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没有“起跑线”?
——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新生见面会上的讲话
(2014年9月13日)
南振中
从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帖文:假如把地球上的70亿人浓缩为100人,那么,83人识字,17人是文盲;7人能接受大学教育,93人没有上大学的机会。新传院2014级新生不仅识字,而且考上了河南省唯一一所“211”大学。在全世界,你们是同龄人中的幸运者;在河南省,你们是高考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代表新传院焦世君书记、孙保营副书记、王玉敏副院长和全体教职工,向2014级新生表示热烈祝贺!
同学们!“陶醉”大都是短暂的。开学不久你们就会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浪漫。为了汲取知识,你们将在教室、寝室、图书馆之间来回奔跑,三点一线,难免会感到平淡和枯燥。兄弟院校一份大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表明:53.3%的学生对大学学习感兴趣,10%的学生对大学学习不感兴趣;63.3%的学生对本专业感兴趣,36.7%的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70%的人经常看课外书,23.3%的人偶尔看课外书,6.7%的人从来不看课外书。调查结果还显示,低年级学生中30%以上的人有逃课经历。
去年9月,我给新传院2013级新生讲了一个“快活三里”的故事: 泰山中天门以北有个“快活三里”,地势平坦,凉风习习,景色怡人。从山下艰难地攀登到中天门,非常疲劳,到了“快活三里”,真有一种“快活似神仙”的感觉。许多游客在这里歇息,观赏中天门景色。可是,挑着百十斤重担的“挑山工”从来不敢在这里久留。一位“挑山工”曾经告诉我,在这里休息的时间长了,腿容易“发懒”,再上前面的“十八盘”,就更加困难了。
同学们!你们现在所处的境地有点像泰山的“快活三里”。从小学到现在,你们的确付出了比同龄人多得多的心血和汗水。然而,现在还不是“潇洒”的时候。在你们面前是陡峻的“泰山十八盘”,1600多个台阶正等待着你们去攀登。这是引导你们成为优秀新闻人才的“天门云梯”。为了防止松懈情绪的萌生,我提六点建议:
一、大学新生“起跑”宜早不宜迟
近几年社会上热议“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对幼儿甚至胎儿谈“起跑线”,着实有点荒唐。我想提出的问题是:大学有没有“起跑线”?这道“起跑线”在哪里?入学新生是磨蹭到二年级再“起跑”,还是一开学就“起跑”?
在座的可能会有短跑爱好者。在短跑比赛中,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抓好“起跑”环节。讲一个故事:
澳大利亚短跑运动员舍里尔从1881年开始采用站立式起跑练习100米跑,练了将近一年,成绩停滞不前,他非常苦恼。舍里尔的妻子劝他到郊外散散心。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舍里尔看到一群袋鼠在狂奔。他对妻子说:“我要是袋鼠就好了,全世界没有人能跑过我!”妻子笑着说:“那你就模仿袋鼠跑跑看!”一句话点醒了舍里尔。他坐在那里,静静地观察起袋鼠来。舍里尔发现,袋鼠跑跳前总是先向下屈身,然后一跃而起。这个起跑姿势与跑得快有没有关联?舍里尔向一位动物学家请教。动物学家告诉他:袋鼠弯下身体,重心降低,起跑时会增加向前的巨大冲力。舍里尔兴奋极了。他开始模仿袋鼠作蹲式起跑训练,一个月之内百米跑的成绩提高了0.15秒。舍里尔创造的这种起跑姿势被称作“袋鼠式起跑”,后来又改名为“蹲踞式起跑”。1927年,美国教练布雷斯纳汉又发明了起跑器。运动员使用起跑器可将短跑成绩提高0.3秒左右。你们看,“起跑”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说到“起跑”,除了方法,还有个“动力”问题。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氛围与高中明显不同:高中生奋斗目标单一,大学生追求的目标多元;高中生学习主要靠“灌输”,大学生学习主要靠“领悟”。走进大学校门,家长不可能再在你们耳边“唠叨”,老师也不会整天盯着你们,催促你们读书。“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必然导致分化。单就“起跑”而论,至少有三种状态:一是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争分夺秒,抓紧起跑,刻苦吸收各类知识,努力提高专业素养;二是随大流,看见别人往前跑,自己也跟着往前跑:三是“发令枪”响过之后忘记或者不愿起跑,白天睡觉,夜晚上网,周末逛街,假日聚餐,滞留在‘起跑线”上,潇洒地消费着自己的青春。
今年5月中旬,我给新传院即将离校的2014届毕业生出了18道问答题,其中一道是:“你认为大学一年级课程重要吗?假如有机会重返校园,你准备怎样学习一年级课程?你对大学一年级新生有何忠告?”这道题也是专为你们而设的。念3份答卷,供你们品味:
——获得河南省“优秀毕业生”称号的周志勇写道:“大一的基础课程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比较生涩、枯燥,但是之后的专业学习让我明白,这些基础的东西是我们进行后续学习的必须。在大一新生入学时,一定要提醒他们意识到基础课的重要性。”
——郑州大学第一届读书达人秀获奖者姜鑫写道:“我觉得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很重要。回想当年,除了感兴趣的,自己并没有尽全力去对待每一门基础课程。9月份新一届学弟、学妹即将到来,请他们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把初学时略显晦涩的理论知识读懂弄通,为自己进一步的学习奠基。”
——郑州大学“优秀毕业生”李秋洁写道:“如果重返大一,我将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吃透课本。一年级课程理论知识偏多,必须牢固掌握知识点。二是多与导师探讨、沟通,增进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三是温故知新。对一年级的课程千万不能考试结束就放到一边,要经常复习和回顾。”
同学们,听完师兄学姐的寄语,你们觉得这算不算是“肺腑之言”?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大学一年级课程中既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又有人文课。学好一年级课程,有利于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是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忽视大学一年级课程,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都会受到影响。
对大学一年级课程重要性评价最高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尔德·霍夫曼。有人曾经问霍夫曼对将要进入化学领域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霍夫曼说:“我觉得他们应该主动去教大学一年级的化学课,通过教学,他们会成为更出色的研究人员。”霍夫曼解释说:“我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热力学课程成绩是A+,但直到我给一年级学生讲课时才真正理解热力学。从一年级学生那里,可以学到简洁和阐述的方法。”
“简洁”浓缩了知识的精华,而大学一年级课程就具有这种“简洁”的特色。
要让大学新生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必须探寻恰当的阐述方法,而大学一年级课程就具有这种“通俗阐述”的特色。
听听师兄学姐的忠告,认真对待一年级每一门课程,你们就有可能学到“简洁和阐述的方法”,真正理解老师传授的各类知识,为日后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新闻事业后备军的“知识圈”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是新闻事业的后备军。新生从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要思考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构建什么样的“知识圈”。
根据2013年5月新传院师生代表提出的建议,焦世君书记、孙保营副书记与新传院的专家、教授共同草拟了《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推荐阅读书目》。拟定这个“推荐阅读书目”,就是为了让新传院的同学们搭建起新闻工作者所需的“知识框架”,形成新闻事业后备军的“知识圈”。
无论从事什么专业,渊博的知识都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这有点像盖高楼大厦。广州有一座现代化的33层大楼——白云宾馆。这座大楼估计有8万多吨重。为了支撑这样重的大楼,建筑工人往地下打进287根钢筋混凝土基桩,一直打到基础岩石上面。钢筋混凝土基桩好比一个人获得成功所需的知识基础。基础不坚实,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吸收知识的时候,应该冷静分析各种类型的知识与我们未来从事的专业有多大的关系,根据与本职工作密切的程度,形成一环套一环的“知识圈”。“新闻事业后备军”的“知识圈”至少有3个层次:
1、作为未来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新闻事业后备军”应该具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一年级课程中的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军事理论等,就属于社会科学知识。在这方面,哈佛大学设置“核心课程”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为了让每一位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训练,而且能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哈佛大学把核心课程划分为7个板块: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道德伦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按照校方的解释,设置“核心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在大脑里,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失方向。
2、“新闻事业后备军”将来有可能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因而需要具备新闻学、写作学等方面的知识。一年级课程中有新闻理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现当代文学、语法与修辞、古诗文鉴赏。“推荐阅读书目”也开列了新闻传播理论基础、新闻传播业务知识、新闻传播史、新媒体理论与实践,还有写作基础知识、语言学基础知识、逻辑学、修辞学、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等书目。之所以开设这些课程、开列这些书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掌握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提高新闻采编基本技能,以便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3、新传院有3个系,设置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以及播音与主持方向。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一年级有少量按专业设置的课程,比如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训练。“推荐阅读书目”中也有80本专业类书目。学好这些课程,选读这些书籍,可以帮助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较大的新闻单位编辑记者会有专业分工。采访体育新闻的记者应该对体育有系统研究;采访公检法等部门的记者应该具备渊博的法学知识;采访经济新闻的记者应该具备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实际上,许多著名新闻工作者在专业知识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赵浩生著的《漫话美国新闻事业》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讲学,《纽约时报》的一个记者前去采访,把爱因斯坦写在黑板上的数学公式原原本本地抄了下来,回报馆后写了一条消息,拿给总编辑看。总编辑有渊博的数学知识,一看抄来的数学公式,觉得不对,让记者打电话到普林斯顿大学,找到数学系主任询问。数学系主任将记者抄下来的数学公式同爱因斯坦写在黑板上的数学公式认真比对,发现记者没有抄错。总编辑还是觉得有疑问,一定要记者找到爱因斯坦本人核对。爱因斯坦仔细一看,承认是自己写错了。由此可见,在新闻事业后备军的“知识圈”中,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新闻学之外的专业知识,要力求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构建了上述3个层次的“知识圈”,“新闻事业后备军”的知识基础就会比较坚实,几年后当你们走出校门时,选择职业的回旋余地就会更大一些。
三、倡导大胆提问的学习风格
先讲一个故事:
小学语文课本S版第12册有一篇课文《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大意是1921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了声学与光学的研究报告后,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国。甲板上漫步的人群中,一对印度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孩子问:“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
妈妈说:“地中海!”
孩子问:“为什么叫地中海?”
妈妈说: “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孩子问:“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年轻的母亲一时语塞,只好向在一旁倾听他们谈话的拉曼先生求教。拉曼根据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的研究成果,告诉男孩儿:“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在告别了那对母子之后,拉曼忽然对自己的解释产生了疑惑。回到印度后,他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证明了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原理。也就是说,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不是因为海水反射了天空的蓝色,而是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拉曼发现的这种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为20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推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1930年,拉曼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
这个故事的准确性有待考证。我引述这篇课文是想说明,年轻人永远不要放弃对客观事物的好奇心。许多重要发现、重要发明都发生在新奇的“发问”之后。作为“新闻事业后备军”中的一员,应该把“提问”作为一项基本功,天天学习、天天思考、天天训练。
2012年8月28日当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召开例行记者会。新华社记者冉维感觉到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有模糊的地方,打算直接从美国官员口中求证。这次记者会为冉维提供了机会。冉维提出的问题是“美国对钓鱼岛的正式称呼是什么?是‘钓鱼岛’还是‘尖阁诸岛’?还是两者都可以呢?”发言人说:“我得翻翻我的作弊小抄,因为这个事情真的有点复杂。”冉维说:“那您有答案吗?”发言人说:“嗯,找到了。我们之前就说了,我们称之为‘尖阁诸岛’。不过,我们对此问题不持立场。”冉维说:“你们不持立场,但又同时认为这些岛屿适用《美日安保条约》,对吗?”冉维接着说:“我个人觉得,这是矛盾的。”发言人说:“我再说一遍,我们在这个岛屿问题上不站队,不过,我们认为它们确实适用《美日安保条约》。”在冉维的—再追问下,纽兰除了重复政策声明,始终避免正面回答。在—阵尴尬之后,纽兰不得不打断新华社记者的追问,转入下一个问题。
例行记者会现场视频传上互联网后,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追捧。不少网民跟帖说,“新华社这位记者不仅英文流利,而且提问很霸气。”“犀利的问题、清晰的逻辑,流利的英文,这才是中国的软实力!”“用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维护了中国主权,不卑不亢、不急不缓、不争不怒,让美国哑口无言……这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遗憾的是,“提问”并非每个大学生的长项。以课堂提问为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布了一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报告。据调查,我国985高校学生较弱的是“课堂提问或参与讨论”。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选择“从未提问”的学生超过20%;选择“经常提问”的学生只有10%。
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大胆说出自己的疑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圈”,又能够锻炼采集、挖掘新闻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学一年级新生应该积极开发自己提问的潜能,学会在提问中学习、在提问中思考、在提问中创新。
四、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公益书库
今年5月中旬,我给即将离校的2014届毕业生还出了一道问答题:“你常去图书馆吗?在大学学习期间,图书馆的馆藏对你有哪些具体帮助?假如有机会重返校园,你将会怎样利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焦文曼回答说:“在大学期间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和自习室,基本每周都要去三次以上。假如有机会重返校园,我会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充实自己。大学四年的时间真的很短暂,图书馆是大学里最珍贵的地方,我会充分利用电子资源深究某些问题,把各类型的书籍都翻阅几本,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50多年前,我在郑州大学中文系读书,也得益于母校的图书馆和开架阅览室。当时,学校教务处把北京大学中文系500种“阅读书目”印发给全校师生。图书馆延长开馆时间;开架阅览室向学生开放。浓厚的教学和科研氛围,良好的阅读环境,为我们开启了知识之门。除了上课,白天我到开架阅览室读书,晚上把从图书馆借来的小开本图书带到宿舍阅读,星期日到河南省图书馆摘抄关于唐代文学的资料,广泛涉猎中外名著。图书馆和开架阅览室为我积累知识提供了许多帮助。
离开母校到新华社山东分社当记者之后,我仍然没有忘记图书馆。我是河南人,对山东省的情况很不熟悉。为了补上这一课,我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东省图书馆抄写有关资料。我先后阅读了《山东省乡土地理》《山东省乡土历史》《“五四”运动在山东》《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等,还翻阅了《山东省地方志》,抄录了山东省的名胜古迹介绍,搜集了山东各地的民歌、民谚,抄录了一本《山东风情》,选读了《农业科学知识》《小麦栽培》《农谚集》《农业气象知识》等。这些知识对我的采访和写作有很大帮助。
1981年,新华社选派我到中共中央党校新闻班学习。党校藏书较多,有8个专业阅览室,是读书的好地方。为了在有限时间里多读一些书,我给自己施加了一点压力:把全学期的150天划分为50个单元,3天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要阅读两本书。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或者书比较厚,3天读不完两本,可以与上、下两个单元合并计算,即9天必须阅读6本书,完不成任务就早起床、晚睡觉。为了确保阅读质量,我还给自己规定了记卡片的任务:每天记卡片不少于10张,完不成任务也是早起床、晚睡觉。党校给每个学员发了1本电影票,为了防止“电影的诱惑”,我把所有的电影票都退掉了,让自己想看电影也看不成。吃过早饭,只要不上课,我就钻进党校图书馆的专业阅览室。“自我加压”的结果是:半年时间翻阅了104本与新闻学有关的书籍,记下了4000多张新闻学资料卡片。
这些都是往事。半个世纪以前,母校图书馆只有60万册藏书,如今拥有各类资源797.1万余册,其中纸本馆藏485.2万册,电子图书311.9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18个,中外文电子期刊3万余种。图书馆拥有书库和阅览室30余个,阅览座位近7000 个,可为师生提供书刊借阅、馆藏书目查询、多媒体阅览、电子资源检索及文献传递等服务。守着这么好的条件不去利用,实在可惜!
除了传统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吸收新知识。网上有一些公益性的数字图书馆,比如“天涯在线书库”“亦凡公益图书馆”“国学经典”以及商务部网站的“公益书库”。我们可以把网上有价值的数字图书下载到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分类存储,以便抽暇阅读。
我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分为名家荐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新闻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中外历史、领导科学、国际战略研究、人权理论、哲学、宗教、军事、文学名著、人才学、人物传记、新学科纵览等35个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分为若干个小类。平时利用零碎时间下载数字图书,分别存储在各类目录之下。2007年8月30日我辞去新华社总编辑职务,第二年春节,是我到北京新华总社工作20多年间第一个既不值班、开会,又不审阅稿件的休闲式春节。节前我拟定了一个计划:除了陪伴家人,剩余时间集中从网上公益图书馆下载数字图书。7天时间,下载了《大脑如何思维》《成功金字塔》《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未来时速》《幸福是一种心态》《有困难不上交》《统帅决胜之道》《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道德情操论》《健全的思想》《精神现象学》《数字化生存》《认识与谬误》《享受宁静》等204部著作,分别存储到了相关的类目之中。
网上阅读与纸上阅读有很大不同。过去我阅读纸质图书,注意力放在“有价值部分”上,总是先把有价值的内容摘抄出来;在网上读书时,我的办法是把对自己没有明显参阅价值的内容大段大段地删除。比如,一部30万字的著作,可以用一两个小时,把29万多字删去,留下最有价值、对自己最有启迪作用的几千字,仔细阅读、思考,记下札记和联想。在“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目录中,应同名保存两个目录:一是这本书的全文;二是这本书的阅读摘记。这是借用网络大量吸收新知识的有效方法。
五、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率”
知识积累一靠记忆,二靠笔记,三靠资料库。关于“资料库”,刚才已经谈及。下面着重谈记忆积累和笔记积累。
大学老师中不乏专家、学者。对他们传授的各类知识,要学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不能“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举一个例子: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在郑州大学听过著名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宗白华先生的专题讲座。宗白华教授讲课很有派头。老先生坐着讲,一位助教帮助擦黑板、写板书。宗先生讲到宋代学者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绘画的一段论述,年轻助教当即将引文写在黑板上。这段板书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痕。
1977年9月,我到北京参加新华社国内分社工作会议。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新华社召开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国内工作会议。在讨论文风问题时,与会同志列举了“假(话)、大(话)、空(话)”的种种表现,剖析恶劣文风对新闻界的影响。我边参加讨论边思考:既然人民群众对“假、大、空”的文风深恶痛绝,我们能不能不去写那种空泛的“综合报道”,直接深入村庄、农户,去发现生动感人的变化呢?
这个念头萌生之后,我想起宗白华先生的那次专题讲座。由于我的笔记本和相关资料都留在济南新华社山东分社,只好利用午休时间,到西单新华书店去找《梦溪笔谈》。一看书价,一元八角。那年月,这个价码对我来说就是“高价”,确实买不起。我在《梦溪笔谈》第17卷“书画”篇找到宗白华先生引用的那段话,站在柜台前一字一句地抄录。这段话是:
“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
李成是五代、宋初的著名画家,擅长画山水。他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都是仰画飞檐,突出地表现亭馆、楼塔的一个角落。别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画,他说,画画就像人站在平地上望高塔,自下望上,当然只能看见塔的一角。沈括认为李成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他主张“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如果跟真山一样,以下望上,只应看见一重山,怎么能一层一层全看得见呢?沈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
为了弄清沈括和李成谁是谁非,我还研究了宋朝其他画家的主张。南宋画家马远,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画院画家。他继承家学,擅长画山水,取法李唐,能自出新意,下笔遒劲严整,设色清润,多作“一角”之景,也就是说他着力表现事物的一角。因为构图别具一格,当时人们称马远为“马一角”。南宋画院还有一位著名画家,叫夏圭,也擅长画山水,多作“半边”之景。因为构图别具一格,有“夏半边”之称。这两位画家在真实描写客观事物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现实生活进行大胆的概括和剪裁,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写水之一涯。至于其他景物,也常常是通过描绘局部来表现全体,从而使画面上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比自然景色更集中、更突出。他们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与李成有许多共同之处。
经过学习和思考,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应该把李成的“以小观大之法”同沈括的“以大观小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以小见大”“以下望上”作为新闻的主要表现手法。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把“以小见大”作为改进文风、增强新闻作品感染力的突破口,进行了一些试验和探索。我还撰写了一篇题为“以小见大:着力表现伟大变革的‘一角’”的新闻学论文。考虑到“以小见大”的灵感来自母校,我将这篇近两万字的论文寄给《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 第2期全文刊载了这篇文章。
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我在郑州大学学习中国文学史课程时,老师向我们讲述过唐代张巡博闻强记的故事。张巡读书不超过三遍,一辈子不会忘记。像这样的奇才,凤毛麟角。要想多积累一些知识,除了记忆,还应靠笔记。
1981年,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以大学生为对象作了一项实验,研究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他把大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在听课时自己动手写摘要和记笔记;第二组听课时看摘要,但不记笔记;第三组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测试结果是:第一组大学生学习成绩最好;第二组次之;第三组学习成绩最差。可见记笔记是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积累率的有效途径。
古今中外,许多在写作上有成就的作家,都很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果戈里有一个近500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里。有一次,他请一位朋友到饭馆吃饭。忽然,一份菜单引起了他的兴趣。果戈里拿出笔,往笔记本上抄写起来。饭菜都上齐了,他还在那里埋头抄写。他的朋友一气之下不辞而别。后来,果戈里在创作一篇小说时用到了这份菜单。果戈里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这段话对于新传院的大学生同样适用。
许多著名的新闻记者都把自己记录伟大事件的笔记本看作无价之宝。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中有这样一段有趣的记载:
斯诺在我国西北的革命根据地采访,记下了十几本日记和笔记,拍摄了三十卷胶卷,还搜集了几磅重的共产党杂志、报纸和文件。他把这些宝贵资料藏在一个包里。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日,斯诺安全地经过了无人地带,到了东北军防线的后边。第二天,他借了一匹马,进了洛川,那里有一辆卡车在等待着他。一天以后,他到了西安府的鼓楼,请一名红军战士把他的包扔给他。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他的包不在那里了。他在红色根据地采访时的笔记本全都放在那个包里。原来,那辆卡车用麻袋装着东北军要修理的枪械,斯诺的那个包因为怕受到搜查也塞在那样的一个麻袋里,一起卸在渭河以北的咸阳了。
天己黑了,斯诺让司机到咸阳去找他的那个装有采访笔记本的小包。司机表示等第二天早晨再回去找。斯诺心里发急,感到第二天早晨太迟了。他坚持要司机立即开车去寻找,并最终说服了司机。斯诺在西安府一个朋友家里通宵没有合眼,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那包“无价之宝”。幸而,那只包找到了。假如斯诺的笔记本丢掉了,那么可以想见,我们是不会看到世界著名的《西行漫记》的。
年轻人好奇,经常问我究竟有多少本笔记。我可以告诉你们,有三千多本笔记,排列起来占了书房的一面墙。我的笔记都是整理过的:封面上写有“内容提要”;“书脊”标明笔记主题及年、月、日;前几页是笔记目录。所有笔记以时间为序存放。与文本笔记相对应的,是电脑中的“笔记本电子目录”:每年的笔记编目连成一个小型文本文件;每10年的笔记编目连成一个中型文本文件;40年的笔记编目连成一个大型文本文件。寻找什么资料,只要输入检索词,就可以查到这一资料记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的笔记本中,从书架上抽出即可,非常方便。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作为“新闻事业的后备军”,你们记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不仅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养成随时随地记录生活的习惯。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使你们终生受益。
六、提高自己的“课余时间利用率”
先向大家推荐一篇《鹅卵石的故事》。在一次“时间管理”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空罐子,然后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鹅卵石。当鹅卵石超过罐口之后,教授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教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再问学生:“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有位学生细声回答说:“也许没有满。”
教授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他问学生:“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
教授从桌子下面又拿出一大瓶水,倒在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里,然后问学生:“你们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作为开放式问题,对教授的提问可以有多种回答。联系大学生读书的实际,《鹅卵石的故事》至少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无论学习生活多么紧张,只要真想读书,总能挤出一些缝隙时间。
以阅读《列宁选集》为例。我计算了一下:《列宁选集》第1卷858页,第2卷1005页,第3卷933页,第4卷765页,4卷合计3561页。由于日常工作任务繁重,不可能脱产读书,业余时间又比较零碎,要在短期内读完这4大本书,是很困难的。1973年元旦,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了一个总体学习计划:每天抽出1个小时阅读《列宁选集》,读小说,每小时可读50页;读一般的社科类图书,每小时可读30页。经典理论书籍需要仔细阅读,按照每小时平均阅读10页测算,356个小时即可将《列宁选集》1至4卷通读一遍。有了这个“总体规划”,每天的零碎时间就像珍珠一样,被串起来了。实践的结果,只用了6个月的业余时间,就将《列宁选集》通读了一遍。之后,又用了3个月的业余时间,将《列宁选集》第3卷和第4卷重读了一遍。采用“总体规划”和“积零为整”的学习方法,每天用来学习的时间并不多,但9个月挤出了526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相当于脱产学习两个多月。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叫做“积零为整”,也可以说是“缝隙时间的利用”。
为了让大家对“缝隙时间”的总量有比较直观的了解,我们可以算一笔账:
每周时间总和是168小时。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上课时间平均为5小时,一周25小时;从周一到周日,平均每天睡眠8小时,一周用去56小时;吃饭、午间休息、整理内务每天用去4小时,每周需要用去28小时。每周时间总和减去上课、睡眠、吃饭、午休和整理内务时间,净剩余59个小时。全年52周,剩余的“缝隙时间”为3068个小时。
剩余时间对每一个拥有它的人来说,是公平的,但不同的人对“缝隙时间”的利用率则大不相同。勤奋的人,“缝隙时间”利用率高一些;不那么勤奋的人,“缝隙时间”的利用率要低一些。课余时间利用率较高的,是成立于1794年的“巴黎高师”。这所名校培养了物理、化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的 11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 7 位数学最高奖——费尔斯奖的获得者。这所学校的一条经验是规定了铁的作息纪律:学生每天学习近14小时。这个数据摘自《大学人文读本》一书。我们不采用这一严格的标准,权且设定课余时间平均利用率为50%,其余时间从事社会活动和友好交往,那么,一年中可以有效利用的“缝隙时间”为1534个小时。这些时间如果用来读书,按照每小时平均阅读30页的速度计算,全年可阅读46020页,相当于153本平均每册300页的书籍。大学本科4年,阅读总量约为612本书;研究生3年,阅读总量约为459本书。
大学是你们参加工作前“专职学习”的阶段。本科4年,看似漫长,其实只有1461天、35064小时,期间还要扣除4个寒假、4个暑假,实际可用于学习的时间并不太多。“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不少人喜欢引用这句口号。但是,引用归引用,是否当真,则是另一回事。试想一下:丢了钱,不少人感到心疼;丢失了时间,有多少人会感到心疼?一些大学生经常抱怨:“这个星期不知道干了些什么,稀里糊涂就过完了!”宝贵的大学学习机会在抱怨声中悄然流逝,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同学们!昨天晚上郑州大学隆重举行2014年开学典礼,一万多名新生齐刷刷地站在大学的起跑线上。
开学典礼就是“发令枪”。是采用“站立式起跑”还是采用“蹲踞式起跑”,是立即起跑、延迟起跑还是在“起跑线”附近悠闲地溜达,老师和家长不能替你们做主,必须由你们自己做出选择。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尽管人生有多次选择,但就大多数人来讲,影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不超过10次。你们今天的选择,将会影响你们的前途和命运,因为“起跑状态”是“生命经历”的重要构成因素!
衷心希望2014级新生尽快进入竞技状态,借助“起跑器”的推力,勇敢而果断地向前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