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第五届穆青实验班招生简章 穆青(1921—2003),河南杞县人,新华通讯社原社长, 新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60多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穆青先生写出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新闻作品,树立了赵占魁、焦裕禄、潘从正、吴吉昌、王进喜等不同时期的先进典型人物形象,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也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提供了学习典范。2014...
  • 关于山东大学张杰教授为我院师生作报告的通知   受我院的邀请,山东大学张杰教授将做客我院“名师名家讲坛”,为我院师生作专题报告。欢迎参加。报告时间:1月8日(周二)上午8:00-10:00报告地点:四楼学术报告厅报告题目:社会参照论:社会学的新视野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年1月3日专家简介:张杰教授,山东大学学士,美国杨百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社会学系终身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经济学...
  • 新闻与传播学院关于开展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根据学校《关于开展郑州大学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我院决定在2019年寒假期间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投身三大攻坚战,青春建功新时代二、活动时间2019年1月28日—2019年2月24日三、活动内容(一)“党的创新理论下基层”普及宣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
  • 关于​上海交通大学李本乾教授为我院师生作报告的通知   受我院的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李本乾教授将做客我院“名师名家讲坛”,为我院师生作专题报告。欢迎参加。报告时间:12月28日(周五)上午10:00-11:50报告地点:学院四楼报告厅报告题目:国际涉华舆论格局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策略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年12月27日专家简介:李本乾,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培养的第一批传播学博士。国...
  • 关于中国人民大学邓绍根教授为我院师生作报告的通知       受我院的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邓绍根教授将做客我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堂”,为我院师生作专题报告。欢迎参加。报告时间:12月19日(周三)上午9:00-11:30报告地点:核心教学区北4-302报告题目:党媒姓党——论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年12月17日专家简介:邓绍根,男,1974年出生,江西石城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
  • 新闻与传播学院名师名家讲坛系列学术讲座​‍ 受我院的邀请,肖小穗教授等4人将做客我院“名师名家讲坛”,为我院师生作专题报告,欢迎参加。12月10日8:00—10:00肖小穗:人文主义研究与主流传播学研究12月10日10:00—12:00郭中实:新媒体的多重研究视角12月10日14:00—16:00王丹:文化符号:民族志调查方法在新闻生产研究中的应用12月10日16:00—18:00黄磊:在网络相遇:社交网站使用与人际交往的三个过程注:讲座地点...
  • 关于举办校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学术论坛和研究生专题创新论坛的公告​‍ 为加强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丰富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灵感,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由校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2018年郑州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学术分论坛”和“研究生专题创新分论坛”将在...
  • 新闻与传播学院名师名家讲坛系列学术讲座‍ 受我院的邀请,朱春阳教授等5人将做客我院“名师名家讲坛”,为我院师生作专题报告,欢迎参加。 16日19:00-21:00朱春阳:新世纪我国电影产业发展道路思考17日19:00-21:00林爱珺: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侵权与伦理选择18日8:00-10:00黄楚新: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18日10:00-12:00李喜根: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学术研究规范18日14:00-16:00DONG HEE SHIN:算法和启发法...
  • 新闻与传播学院关于举办2018年学习竞赛月之书评大赛的通知为激发广大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优良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在全院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广大学生浸润在书香校园之中,我院根据实际,​特举办此次书评大赛。具体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阅书明理 悦书知意二、活动意义关注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喜好以及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笔尖洞察当大学生的内心以及思想世界,看待问题的不同观点;提高学生的综...
  • ​​​​​《新传青年说》2018第8期|文化的力量文化,一个多么高贵和神秘的词语。虽然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它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准确定义,却不妨碍成千上万的人讨论它,研究它,热爱它。因为人们都知道,文化是有力量的。西汉文学家刘向的《说苑》:“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是现存中国典籍中最早用“文化”一词的,也表明了吾国先贤早已理解文化的力量。中国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中华文化的力量无处不在,文化...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