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相继提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已经从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逐步转变为“以环境为本、与环境共生”新的思维与实践行动中来。其中,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成为衡量人水和谐的一个重要参照目标和尺度。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的腹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地和能源基地。然而,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是我国水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虽然国家经过“九五”、“十五”水污染综合治理,水污染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但水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流域内半数以上的水功能区水质超标,发生过多次严重的水污染事故,严重影响供水水质安全和人体健康。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己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到底有多大?到底能支持多大的经济社会规模?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问题。 因此,通过开展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淮河流域河流、湖泊纳污能力和对经济社会系统的承载规模,这对指导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问题,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在最近几年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书是对这些成果的一次总结,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内容,也就是本书的第一篇,即淮河流域概况及水环境问题。本篇包括四章,主要介绍了淮河流域概况、淮河流域水质监测及水质变化分析、淮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及研究进展、淮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及纳污能力。可以说,本篇内容是全书的基础知识介绍,是在参考或引用大量前期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淮河流域基本情况和水环境问题,作为本书的一个铺垫。 第二方面内容,也就是本书的第二篇,即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研究。本篇包括三章,主要阐述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概念、计算模型、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计算过程,以及提高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优选方案。可以说,本篇内容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全面介绍本书作者关于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本书的核心理论体系。 第三方面内容,也就是本书的第三篇,即提高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对策。本篇包括五章,依据第二篇的理论研究成果,阐述了提高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对策,并详细阐述了淮河流域合理发展模式、提高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生态学措施、洪水资源化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可以说,本篇内容是全书的主要实践内容,详细介绍了提高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主要对策,可有效指导本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保护、生态建设,作为本书的重要实践应用桥梁。 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前期研究成果,可以说,本书是对前期工作和近期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是一个集体研究成果结晶。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淮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经济社会概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资料主要参考《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淮河水利委员会,2008),淮河流域水质变化分析、水资源保护工作回顾等内容主要参考《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30年回顾报告》(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2008),淮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及纳污能力计算成果主要参考《淮河流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研究报告》(淮河水利委员会,2004),提高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生态学措施内容参考《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生态学措施研究报告》(安徽大学等,2008),提高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洪水资源化措施内容参考《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洪水资源化措施研究报告》(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等,2008),提高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水土保持措施内容参考《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水土保持评价报告》(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等,2008)。因为这些成果涉及的研究人员较多,不能一一列举,敬请谅解,特此向以上所有成果的完成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淮河水利委员会汪斌副主任对本项研究工作的支持和直接指导,感谢安徽大学李玉成教授、王宁副教授提供淮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生态学措施研究成果并进行指导,感谢河海大学任立良院长、李琼芳副院长、李光枳教授、陈启慧副教授在水体纳污能力部分研究工作中的帮助,感谢郑州大学窦明副教授、胡瑞硕士生参与本书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的研究并提供许多帮助,感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永勇博士后、严子奇博士生帮助绘制附图、开发计算软件。特别要感谢张永勇博士后对全书编辑、修改所做的大量工作。 在研究工作中,还得到了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河海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等单位领导、专家和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热忱指导。借此书出版之际,特向支持和帮助过作者研究工作的所有领导、专家和有关人员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科学出版社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由于淮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十分复杂,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重,特别是水环境承载能力理论研究与实践仍处于发展阶段,再加上作者时间仓促,特别是水平所限,虽几易其稿,书中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9年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