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摄影师贺延光为我院学子作专题讲座
9月29日下午,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贺延光应我院之邀,在北核心教学区1107教室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摄影与社会》的学术报告。我院延百亮等老师及各年级学生共300余人共同品味了这一场视听盛宴。学术报告由我院党总支副书记孙保营主持。
讲座中,贺延光先生和同学们分享了他的部分摄影作品,并结合亲身经历为我院师生详细讲述了每一副照片背后的故事。其对社会事件的敏锐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我院师生深切地体会和见证了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优秀品质。我院师生不仅对其精湛的摄影技术表示赞叹,更为每一幅照片所包含的社会底蕴,所折射出来的贺延光先生对社会的思考折服。
“我首先是新闻记者,然后才是摄影记者”,贺延光先生说道,“摄影记者不是摄影艺术家,他们拍的照片可能不会那么养心悦目,更不会被装裱在镜框里作为装饰而达到蓬筚生辉的效果。好的新闻图片的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让人铭记。它们应该放在历史的档案册中传播思想、开启民智,供人们研究生活、研究社会、研究历史时提供重要的依据。”贺延光先生独特的思维也给我院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强调在摄影过程中角度的重要性,要打破思维定式,用新鲜感抓住读者的眼球,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可以赋予照片以生命。通过对摄影伦理的分析,他告诉同学们摄影与社会的重要关系,让同学们明晰了做一个合格的摄影记者应具备的道德观。
贺延光先生扎实的摄影技术以及诙谐幽默的语言博得了我院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其后的提问环节,贺延光先生耐心细致地解答了我院学子有关摄影技术及新闻影像等方面的问题,并勉励同学们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不断进取。
拆穿谎言,解构权威,普及公理,涤净人心——而这一切,仅凭他的镜头,还有寥寥数笔的图片说明。将近三个小时的讲座,贺延光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他拍摄的每一张珍贵照片都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贺延光对新闻摄影记者使命的诠释以及摄影技巧的指点都使我院师生受益匪浅。
贺延光简历
贺延光,男,1951年出生,陕西汉中人, 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85年至2005年任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现为该报图片总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他先后7次在国内最高新闻奖评比中获奖,是国内新闻界惟一一位既获摄影一等奖又获文字特别奖的平面媒体记者。“不为历史留下空白”是其从事摄影工作以来所奉行的理念。
贺延光从事新闻工作26年,期间赢得的主要奖项有: 1.《文明礼貌月摄影日记》(组照)--1982年度"全国好新闻"摄影奖(中国新闻奖前身,该年度奖项不分等级);2.《离别时刻》--1984年度"全国好新闻"摄影一等奖(中国新闻奖前身);3.《团旗似火》--1985年度"全国好新闻"摄影二等奖(中国新闻奖前身);4.《团旗似火》--1985年全国新闻摄影大奖赛金牌奖;5.《令人震惊的一千万》(组照)--1988年度"全国好新闻"摄影二等奖(中国新闻奖前身); 6.《余热》--1990年第11届亚运会新闻摄影比赛一等奖;7.《长江九江段4号闸决堤30米》(消息)--1998年度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8.《SARS病房》(组照)--2003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9.《面对生命》--2003年全国新闻摄影年度最佳照片奖 ;10.《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1.《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2005年全国新闻摄影年度最佳照片奖。
贺延光老师讲述着作为摄影工作者的责任
每一幅照片都是一份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