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通讯员 魏宇麒)5月11日下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昌凤教授做客我院“传媒名师名家讲坛”,在图书馆四楼第三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后2.0时代的传播创新》的学术报告。院党委书记焦世君、副书记孙保营、副院长郑素侠、李晓云及汪振军教授、张兵娟教授等领导和老师与我院300余名同学共同聆听了陈昌凤教授的精彩报告。报告会由我院副院长张淑华教授主持。

老师首先引出“web2.0”的概念,并指出了它的三大特点:个人化、互动化、内容分享。

在谈到“传播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时,她谈到:第一,改变兴趣结构;第二,改变人们用以思维的工具;第三,改变社区的性质,即思想起源的地方。随后,她向同学们推荐了尼古拉斯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我们的大脑》一书。

在讲到“技术变革与传播”时,她引用了《华尔街日报》的观点:人类正处于三场宏大技术变革的开始,即大数据、智能化、无线网络技术的开始。在该部分,她举了谷歌眼镜、3D打印机、“谷歌工程师利用大数据率先预测2009年美国‘猪流感’”等事例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论证。

在讲到“媒体创新”时,她总结了它的三方面表现,即社交化、数据化、平台化。她通过“19岁男孩烧炭微博直播自杀”“2013年奥巴马就职演讲照片的人物标签化”等例子论证了上述观点。

讲座最后,陈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

2012级陈薇伊同学提问道:《华尔街日报》认为平板电脑用户、手机用户、电脑用户的需求不同,所以它安排了不同的编辑分别编发新闻,您怎么看?

老师认为,不同终端用户的需求确实不同,《华尔街日报》这样做有它的道理,《华尔街日报》愿意投入人力、物力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特别订制”,从中足以体现它的转型决心。

陈昌凤,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新闻学学科组委员,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传播系,后转入新闻与传播学院,任副院长、新闻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传播史、大众传播理论、比较新闻学、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新闻与传播教育。

陈昌凤教授为我院师生作报告

我院副院长张淑华教授主持报告会

我院党委书记焦世君向陈昌凤颁发兼职教授聘书

我院学生与陈昌凤教授交流互动

我院教师代表与陈昌凤教授合影留念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