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振中院长:实现人生价值的三重境界
3月6日,我院南振中院长以《实现人生价值的三重境界》为题为全体教师作了专题报告。南院长结合自己对“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和“勿忘人民”的理解,引用多位哲人、伟人的事迹和观点,为我院教师提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三重境界——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作出贡献和“奉献、贡献、造诣相统一”。
以下是南院长的报告全文。
实现人生价值的三重境界
——在郑大新传院教职工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3月6日)
南振中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人生价值的大小,受人生价值境界的影响。我读过马克思1835年中学毕业时写的一篇作文,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写这段话时,马克思只有17岁。后来,马克思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有了更为深刻的阐述。《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9个字既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宗旨,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革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概括。
去年10月11日,新传院决定把穆青同志提出的“勿忘人民”作为“院训”。这意味着“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已经成为新传院师生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三重境界”就是建立在这一共同的思想基础之上。
高校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重境界是埋头苦干、默默奉献。
今年春节前夕,我给各位老师发了一封马年贺信,其中引用了德国作家歌德的一句话:“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间就是天堂。”潜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谁个不苦,谁个不累?唯一的区别在于:有人吃了苦会抱怨;有人则把吃苦受累当做乐趣。
法国文学大师、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说过:“这世界上真有成就的往往不是第一流的聪明人,而是第二流的聪明加第二流的愚笨的那种人。太聪明,就把什么都看开了。他不肯做傻事,花笨功夫,不肯找难题让自己受苦,所以,他就没有希望了。”在罗曼·罗兰看来,“做傻事”,“花笨功夫”,“找难题让自己受苦”,都是成才的必备条件。这一见解值得我们深思。
1986年1月14日,我担任了新华社总编辑室总编辑,后来又被任命为新华社总编辑。在这个吃苦受累的岗位上,苦熬了7899个日日夜夜,不能说不累。之所以从不抱怨,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小养成了吃苦的习惯。除此之外,我想通了三层道理:
一是从事新闻工作,不苦不累能不能干好?肯定干不好。想舒舒服服当记者,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因此,30年前我撰写《我怎样学习当记者》一书时,开宗明义,把“新闻记者一一令人羡慕的‘苦差事’”作为第一个章节的标题。
二是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是不是最苦最累的人?这是我坐公共汽车时受到的启示。到北京工作以后,我有时会乘坐公共汽车上街。有一年夏天到王府井,公共汽车里挤满了人,没有座位,我只好站在前面汽车发动机旁。当时气温高达38度,发动机散发着热气,车厢像个大蒸笼。司机和售票员挥汗如雨,仍然坚守岗位。回到新华社,我对总编室的同事说:“不要以为我们是世界上最苦最累的人,同公共汽车司机和售票员相比,我们在有空调的大平面熬夜,简直是‘身在福中’!”
三是现在下岗的人很多。在单位里,是无事可干舒服一点,还是忙和累更让人开心?现代作家蒋子龙说:“累就是有活干,有机会,有希望。现代社会最累的人,都是一些幸运的人。”这段话耐人寻味。
同新华社总编室一样,新传院也是一个吃苦受累的群体。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突击任务接二连三,很多老师熬到深夜。有几次是半夜将有关材料传到我的邮箱。受了大家高涨情绪的感染,我也赶在凌晨5时前后将修改稿传回。邮件、短信来来往往,这就叫“愉快吃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传院女教师比较多。男同志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并获得成功,通常意味着在他为新闻教育事业作出奉献的同时,家里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心甘情愿地为他付出。女同志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很少有这样的福气。据典型调查,女同志每天干家务的时间约为两个半小时。假设一位女同志22岁大学毕业开始从教,到60岁退休,在38年的新闻教育工作中,她至少要挤出34675个小时做家务,这是一种平凡的、繁重的、看不出效果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杰出的高校女教师付出了双倍的努力,作出了双重奉献。即使如此,她们闯过了一关又一关。“苦中有乐、以苦为乐、乐在苦中”,这是一种生活智慧,也可以说是一种生存境界。有了这种苦乐观,就可以做到“身苦心不苦,身累心不累”。
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二重境界是作出贡献。
奉献有“有效”和“无效”之分。只有“有效奉献”才能称得上是作出了贡献,只有“有效奉献”才能给最广大人民带来利益,只有有效奉献才能激起人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力求实现“奉献与贡献的统一”,这是共产党人追求的人生价值的第二重境界。
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三重境界是“奉献、贡献、造诣相统一”。
高校教师的价值观不仅包含着“默默奉献”和“有效奉献”,而且包含着“能力”和“造诣”。从奉献到贡献是一次很大的飞跃,但是,这还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高级知识分子一辈子乐于奉献、以苦为乐。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研究如何实现“奉献、贡献、造诣相统一”的问题,这是高校教师追求的人生价值的第三重境界。
要实现“奉献、贡献、造诣相统一”,必须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做到“终身学习,刻苦钻研”。学习的主要推动力有两个:一是爱好;二是需求,即“本领恐慌感”。
人的爱好多种多样:有的喜欢游泳,有的喜欢打球。在马路两边的林荫道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跑步的人,尽管汗流浃背,可很少抱怨苦和累,因为跑步已经成为他们的爱好,苦和累融入了快乐的感受之中。
有人做过测试:以一小时为单位,读书消耗的热量相当于游泳的二十七分之一、打羽毛球的三十五分之一、跑步的六十九分之一。可见读书比参加运动要轻松得多。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喜爱运动那样,把学习培养成为一种个人爱好呢?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用大圆和小圆比喻人所获得知识的多寡。大圆的面积大,意味着掌握的知识多;小圆的面积小,意味着掌握的知识少。圆圈的外面是人的未知空间。大圆的圆周比小圆的圆周长,因而同“未知空间”接触的点要多一些、线要长一些。这意味着人的知识越多,越容易感到自己不懂的东西多。学习可以把知识的“小圆”扩充为知识的“大圆”;持续不断地学习,可以逐渐填补“大圆”外面的知识空白。这种无止境的学习和追求,蕴含着极大的乐趣。
“本领恐慌感”是毛泽东同志首先提出来的。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新传院中青年同志教学和科研任务很重。这次来,因为要填一些表格,我才知道申报重大课题或者项目要填写最近五年间的学术研究成果,包括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哪些论文,出版了哪些著作。如果上一个五年科研成果较少,就会影响下一个五年;下一个五年的科研成果较少,又会影响到未来的六至十年。这是真真切切的“本领恐慌感”!有了这种强烈的“本领恐慌感”,就可以做到“不用扬鞭自奋蹄”。
为了提高造诣、应对挑战,必须学会自我加压。要学会挤时间,尤其要学会利用长短不一的“缝隙时间”。我算过一笔账:每周的时间总量为168个小时。上班平均用去40个小时;睡眠用去56个小时;吃饭、午休和从事家务劳动用去28个小时,每周净剩余时间为44个小时。全年约52个周,“缝隙时间”总量为2288个小时。假设“缝隙时间”的利用率为50%,也就是说利用一半、浪费一半,仍有1144个小时可以为我们所用。这1144个小时如果用来读书,按照每小时平均阅读20页的速度,全年可读114本平均每册200页的各类书籍;如果用来写作,按每小时平均写200个字的低速度估算,全年可写22万多字的各类著作。
举一个例子:2011年2月15日,团结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大可与我商谈《学习点亮人生》一书的写作和出版事宜,希望能在2011年4月5日以前将书稿交给出版社。2月下旬我要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3月上中旬要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其间,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还给我安排了一些重要的外事活动,工作比较繁忙。写作过程中我曾给王大可社长打过一个电话,希望将交稿时间推后一个月,王大可社长答应了这一要求。撂下电话,我想:几十年都不曾“食言”,这一次也不能“例外”。为了加快写作进度,我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用了45个“凌晨”和白天的“缝隙时间”,终于赶在4月1日这一天将16万字的书稿送交团结出版社,比原先承诺的交稿时间提前了4天。2012年12月,这本书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原新闻出版总署评选为党员教育优秀教材。
1960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 67岁寿辰前夜说过一段话:“人就是要压的,像榨油一样,你不压,是出不了油的。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许多年轻朋友问我成才有什么秘诀,如果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要像榨油一样,学会“自我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