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数码相机问世,将原本复杂的摄影操作程序加以简化,从而打破了摄影术的神秘感,使其成为“平民艺术”。在这种情势下,新闻摄影不再是摄影记者的专利,文字记者一手拿笔,一手拿相机,在文字采写的同时顺势拍摄新闻照片,使其成为双栖记者,与“单打一”相比显然提高了工作效率。文字记者兼拍新闻照片利公利己,其功效是多方面的:首先,文字记者做摄影报道,容易进入新闻角色,能够判断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其次,文字记者拍新闻照片具有“附带”性质,媒体无须额外开支,可以节省劳动成本;再者,可以丰富图片稿源,补充完善摄影报道;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文字记者参与摄影报道,无形中给摄影记者增加了压力,会促使摄影记者发奋工作,使自己变得更加专业,更加深邃,提升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正是看好这几点,不少报社给文字记者配发了相机,将文字记者的摄影报道列入工作议程。
文字记者参与摄影报道的可行性无庸置疑,但新闻摄影关乎技术,关乎视觉修养,关乎观念与悟性,关乎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最终所摄的影像有新旧、深浅之别,文字记者要想摆脱俗套与平庸,拍出视角新颖、视觉冲击力强、精神分量重而货真价实的新闻照片,有必要掌握一些摄影专业知识。
文字记者不应迁就图像质量,需要培养技术操作能力
在人们看来,数码相机有自动曝光功能,只要拍照,谁都可以轻松获得一幅图像清晰的照片。与传统的化学感光相机比,获得一幅色彩得以还原、图像较为清晰的画面,用数码相机显然容易一些。但经过实践你会发现,常会莫名地出现影调失常图像模糊的画面,新闻摄影如果出现这样的结果,不能说不是失败的记录。因为图像素质直接关系新闻传播效果:图片质量好(影纹实、细部层次丰富、质感强、色彩真切饱和、明暗反差适中、画面高度清晰),则画面凝重,透彻,读者可充分从中接收信息,获得读图的满足感;图像素质欠佳,信息传递不透彻,甚至丧失细节;至于模糊不清的画面,编者与读者都会拒绝接受。因而文字记者拍摄新闻照片,不能迁就图像质量,同样需要抱着对自己、对媒体、对受众负责的态度,尽可能地拍出具有专业水准的图像。
图像素质优良的照片需要高像素的数码相机,需要设置大文件,需要分辨力强的镜头,除了先天的设备条件之外,还要把握后天的操作环节:
相机稳定 这是一种潜在的技术操作环节,并且是每幅画面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如若不慎,便会功亏一篑招致画面恍惚不清。所谓稳定相机,就是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确保相机的平稳,不能出现任何震颤。通常在拍摄现场亮度高,有条件使用高速度而曝光时间极为短暂的情况下影像稳定是没有问题的。但高速快门是人控制的,如果操作者其影像的清晰度就难以保证:例如,新闻摄影需要激情而不能过于激动,当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突发新闻事件时,摄影者需要控制情绪,防止因过于兴奋导致双手颤动。在条件允许使用高速度曝光时如果注意控制情绪稳定影像是没问题的,但有许多新闻现场光照条件差,即使把光圈开到最大也无法把快门速度提到相应高度。如室内会议报道,其现场光远不如太阳光亮度高,假设用ISO100度将光圈开至F/4,则与之曝光组合的速度一般在1/15秒或1/30分秒之间,此时用任何焦距长度的镜头都难以把影像稳定下来,如果在微弱的月光下拍摄自然类的新闻场景需要数分种进行长时曝光,手持相机很难稳固图像。在低照度下稳定影像可采取两种措施:一是用调高ISO感光度提高快门速度的方法使影像稳定下来;二是解放双手用三脚架和快门线固定相机。
精确聚焦 相机晃动导致图像模糊不清无法供人观看,如果在按下快门之前镜头焦点不能调整到位所呈现的影像也是模糊的,这种现象在业余摄影者的实践中常见,许多时候专业摄影师也会受到这种困扰,虽然数码相机有电脑驱动的自动聚焦功能,但电脑并非万能,有时也会“神经错乱”,比如在主体和背景亮度相当的情况下电脑因找不到焦点而迟迟不能聚焦,再如新闻场景的相关物体处在纵向排列状态而焦点(画面的趣味点)在远处,因其前景干扰,电脑也找不到焦点。所有这些都会贻误战机,尤其突发新闻事件往往会因聚焦迟缓而丧失决定性瞬间。所谓聚焦就是摄影者在拍摄现场将镜头对准主体形象的重点部位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将镜头中的影像聚合使之产生清晰可见的图像。这一过程存在调节精度问题,如果聚焦精确到位,则可出现百分之百的实像;反之,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失焦”现象,这样的图像放得愈大愈模糊。聚焦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却是每幅照片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静止的新闻场景,没有时间制约,精确聚焦不存在挑战性,但新闻摄影许多时候所面对的是人类活动场景和动物活动场景,在运动状态下迅速将目标聚焦到位确实有难度,应对这一难题有三种方法:一是多实践,让操作环节流畅娴熟一些,以争取精确聚焦的成功率;二是同一题材多拍几幅画面,留下挑选的余地;三是遇到明暗反差低的拍摄场景改为手动聚焦。
适量曝光 图像的明暗也影响观看的效果:图像过亮,其细部层次丧失,细节信息人们也就不得而知;图像过暗,其细节被黑色所覆盖,整体情景难以辨认,同样难以达到预期的信息传递目的。出现这两种技术失误的原因是技术操作时光圈与速度组合不到位,未能使摄入镜头的物像得到适量感光。适量感光亦称“正确曝光”,也就是通过准确把握照相机光圈与速度的曝光组合使适量光线投射到影像传感器上,使影像获得一个与客观亮度平衡的曝光量,才会出现色彩准确还原、亮度适中、明暗过度自然,细部层次毕现的清晰影像。高档业余数码相机与专业数码相机有自动、半自动和手动三类曝光系统。采用自动曝光与半自动曝光系统只有在取景器内物像的综合亮度与其趣味点一致时才能实现“适量曝光”这一目标,否则就会出现曝光“过度”或“不足”现象。因此,数码相机自动曝光系统的可靠性是相对的,在诸多光亮条件下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曝光偏差,这也就是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拍摄不出专业图像素质的原因。有时用自动曝光模式拍照还会出现严重失误现象——在画面的趣味点与周遍环亮度高度差异时自动曝光系统仍用“平均测光”的方式,这势必导致曝光严重的失误,例如图1,画面中的趣味点是孩子的半边面孔,自动曝光模式会对整个画面进行整体测光取其平均值,
图1 杨树沟之夜 / 延百亮摄
受黑色空间的干扰导致孩子的面孔曝光严重过度而成为生硬的人物形象。在这种光照条件下最有效的曝光方法是采用M(手动)模式,让趣味点充满画面,排除黑色成分的干扰,准确无误地获得与实际亮度平衡的曝光量,呈现图1这样主点明暗过度自然的光影效果。
不要小看构图的作用,这一环节也能决定作品的成败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只要手中有台好相机,碰到一件好的新闻题材,就能拿下新闻场景。相机与题材结合的确能够得到一个甚至多个图景,问题的关键在于得到何种质量的图景。通晓构图章法的人可以把不起眼的新闻事物拍得动人心弦,缺乏构图常识的人会把一个重大新闻事件拍得索然无味。
构图之前需要对新闻现场加以审视,寻求一个最具说服力的视觉空间 每一新闻事物都发生在特定空间,这个空间不是孤立的,它总会与周边的物质世界相联系。在这种状态下,新闻事物的核心区域与诸多物质形象联系在一起,并没有明确界限,与之相连接的物象有些有直接关系,有些是间接关系,有的则没有关系。此时的新闻摄影者应该对眼前的事物审视一番,辨别哪些视觉元素对说明新闻事物有用,哪些没用,哪些妨碍信息表达,从中确立一个有效空间。一些业余摄影者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常会不假思索轻率地按动快门,把有用与无用物体装入一个画面内,如此操作势必削弱重点形象信息,导致整个画面软弱无力。
总之,凡是进入画面的形象内容都应为主题表达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即使一片空白也应成为表意的符号。优化画面空间,提炼最具说服力的视觉空间,这应该成为摄影构图过程中所应追寻的一个目标。最终锁定其有效视觉空间的当是景别。景别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之分,这些大小不同空间的景别各有用场,只是需要摄影者量情而用。
在画面组合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生动的画面形式,以引发读者的读图兴趣 作为一个新闻摄影者必须具有画面构成意识,因为画面构成就是由生活形象转化为画面形象。画面形象虽然来自于生活,它并不等同于生活形象——生活中的事物是立体的,画面中的事物是平面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完整的,画面所承载的只是该事物的一个瞬间;生活中的事物是流动的,画面却是静止的。总之,新闻照片与生活中的新闻场景有很大差异,动人的生活场景转化为画面形象未必能抓取读者的眼球。能够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有两种因素,一是形式生动,二是内容有“戏”。所以作为一个新闻摄影者必须懂得摄影构图的章法,通过布局营造一个生动的画面形式。文字记者熟悉用文字传递新闻信息的规律,但要驾御相机通过照片来传达信息,就必须训练自己的视觉修养,提升自身对形象的感应能力和驾御能力,构图训练就是提升文字记者视觉修养的重要环节。
在构图中,画面形式是由画面形象的整体轮廓结构形成的,如图2由左向右上贯通的列
图2 2004,金温铁路沿线 / 萧云集摄
车和卖货的商贩构成了整个画面的轮廓结构:蜿蜒的列车是一条线,商贩群体是一个点,线与点从画面中跳出左右人的注意力,可在目光与画面碰节的第一时间刺激感官,使人的大脑迅速兴奋起来,从而产生读图欲望——这便是画面形式的作用。
轮廓结构通常是在明暗反差和其它矛盾关系中形成的,明暗对比能够产生刺激性,密疏对比也具有同样的工效,如图2,若在火车下面填满同样颜色的物体,则整个画面就会水泄不通丧失画面的吸引力。在画面建构中大小对比、冷暖对比、虚实对比等一切矛盾关系都可用于画面构成,因为摄影构图的基本法则就是对立统一。
文字记者在画面构成(取景布局)中,还要注意画面的轻重关系。画面的轻重关系是由色彩的明暗、体积的大小、数量的多少等因素形成的。仅以颜色深浅为例:在家庭装修中人们通常习惯于上轻下重,把天花板处理成白色或其它浅色调,而不会接受黑色的房顶,因为黑色会使人感到沉重压抑。这是大众审美的习惯,这种习惯与知觉的轻重关系息息相通。读者阅读一幅新闻照片首先从审美进入,如果缺少轻重关系,画面就会陷入平庸僵化的局面,即使有好的画面内容,这样的照片也是无人问津的。因而新闻摄影在现场纪实中应该通过取景框的左右或上下调整,将主体形象置于画面三分之二交合的“黄金分割线”上,使影像格局“在均衡的前提下有轻重差别,在轻重差别中有整体统一”。
当画面形式确立之后需要等待时机,捕捉决定性瞬间 新闻摄影在按下快门之时就决定了成败。不通晓新闻摄影成功要诀的人只知道按快门,不知客观情景到达何种状态才能按快门,因而一些业余摄影者所摄的画面总是不尽人意,具体表现有三:(1)画面有形式,无内容;(2)画面有内容,无形式;(3)画面缺乏构成,拍摄对象不在表意状态。改变上述三种不力局面的途径是:了解画面构成的常识,学会在运动状态下构图;懂得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重要性,在时空变幻中清醒地把握,力求做到作品完美。就形式与内容而言,两者在画面建设的天平上并非等量,其内容应该大于形式。在这一前提下用心经营画面内容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画面内容建构有两个重点操作环节:在不干预事物发展的进程审时度势协调主体、陪体、环境的关系,让三者在画面建设中均发挥表意的作用;在按下快门前静心观察,等待“决定性瞬间”,当这一瞬间闪现时快速反映,快速判断,借助技术手段或某一摄影表达方式成功捕获。
所谓“决定性瞬间”就是画面构成的综合因素均呈现最佳状态,使各种因素凝结为一股传情达意的力量。剖析“决定性瞬间”,它具备下述三个条件:
这一瞬间能够反映事物的特征,高度概括一个事件。由于新闻摄影要用一幅画面传递一则新闻信息,该瞬间必须是该事件的象征,让读者通过该形象细节想象其前后情景。
这一瞬间必须具有形象表现力,为营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提供基本条件。 作为瞬间静止单一的新闻照片必须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目光,其抓取目光的便是从画面中透射的形象冲击力。这种力量需要先天具备,也要摄影者后天通过景别把握、时机掌控主观争取。
这一瞬间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新闻事件有多个瞬间,并非每个瞬间都能说明问题,都能确切地表达该事物,要真实的报道新闻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再者,惟有本质的,才是深刻的。
新闻摄影观察不是看见了什么,而是发现了什么
新闻摄影预先获得新闻线索或即时发现拍摄题材都要进行摄影观察。在一般人看来新闻摄影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能拍摄。实情并非这么简单,新闻摄影的这种观察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一般观察,它要求用职业眼光借助一定的观看方式发掘事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用发现的眼光获得具有新闻价值的题材。何种题材有新闻价值,值得向社会广泛传播?这是摄影观察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文字记者在从事摄影实践活动时,面对新闻摄影观察其优势所在在于能够利用自身新闻嗅觉观察事物,但新闻摄影观察与新闻观察不尽相同,因而文字记者还要学会掌握新闻摄影观察的内在特定规律。
首先,新闻摄影观察重在发现有新意的题材。 基于新闻摄影报道有真实性要求,新闻摄影的题材必须来自现实客观存在的事物。客观存在的事情林林总总,并非任选一件都能用于大众传播,新闻摄影题材所应具备的第一要素便是新闻性。作为长期在新闻第一线摔打的文字记者一般不会缺少新闻意识,甚至早就确认了某件新闻题材在文字报道上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拍摄照片只是顺手之劳,按理说所摄画面不会缺失新闻特质。但许多时候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所摄的照片没有新鲜感,似乎难以贴上“新闻”的标签。其因有二:一是有些事物从宏观上判断有新闻性,到达新闻现场从视觉上却找不到新闻意趣;二是新闻照片是用快门速度瞬间定格的产物,在诸多瞬间凝固的画面里未能摄入新鲜感。基于上述两种情况文字记者常会出现“题材新,画面老”的拍摄结果,新闻摄影不能轻视视觉感受,画面老套的照片不能入围“视觉新闻”。新闻照片的新意境创造要求摄影者选择瞬间新颖的情景,并且需要借助某一清新的视角获得形式独特的画面(如图3)。这是一种不改造客观事物的创造性劳动,摄影者必须用发现的眼光和成熟的操作实现自己的拍摄愿望。
图3 以军占领加沙十年间 (1998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美国 Judah Passow
其次,新闻摄影观察注重开掘作品的形象特色。 由于新闻摄影是视觉新闻,必须在形象上做文章,用形象吸引读者的目光。其新闻现场的形象感染力有强有弱,作为摄影报道者应该有所比较,从中选择强有力的形象向读者强有力地传递画面信息。
如前所说,形象的力量有强弱之分,那么何种形象具有说服力呢?相比之下具有形象特色的事物具有视觉传达的力量。所谓特色,就是事物的外在有着格外突出的风格和特点。它显然比一般形象更有刺激性,更能进入人的内心,并且往往能够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任何视觉艺术都需要强调这种特质,如电视剧,每一角色都应该有独特的形象定位,都应有与其他电视剧的角色有不一样的感觉,否则很难被观众认可;舞台剧同样如此,无论主角还是配角均须具备自己的形象特征,有独特人性魅力,惟有这样才能打动观众。作为画面单一影像静止的图片报道更需要聚集个性化而具形象力度的人物和景物填充画面,在有效空间内释放出影像的力量。
再者,新闻摄影观察注重赋予作品以感情色彩 新闻摄影是借助图像传递信息的,这种信息被人接受的程度与情感因素有关——情感色彩愈浓厚,越容易被人自觉接受,缺失感情色彩的画面无人问津,因为人原本就是感情动物,对充满情感的事与物尤其敏感。从这一角度讲,选择新闻题材应该将其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由于事物的性质存在差异,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无论正面还是负面事物,无论动态还是静态事物,都应具备特定的感情色彩,而不应以一种情感模式作为恒定标准。在题材选择时考虑情感因素,在拍摄过程中则应把握情感发展的态势,所谓决定性瞬间亦是情感高潮到来的瞬间。
最后,新闻摄影观察要注重题材思想分量的提升。 新闻摄影如同作文,也需要主题思想。主题思想鲜明、深刻也就具备了精神含量,所有撼人心魄的作品都是来自于精神与思想,而不是画面形式。通常题材重大,其思想分量就重,但有时小事里也能透射出大精神,问题的关键在于摄影观察过程中能否洞察,能否在拍摄之前选择表意的切入点,能否在拍摄过程中运用某种摄影表现方法将思想意趣表达出来——图3可以在新闻照片的思想营造方面提供某些参照。
文字记者拍照片不应停留在记录层面,也要用视觉语言与读者对话
在人们看来,新闻摄影就是摄影者在新闻现场用照相机记录某一形象片断,只要拥有相机和拍摄机会谁都可以拍出新闻照片。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从一些文字记者的拍照情况看他们的确能够抓住新闻题材,所拍的照片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与此同时也存在某些通病:画面直白俗套,影像内容肤浅而没有思辨性。深层次的新闻摄影不是用画面“证明”事物的发生,也用“说明词”描述画面现象,而是借助视觉符号、影像关系以及摄影表达方式进行影像叙事,读者不看文字说明也能从中体察事物的来龙去脉,并能从画面中的某些视点联想画面以外以及画面背后的某些事理,比直白地记录更有说服力。
让每一视觉符号发挥表意作用 世界上每一物体都是一种物象符号,每一符号都是一种形象特指。新闻现场是众多符号并存的视觉空间,这些符号并非都与作者所要表述的事物有直接关系,甚至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关系,摄影师的责任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不应把与主题思想表达相关与无关的符号一并摄入镜头,只有优化画面空间才能让每一影像单位说话。总之,在新闻现场不可草率行事,按下快门之前有必要审视眼前的视觉符号,哪些对表意有用,哪些无用,哪些会产生负面作用,用取景框框定一个凝练空间。
利用影像关系开拓画面内外的信息 图4是新闻摄影的经典作品,1980年曾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年度最佳奖。这幅作品只所以产生国际影响,是因为作者用凝练的手法表达了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用简洁的影像关系营造了丰富的影像语言。该画面既抽象又具象:所谓抽象是由画面的一个视点折射一场旷日持久的旱灾;所谓具象是作者由宏观聚焦到了微观情景。作者在“藏露对比”的拍摄理念下,将画面处理成大小对比、冷暖对比态势,使得画面极具感情色彩。通过手与手的联系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一种人道主义国际援助,也能体察到地球人消除了种族歧视后的爱心行动,通过这一细微的情感交流情形,人们会追问感知画面以外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其画面的精神空间是宏阔的。对于影像关系的利用,要在新闻
现场进行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用镜头所圈定的视觉空间必须有“戏”,必须是想象的引子。
图4 乌干达干旱的恶果/(1980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Mike Wells
借助某种表述方式深化主题思想 新闻摄影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观念。因为技术易于掌握,而一种新的观念形成需要文化养分,需要进取心,需要挑战自己,甚至还须挑战他人,在长久的探索、体验和感悟中才能形成。观念决定自己对事物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又决定叙事方式,其叙事方式不同会导致画面视角与思想深度的差异。以往拍摄环保照片多停留在标语口号式的宣传,很少用含蓄的语言揭示生态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2009年杭州摄影记者傅拥军表达环保理念时却从《西湖边上的一课树》入手,以组照形式展示春夏秋冬人依树而生的多种状态,于无声处揭示了人与自然无法割舍的关系。如此进行新闻传播耐人寻味,具有说服力,远比直白叙述政府的主张更易于被人接受。社会在发展,摄影观念在不断更新,长久地用一种方式观看不同事物,用一种画面形式表现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势必会引起受种的视觉疲劳。改变思维方式和画面表达方式,深度发掘新闻照片的精神空间不仅是摄影记者应尽的责任,也是文字记者在摄影报道时所应探讨的课题。
(原载《中国记者》2010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