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就南阳文化产业发展采访我院汪振军教授
4月7日,《光明日报》社记者刘先琴就我省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采访了我院汪振军教授,汪教授进行了专家点评。他谈到:在中央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今天,南阳文化要在整个中原文化发展的格局中独树一帜,必须突出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新颖的文化创意将南阳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强大的文化产业,既要保护好原有的历史文化,弘扬优秀文化和优势文化,又要强调自身的创新,创造出更多的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文化品牌,提升南阳文化的影响力。
《 光明日报 》有关南阳文化产业发展原文如下:
南阳:文化宜居 志在高远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08日 04 版)
■南阳市委书记李文慧: 历史,人文,把丰厚底蕴挖掘好;软实力,影响力,让文化强起来。■南阳市市长穆为民: 文化精品涌现、文化生活丰富、文明新风吹遍——这里是南阳。
主持人语
南阳,寥寥数语是难以说透其文化底蕴的:既丽且康,大哉南阳;圣贤之乡,卓在南阳;文华之邦,美哉南阳;时代之光,壮哉南阳……这些都还不够,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南阳在文化发展上志向高远,南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文化的支撑下,南阳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和豫鄂陕省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新标杆,蓬勃而出!本期《文化强市百城行》专栏走进河南南阳。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初春的镇平,一派兴旺富庶。石佛寺镇玉雕湾停车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川流不息,旅游购物的人络绎不绝;玉博苑市场内,摊位密密麻麻,前来批发玉器的客商熙熙攘攘;从轮廓初现的国际玉城二期,到玉雕湾商贸城项目上马,处处是火热的建设场景……
作为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镇平县玉文化产业的繁荣景象成为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阳充分挖掘利用悠久丰厚的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现已形成文化旅游、特色工艺品、光电、印刷、中医药等优势文化产业,被河南命名为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市。
依托文化名城,建设宜居福地,南阳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文化产业喷薄而出
2007年,南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南阳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将南阳文化产业定位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镇平是南阳文化产业发展当之无愧的“急先锋”。该县重点构建了“一带六点”的玉文化产业布局,即沿赵河建设形成玉文化产业观光带,依托6个玉文化产业重点乡镇,建设玉文化产业辐射区。总投资120亿元的70个重点项目摆放在30平方公里的“一带六点”内,项目涉及基础设施、文化服务体系、产业协同整合、玉文化主题旅游、品牌体系建设等5大类,加速了玉文化、玉产业的互动融合。
通过繁荣市场、举办节会、扩大规模,包括镇平在内的南阳玉文化产业走上了标准化生产、大师化创作、品牌化经营的科学发展轨道,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全市各类玉雕企业11万余家,年综合产值超过120亿元。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玉雕节是南阳节会文化的龙头品牌,自2002年首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至今,共引进项目200多个,投资总额已超过400亿元,有力推动了中医药等产业发展。
在诸葛亮躬耕地建设卧龙岗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智慧之城;加快华光工业园区建设,使之成为世界级的印刷光电信息记录材料研发基地,打造“南阳光谷”……
短短几年时间,南阳文化产业这棵参天大树上已结出累累硕果,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6亿元,位居全省前列,成为该市经济运行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精品佳作层出不穷
南阳高度重视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将其列为文化强市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在组织领导、创作力量、经费投入等方面对重点创作项目予以倾斜,文化生产力不断被激活,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优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应运而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该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活动,共收到各类文艺作品1000余件,评选出获奖作品240件,40个单位获得组织工作奖。其中,两部作品先后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35部作品荣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在2011年开展的省、市第九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该市又有长篇小说《无名桥》和《人道》、电影《士兵武文斌》、电视连续剧《小鼓大戏》、戏剧《歧路冷雨》5部作品进入省获奖名单并已公示。曲剧《惊蛰》、大调曲《咏梅》、三弦书《抢辣椒》分别荣获“文华奖”、“群星奖”等多个奖项。
在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上,市曲剧团优秀演员张明云荣获“当代中国曲剧十大名角”称号,演员刘修元荣获“当代中国曲剧十大名角提名奖”。大型现代曲剧《武文斌》获河南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文华演出奖,演员齐红宾获表演一等奖。在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鼓曲类复赛中,获奖总数占全省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二,充分显示了南阳“曲艺之乡”的雄厚实力。
文艺作品百花齐放。著名作家二月河创作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等作品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姚雪垠、柳建伟、宗璞、周大新等四位南阳籍作家先后获得茅盾文学奖,周同宾获得鲁迅文学奖。在河南省表彰荣获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大奖获得者会议上,该市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得者乔典运、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同宾、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得者冀振东、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李光成4人受到表彰。
宜居南阳活力四射
2011年6月以来,南阳以“两争一迎”(即争做文明市民、争创卫生城市、迎接全国农运会)为载体,着力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打造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南阳市委书记李文慧表示,“创建活动作为一面旗帜,凝聚了人心,融洽了关系,增进了团结,营造了南阳和谐向上的发展氛围。下一步,南阳市将切实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提高全市人民的文明素质。”
南阳市市长穆为民说,190平方公里的南阳新区已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南阳按照“白河为轴、两岸并举、区块突破、组团发展”的城市思路发展,一个生态宜居的新南阳正在崛起。
到2012年,南阳将基本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拥有比较完善的文化设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成为河南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
由“文化名城”向“宜居福地”跨越,南阳,再次起航!
(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徐 聪 陈琰炜
专家点评
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汪振军
在中央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今天,南阳文化要在整个中原文化发展的格局中独树一帜,必须突出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新颖的文化创意将南阳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强大的文化产业,既要保护好原有的历史文化,弘扬优秀文化和优势文化,又要强调自身的创新,创造出更多的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文化品牌,提升南阳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