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原经济区特别报道 文化寻根 海外豫商情归家园
□东方今报记者毛韶华
【文化产业】
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中原经济区建设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对于文化界人士来说,既为之感到振奋,更为之冷静思考。中原经济区建立之后对河南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自己的研究如何为之尽一份力?记者近日采访了郑州大学的
汪振军
教授,他对这些问题一一给予了解答。
【理念】文化是一种战略支撑
省委书记卢展工曾说:“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谈到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时,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认为:“文化作为强大的软实力,有两方面体现,一是核心价值是否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二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有无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产品,决定其市场的影响力。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新趋向,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不二法门,中原经济区建设也将顺应这一规律。”
【建议】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
“少林文化享誉海内外、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落户郑州高新区、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被确定为我国六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汪振军谈起我省文化产业方面的成绩如数家珍。为成绩骄傲之外,他谈得更多的是这些成绩带来的启示——今后在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方面应更加侧重。
园区太少了,应建一批高起点、代表河南水准、方向的产业园区。“比如登封,就很有培育的条件。”汪振军说,“中原经济区建立后,我们更应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依托自己的资源。黄河文化就是代表之一,可以此为突破口。”
汪振军的观点,与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不谋而合。第六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文化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郑州举行时,熊澄宇谈到,各地应找准在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业中的优势,可以具体到产业链条中的某些环节,不求全,不贪大,重点突破,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