人民币,直到2010年以后才进入保本期经营,2012年以后开始盈利。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演出了2700多场,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人次,其中包括国内一些重要的政要领导人、来自国外27个国家的外交部部长等等。整个演出项目运作到现在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虽然说没有跳跃性的大发展,但是一直处于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定上升的状态。

4.问:对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

毛荣军:截止到今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已经演出了整整十年。这十年期间整个项目一直都是稳步发展,所以今年公司计划是要推动项目跳跃性发展。               

从灯光设备等硬件设施和演员的选拔等方面对演出进行全新的升级,除了吸引更多没有观看过节目的观众外,还要保证看过的观众会产生反复观看的心理。

在项目的推广和传播方面,公司今年实行“全民营销”的推广概念,就是让景区导游、员工及生活在景区的普通民众都参与到《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宣传和推广中来,把当地的文化融合到营销活动中来,这样既可以增加演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为导游和群众们带来一些额外的经济收入,达到互惠共赢的状态。

    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上,也会积极协助一些旅游公司设定精品旅游路线,在特色饮食和住宿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保证能更好地吸引游客、服务游客。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上订票在售票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在今后的规划中,会加大网络新媒体这一块儿的推广力度,为游客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售票服务。

5.问:河南山水实景演出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哪些困难?

毛荣军:首先是旅游线路的规划方面,缺乏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的设置。每年到登封少林寺旅游的游客非常多,但大都是停留半天就离开了,仅把少林寺作为整个出游计划里的过路景点。实质上登封可供游览的景点有很多,但是缺乏合理的整合和规划,所以很多游客上午游览完少林寺就前往下一个景点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部分潜在观众的流失。

其次是演出现场,最担心的就是恶劣天气。因为演出现场的灯光全部是室外安装,9000多盏灯最怕的就是雷击,一旦遇到恶劣天气,不但影响演出的质量,还会因灯光设备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恶劣天气也会导致很多潜在游客的流失,比如说一些原计划周末到嵩山出游的游客,碰到恶劣天气就放弃出游等。

然后是产业链方面,整个登封可住宿的酒店太少,遇到大的节假日,就会出现住房短缺的现象:平时是“没人住”,遇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就会“没房住”。要解决这一难题,仅仅依靠我们一家企业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多开发一些配套设施和环境设施较好的酒店,为我们的实景演出留下更多的游客和观众。

6.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对于传承和创新华夏文明有什么样的作用?

毛荣军:这一点,我觉得举个例子来说会让你感受更清楚一些。之前一些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的时候,导游基本上都会问到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中国的什么最好?”得到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少林武术,但是没有人知道少林武术是来自于河南登封。于是我们把少林文化和音乐结合打造成了《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它带给国内外游客的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震撼享受,更是一张“活的”河南文化名片,不仅提高了河南文化的整体知名度,也把河南的少林文化推向了世界。

一台实景演出必须是依存于当地的山水特色和历史文明。现在能够掌握着高科技声、光、电等技术的演出实在是太多,如果没有这些当地特色的背景作支撑,这台演出早晚会因为缺乏文化而消亡。全国90%的实景演出我都亲自去现场观看过,那些做的高大上的演出,一定是依托当地的文化量身打造的。

不得不说,在传承和创新华夏文明方面,《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开辟了一种新的演艺形式,丰富和创新了华夏文明的传播方式。同时,经过十年的发展,《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能够发展的这么好,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有了厚重的历史华夏文明作为支撑。

7.问:对于打造河南山水实景演出特色品牌有哪些建议?

毛荣军:从我个人的想法来看,河南目前的两台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大宋·东京梦华》,各有千秋。一动一静、一武一文,结合的还是非常不错的。河南的文化底蕴非常浓厚,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要打造河南的山水演出特色品牌,我的建议是:

第一,要先把当地的文化了解清楚,实景演出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这是实景演出的精华所在。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的文化优势,只有把这些文化优势发掘出来,才能保证河南实景演出有区别于其他演出的独特之处。

第二,对当地的住宿、游客承载量等配套设施做好市场调研,这是打造实景演出产业链的关键之处。首先,通过市场的调研选择最佳的演出地点,不仅可以满足游客休闲消费和文化消费的需求,还能够保证演出的舞台效果。其次,做好实景演出的推广之外,还要做好相关产业的市场推介和营销,如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住宿、特色饮食等,通过以一带全的模式,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政府要给予相应的支持。政府要积极打包和整合各地的旅游资源,包括旅游路线、旅游景点、旅游公司以及旅游项目的规划等等,这样才能更加方便的向外推广,达到化零为整的品牌效应。

第四,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还是需要多在演出中注入当地的文化内涵,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项目的开发。从基本的硬件设施到人员服务都要依据演出主题做好配套工作,从细节之处吸引观众、打动观众。

未来河南的实景演出是一定会朝着创新、产业链和品牌方向发展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华夏文明都是河南实景演出的重要主题,创新也必定会成为华夏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执笔人:王颖颖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