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 中原传媒研究院 “人机协作视域下的智能传播” 学术论坛线上成功举办 学者齐聚“云端”、共话智能传播。在智能传播全方位渗透进当下新闻传媒业的进程中,及时汇聚行业共识、交流前沿创新成果至关重要。11月26日,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原传媒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人机协作视域下的智能传播”学术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特别邀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李本乾教授、中国人民大...
  • 郑州大学第六届“新媒体公共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云端”召开 为进一步加强“新媒体公共传播”方向的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2022年11月19日,郑州大学第六届“新媒体公共传播”学术年会以线上方式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4位专家、教授,以及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的90多位教师和研究生,相聚“云端...
  • 校社科处处长周倩教授应邀为学院师生作报告 2022年11月18日晚,校社科处处长周倩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与学校的行动》的线上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副院长陈晓伟教授主持。  首先,周倩教授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是“五路大军”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发展的绝对依靠力量。目前,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一是要突出“两个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
  •   辛世俊教授应邀作《二十大报告与学术研究》专题报告 2022年11月17日下午,我院邀请《郑州大学学报》原主编辛世俊教授作题为《二十大报告与学术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副院长陈晓伟教授主持,我院师生在线参与。  辛世俊教授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学习二十大报告与做好学术研究间关系。第一,弄清楚中央对学习二十大精神的要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在三个全面上下功夫:一是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二是在全面把握上...
  • 博士论坛第35期 王超老师主讲“循环类影视剧的技-术-道”       今年年初,电视剧《开端》的热映,重燃国人对循环类影视作品的兴趣。在循环类影视剧众,主人公往往在命运的捉弄下,困在循环往复的时间套子里,像不断滚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怀着正义之心,走上无望之旅,演绎出一个个诡异动人的故事。2022年11月13日晚,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博士教师学术论坛”第35期在腾讯...
  •  第三期“薪火相传•开卷有益”研究生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10月30日,第三期“薪火相传•开卷有益”研究生学术沙龙于线上开展。活动邀请我院王振宇副教授作为学术导师点评发言,6名研究生围绕国家形象、国家治理等方向的论文和书籍进行分享。研究生会副主席王柏涵主持活动,全院研究生线上实时收听观看。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柴宇征分享了《从叶利钦到普京:新时期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转型研究》,从问题的提出、品牌个性...
  • “眉湖·传媒大讲堂”学术讲座第三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讲授《数字时代的学术生产:方法与路径》 2022年10月21日,“眉湖·传媒大讲堂”学术讲座第三讲在线上如期举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做了题为《数字时代的学术生产:方法与路径》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副院长陈晓伟教授主持,200多名院内外师生在线参与。  李道新教授指出所谓数字时代的学术生产,是在新人文精神...
  • 算法向善与数字文明工作坊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特邀报告会在“云端”举行 2022年10月22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郑州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算法向善与数字文明工作坊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特邀报告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工商学院、湖北科技学院、商丘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
  • 我院召开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辅导会  2022年9月2日下午,我院张淑华教授在穆青研究中心会议室为我院教师作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辅导。我院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老师们参会,活动由副院长陈晓伟教授主持。张淑华教授以“提前规划、必然成功”为题,建议拟申报的老师们要提前规划,并做好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她结合自身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经历,提出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四点原则:一是自主性原则,她认为...
  • 博士论坛第34期  延婧副教授主讲“一座棉纺城的变迁记忆” 老郑州人说,棉纺路上,藏着郑州的青春。新中国刚成立时,郑州被称作“棉纺城”。长不过三公里的棉纺路,六个大型国营棉纺厂,十万纺织工人聚居于此,成为整个城市最繁华的所在。时光荏苒,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产业的升级,国营棉纺厂退出历史舞台,那些曾在这里挥洒汗水,奋斗青春的人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人生已与这条路交汇融合,一起印刻着一座棉纺城的兴衰变迁。20...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