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专访我院陈萌芽同学
5月9日,《河南商报》以《支教大学生:为孩子打开通往美好的窗户》为题专访了我院12级广电班陈萌芽同学,报道了她的支教事迹。陈萌芽同学热衷公益,曾获“郑州大学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称号,目前在我校“思源之家”社团担任团支书。
附:《河南商报》的报道
支教大学生:为孩子打开通往美好的窗户
小时候 出身农家的她 决心去“外面”看精彩的世界
长大后 她却决定下乡支教 想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希望
20岁的陈萌芽是郑州大学的大二学生,她常常整天待在实验室,拿本书坐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也曾为日后的工作发愁。
还好,下乡支教,让她觉得有了一块“精神栖息地”。
河南商报实习生 王琦 文/图
寄语李翠
惋惜之余,陈萌芽觉得,这种勇气和精神是我们这代人需要学习和发扬的。“生命没了,如果躯体能够发挥余热,那何不再为别人做最后一件事。”陈萌芽说。
支教
她“拥抱了世间所有的美好”
陈萌芽的老家,在许昌禹州一个普通的村庄。她上小学时,学校安排的课程只有语文、数学和英语。那时,她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有着怎样的精彩。
2012年9月,郑州热得让人难以忍受,但这丝毫不妨碍她的好心情:她走进了大学校园。
2013年暑假,她与一个下乡支教公益社团的成员一起,去湖南桑植县一所希望小学支教。小学坐落在半山腰上,她觉得自己从来没呼吸过那么清新的空气。工作可不轻松,除了上课,队员们每天还要到学生家中走访。
她说,每到一户,孩子的家长都会拿大瓷碗让他们喝水。那水清冽甘甜,好喝极了。
一个雨天的晚上,电闪雷鸣,还停电,大家围在屋檐下谈天说地,对面的山头只剩下黑压压的一片。她觉得,这一刻,自己拥抱了世间所有的美好,身心涤荡。
感悟
学生调皮,是想吸引别人的注意
直径1米的洗衣盆,地上堆放着衣物,10岁的女孩小云坐在门口台阶上揉搓着衣服,而她3岁的弟弟则蹲在她对面,这是陈萌芽家访时见到的一幕。
房子里,厨房在堂屋隔壁,一口大锅非常显眼,墙角堆放着杂物。相比之下,有 些新房子更让陈萌芽不忍直视,屋里一件家具都没有,3层楼住3个人。
“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又忙,平时得不到注意的孩子就想方设法吸引团队成员的注意。”陈萌芽说,有个四年级的男孩上课捣乱、下课惹女生哭,后来却发现他把免费午餐中的牛奶给奶奶喝,对弟弟也照顾有加。陈萌芽感到很愧疚,她觉得自己曾错怪了这个孩子。
愿望
愿做“向日葵一样的女孩”
支教团在没有告知孩子们的情况下,选择在一个太阳还没升起的早上偷偷离开了。两个小时后,孩子们的电话、短信以及队员们的泪水蜂拥而至,车里没一个人说话。
前几天,团队的一位成员告诉陈萌芽:五年级的陈亮发来消息,说让转告团队的其他老师,自己一定会考上郑州大学。
陈萌芽说,陈亮可能都不知道郑州大学在哪里,自己能给予他们的,并不是知识上的累积,而是一种和自己当初一样走出去的欲望。这世界色彩缤纷,只有看到了,才能心有所向。3月13日0点,陈萌芽发了这样一条微博:20岁,要做一个像向日葵一样的女孩子,永远朝向阳光。这一天,是她20岁的生日。
陈萌芽同学与支教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