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拎着“LV”买菜;
8 a
?* y# q" w
看了特仑苏牛奶的广告“不是牛奶,是特仑苏”,那种特级、尊享的感觉很难与这样的情景联系在一起:在某个大型超市里,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在琳琅满目的牛奶产品里,提起一箱特仑苏放在购物车里。
: O/ z8 ^ }7 m0 L0 M
打着“名流”、“贵胄级”、“王府”诸如此类的口号的楼盘,住进去的却是刚刚告别温饱的小白领;
& x& @0 G; s8 E1 x- S: X
1 E$ t [- J* X+ f
天涯社区中有一则漫画,校长告诉小学生们学费要涨了,一些小学生闻罢顿时欢呼雀跃,因为“终于上贵族学校了”;
; R$ F& N( G: R
……
0 /- I/ E# O6 d9 a# y; k3 ^ i
消费者怎么啦?广告怎么啦?
* U8 j/ V% J6 r! }9 T' P2 m
, e4 ^6 u; i n! C8 V1 W4 l8 K
大众:仰视并消费着
3 Q" p7 t7 i: n3 ]
! c5 ?( c) m. y( ?/ p
当市场经济放开,消费成为一种自由和标签的时候,按正常的理解,每一个人、每一个阶层会有“自知之明”,消费与自己身份、阶层相匹配的产品。比如一个月收入2000元人民币的人,就应该有这个收入水平应该有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水平,买什么不买什么,哪些产品可以砍砍价咬牙买下,哪些产品看都不要看……但事实不是这样。
每个阶层都喜欢仰视比自己高一个层次的群体,并进行模仿消费。比如农村人向城里人的消费看齐;小城市居民向大城市居民的消费看齐;一个月收入2000元的人的消费可能会向月收入3000元的群体看齐;而月收入3000元的,早已与收入4000元的为伍了……
) h. R& g; z( P7 q! M1 R
为什么会这样?可以从两方面解释:
. Z- V! p, H& F8 b' O/ S
% ]5 ^4 z+ O4 H
一是克服自卑。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其著名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人类的行为都出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每一个阶层都是自卑的,克服或超越的方式有很多种,外显型的消费无疑是一种捷径。
# T& u8 D9 w; H8 I8 D( K
) |4 [8 E# r6 q, }/ J
二是渴望物质化的成功。虽然前段时间有类似“有一种毒药叫成功”这种反思的“干扰”,但是人们对成功的渴望并没有因此减退,而且成功的评判标准中物质是重要内容,如名车、豪宅以及其他奢侈品。近年网上流行的雅阁女、烧钱男、90后飙富族,受到众多网友集体鄙视,但也从另一方面印证着这个社会确实有这样一种倾向,用物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档次”,“读”到这种信息和倾向的人于是在网上赤裸裸地炫富。
当克服自卑与渴望物质化的成功成为巨大的消费动力时,就出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奢侈现象: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的增长。在日益庞大的啃老族、月光族、房奴大军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奢侈消费的印记。在百度上搜索“月薪 悲惨生活”,你会发现不少条目:“1000元月薪的悲惨生活”、 “北京月薪1500的悲惨生活”、“月薪6000的悲惨生活”、“月薪8000的悲惨生活”、“月薪万元的悲惨生活”,等等。无论薪资高低,都收获因仰视消费而失去财务自由度的“悲惨”。
" O! ^1 H# V+ X: Z4 t! X, a" j
在奢侈消费现象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需要的不是奢侈品,而是奢侈的感觉,那种超越目前社会地位达到上一层次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的获得往往需要高价作为代价,正所谓人前辉煌人后心伤。
) A* /; A$ E7 c) Y% F" O
对于这种仰视消费现象和心理,我们可以有两种策略:一种是迎合,一种是迂回升级。
& y/ ]0 a7 M, j
1 t/ v# p* i; E
迎合:给大众产品一张“奢侈”的脸
% j- {& /5 L7 /3 L* I/ k
# p+ a. w- ^+ ]3 M5 E, ^: K m
对于那些顶级奢侈品来说,其广告毫无疑问会营造一种奢侈的感觉。但是在现实中真正的奢侈品是很少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的。奢侈品的消费群不大,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无疑是用大炮打蚊子。而且即使做了,大众媒体也不是奢侈群体信任的信息来源,他们往往更信任圈子内的口碑。
) X: q& c" U# x8 k# j2 v
真正需要广告来表现来营造“奢侈”感觉的,是大众产品,尤其是大众品牌中的中高档产品。这样做,消费者既享受到奢侈的感觉,又不用他们在购买时出高价。
营造奢侈化感觉,一般有以下几种广告策略:
- w& {. i2 Y1 c) Y: L
顶级名人代言策略:
寻找在全国甚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名人,来提升广告和产品的档次感。耐克、阿迪达斯在一些青少年眼中无疑是奢侈品,这种奢侈的感觉从父母舍不得给买中得到,更从顶级体育明星代言的广告中得到。
3 E4 @7 h+ ^$ J, u
诉求主题“拔高”策略:
通过故意区别或放大,来突出产品的伟大。前者如“不是牛奶,是特仑苏”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后者如科勒龙头的“建一座配得起它的房子”。
, e$ D: ]3 u5 h8 g
情境优雅策略:
这是广告常用的策略。广告中的居家环境多半是别墅式的,有大落地窗,宽敞的居住空间,出门就有绿油油的草地……而看这些广告、买广告中产品的人,可能是一家老小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近年兴起的家纺企业,就在广告的奢侈环境营造上做足工夫,广告中的卧室之大,甚至可以用“一望无际”形容,以至于很多普通消费者第一次进装修同样奢侈的家纺专卖店时,往往会“露怯”,怕买不起,丢人。当然一旦有购物体验后,就很享受这种“实惠的奢侈”了。
归纳起来,奢侈化广告的“高发行业”有房地产行业、家纺行业、手机行业、笔记本电脑行业、化妆品行业、男装行业等。
: A- {6 t& z* @" L- O' D; M
" J! {3 W- g/ [! W3 d/ P- ~+ m
5 e i( W9 F" h b$ c
迂回升级:让消费者享受价值观带来的“精神奢侈”
/ T6 `3 _, E% {7 e, h
$ r, R/ a7 Y$ d' E
在前文我们分析消费者为什么喜欢仰视消费时就谈到,仰视消费的两大原因之一是追求物质化的成功。之所以会普遍追求物质化的成功,是因为我们没有广泛树立起多元化的成功观,或者说没有树立起具有深层次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感价值观。
, x4 s1 g+ s0 E
, @! L6 w; v- h( ~
很多人在谈西方的慈善文化,并且对比说中国还不具备慈善土壤。其实一个人是否有爱心,跟他的经济条件无关——如果必须扯点关系的话,那就是他的经济条件越差,他的爱心和慈善行动越让人感动,因为他已经具备了超越他自身客观条件的“精神奢侈”。身陷琐碎、为生存奔波,却有着“家天下”的情怀、乐善好施的品质,这种人更令人悚然动容。
4 K0 Q3 ^' i% k. b
消费过程也是消费者挑选知己型企业的过程,他们会倾向于选择和那些有同样情怀、同样品质的企业打交道。不少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想着成为世界500强了再慈善,要边慈善边成长与发展。也因此,我们近期不断在大众媒体上看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广告,关于奥运与中国形象的,关于贫困助学的……
- W6 x4 M7 K) x q
例如,近期海尔的奥运公益宣传片,通过女孩主动领小朋友们过马路,建筑“鸟巢”(国家体育场)的妻子体贴地为丈夫递上擦汗的毛巾,北京市民热情地为外国客人指路等温馨场景,传递这样的信息:“每个人都在走向自己的2008,人人都是奥运的建设者,人人都可能是外交大使,其实生活就是一场奥运会,2008我们是奥运的主人”。
' e$ {6 E x. T- P- t# x
4 V N5 m, g0 ?
中国移动通信除了继续奥运主题的宣传,还在贫困助学方面加大关注力。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公益广告,名字叫《救救孩子》,主题是“捐一本书,可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总长7分59秒。广告运用写实主义的手法,把偏远山区那些孩子们渴望读书但又无好书可读的困境“晒”给观众看:残破的教室,一只小手如对待稀世珍宝般小心翼翼地翻着破损的课本——它看上去已经过无数次的翻页“洗礼”。相信每一个看到这则广告的都市人,都会有灵魂震撼的感觉。
此外,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哈药等都有不俗的表现。
" @' Y% a% x7 y5 o- T
其实,做一次公益行动、公益广告不难,具有挑战性的是如何将社会责任理念、公益思想融入企业的“骨髓”里,让企业的行动时刻透露出责任、公益的芬芳,或者说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消费者一想到这个企业和品牌,一看到产品,就会不由自主地“神游”到它伟大的精神层面。
' s6 h R4 C2 b% c; n( T
也只有商业、公益形神兼备、合二为一,而不是在广告传播上给人两张皮的感觉,企业的公益传播才会有长久的动力、清晰的脉络,就像“不仅仅是石油”的BP。
! f7 P: K* /) e/ g& O. G; T# i
9 ^ W5 E& ~- M+ X* q* l5 R
跨国公司在这一块运作一般比较有经验了,本土企业和广告公司还需要抓住企业公益时代来临的历史性契机,在这一领域多多探索与努力。
( N; J) d7 R8 m4 /! {* D% h* a
3 t5 d9 h: K8 R5 W5 n/ B
当其他产品和广告还停留在物质诉求、物质奢侈层面,诉求社会责任感、“精神奢侈”的广告,无形中是在定义和托起一个新的消费阶层——社会责任阶层,归属于它的人可以远离无谓的攀比和浮躁,而享受心灵的宁静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