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水、土地、矿产、能源等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短缺将会越来越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的资源短缺形势急需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我国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却较少。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地提出了要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离不开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系统,因此对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节约资源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节约资源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目前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研究多数是针对概念和建设方法进行讨论和定性分析,至今还没有提出完整和系统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系统。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口号提的很多,但实际的应用至今鲜有很成功的应用范例可供借鉴。针对这些问题,本书作者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JY016)项目的资助下,就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的相关问题,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理论和具体应用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是对该研究成果的总结,具体包含以下几章内容: 第一章:绪论。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及内涵,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的“543指标体系”,包括5种资源类别、4个资源循环过程、3个层次,共包括71个指标。 第三章: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标准。依据国内外各指标的历史和现状以及近期或远期规划值,并参考大量统计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将各个指标用5个节点划分为4个等级,并确定了其评价标准(即“5节点标准”)。 第四章: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方法。本书提出了单指标量化-多指标集成的评价方法,即SI-MI方法。 第五章: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系统软件。开发出具有普遍应用意义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系统软件。本章介绍了该系统的建设目标、基本构成及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和部分核心模块。 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将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方法和评价系统应用到3个行政尺度实例——全国30个(除港澳台及藏外)省级行政区、河南省17个地市级行政区和郑州市7个县级行政区。 第九章:资源节约度对评价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在全国、河南省及郑州市分别选择资源节约度最低的行政区为例,进行资源节约度对评价指标的敏感性分析,找出对资源节约度比较敏感的指标,进而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对当地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书由左其亭、王丽、高军省共同撰写。其中,前言和第一、三、四章由左其亭起草,第二、五、六、七章由王丽起草,第八、九章由高军省起草。全书最后由左其亭统稿。 本书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JY016)项目的资助,得到了郑州大学高丹盈副校长、社科办公室杨云香主任以及主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特此向支持和关心作者研究工作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出版社同仁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书中有部分内容参考了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研究成果,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本书涉及知识面广,许多问题处于探索阶段,再加上作者时间仓促,特别是水平所限, 虽几经改稿,书中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