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赴林州新闻采写团纪实
从今年10月份起,教育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每月一星”学习宣传活动,每月集中宣传一位教育典型人物,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河南省教育厅和郑州大学共同负责我省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王生英老师的学习宣传活动。
王生英是林州卸甲坪小学的教师,自幼患小儿麻痹致残,她以对教育事业和山区孩子的热爱,在村小学危房坍塌、学校无以为继的关头,硬是和丈夫刨土、挖沙,四处借债建起了家庭学校,10年以家为校,20年以校为家,以柔弱的臂膀撑起山村教育的大厦。她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等的接见,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十佳教师、全国师德标兵、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特级教师等称号。2006年12月,她被提名为“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2010年9月,她被教育部授予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
10月25日,由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刘超,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凌凌、延百亮老师的带队下,组成了一行10名同学的新闻采写团奔赴林州。
出发前,李凌凌老师组织文字采写组的7名同学翻阅了关于王生英老师大量事迹,整理了《中国教育报》《大河报》等十多家媒体对王老师的采访角度,并组织大家撰写采访提纲。孙杨杨同学拟采写“白描王老师的一天”的主题,郑会燕同学拟定“一个都不能少”的主题,着重描写王老师对学生受教育的关心、金亮同学拟采写“两代人”来突出王生英老师对山村教育37年的贡献。
另外,李凌老师还指导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初步确定采访对象,拟定采访问题,并提醒大家注意典型报道时绝对不可以无限拔高人物形象,而要将其作为一个普通人来关注。出发前的动员会上,延百亮和李凌凌老师向同学们交代了注意事项,确定了先采访“楷模身边人”——比如乡亲、父母、丈夫等,在此基础上再集中采访楷模——王生英老师的方法,并提出“采访山村教师群像”的采访思路。
山路并不算崎岖,10月25日号下午,我们来到了王老师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坪村,一下车,同学们在刘部长、李凌凌老师、延百亮老师带领下,兵分三组,一组在村里同村民交谈,一组前往卸甲坪小学,另一组则去了王生英的家。
采访并不顺利。由于林州口音重,很难听懂。村里许多人已外出打工,想寻找王老师带过的上一代学生也十分困难。在第一轮跟村民的交流中,同学们就遭遇了挫败感。而村里的孩子特别小,也没采访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晚上回到住处,根据下午的采访情况,李凌凌和延百亮老师组织大家展开了讨论。大家纷纷反映,实地采访情况更为复杂,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拈起。
两位老师组织同学们根据回忆,把当天的采访手稿,补充完整并录入笔记本,并确定了第二天的主要采访对象——王生英老师的丈夫、同事、领导、儿女、母亲(父亲已过世),之前确定的采访主题是否可行,或是否需要变换角度等等。
第二天,采访团首先来到了卸甲坪小学,今天,王老师将在这里上六节课。卸甲坪小学只有两名老师——王老师和李林生。在这里,我们完成了对李林生老师的采访。在上课间隙,可以同王老师简单交流。然而往往是话匣子还没打开,上课铃就已经响了。
王老师的母亲不在村里,丈夫晚间才能返家,儿女在外地,同事和老领导在离卸甲坪较远的村子,看样子也只能留待明天采访。山村教师多质朴,几方联系,许多人却不愿接受采访,“山村教师群像”的主题塑造一时之间变得困难重重。
是否今天又只能空手而归?
事情有了转机,傍晚后,我们见到了王生英的丈夫和一些村民,王老师也下课了。于是,同学们随即分组,一组采访王合生,一组采访村支书和村民,另一组则采访王生英老师。
随着采访越来越深入,我们也逐渐感受到了王生英老师的无私的情怀,也感受到了她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女儿的感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建立在这样琐碎的矛盾之上。
在采访中,事先准备的问题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同学们交流中都认为,人物访谈随机性也极强,有时会就着话题直接发问,但谈话提纲起到了控制节奏、拉回主题的作用。
第二天的采访进行到很晚,离开王老师的家,已是晚上八时许。看着漫天的繁星,摸索着崎岖的山路下行,同学们却觉得无比充实。晚上的任务依然艰巨,大量的采访信息录入,总结和确定第二天采访计划。
鉴于时间紧迫,第三天的任务更加细致,同学们由老师带队,分为五组。一组去采访王生英的母亲,一组前往邻村采访王生英的老领导和同事赵虎林和马明奇,一组留在林州市采访王生英的高中同窗王现昌,一组采访王生英的学生,现在林州重点中学就读的王帅斌和李婷婷等,一组人则要继续采访王生英老师。
经过一天半的酝酿,同学们都对采访有了深入的体会,也更加得心应手。经过一个上午的奔波,中午时大家碰头,都对自己的采访结果非常满意。而对于王生英老师30 多年来不顾身体残疾,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扎根山区小学教育,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感动。
那山那人那群孩子
安然
漆黑的夜,阴冷的风,寂静的大山,纯朴善良的人们,天真可爱的孩子,默默坚守的老师。这是林州给我全部的感触。
山,是那样的巍峨、肃穆、又寂静。它静静的,默默的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山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浮躁,没有城里的灯红酒绿,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山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宽敞的街道,拥挤的人群。山,是那样的宁静,宁静的让人窒息,宁静的让人感觉自己真的可以超凡脱俗。山里没有什么好东西,有的只是随处可见的野菊花和让我们这些从平原来的孩子惊叹不已的野柿子树。山能做的就是困住山里的人们或者是迫使着它养育的儿女为了生存离开它的怀抱。山只是山,没有怨言,无需回报,只是沉默。
人,山里的人天生的质朴,面对我们这些外来人,他们很警惕。因为来这的人只要看着陌生,他们就会天生的好奇又排斥。在我们不明白采访的时候为什么他们要么非常热情,要么吱吱呜呜,遮遮掩掩的同时,我突然感到,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这些山里的人们。山里的人们不会像城里的人们那么善于交际,善于撒谎,善于左右逢源,他们相信你就会毫不保留的把心交给你,否则就会选择自我保护。在山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师。千万别小看山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她的贡献也许比不上那些学者教授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但是他们的贡献是最朴实,最实在的,最长久的。他们的学生也许没有多大的成就,大部分也就是在家务农,但他们却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让山里的人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带来力量,知识可以创造财富。于是在对于下一代培养时格外的注重学习知识。越来越多人的思想得到了启蒙,意识得到了提高,于是他们开始走出大山,开始让大山变得富裕起来,在这个特殊的群体里有这样一个平凡却伟大的人——王生英。她是山的女儿,无怨无悔的留在了大山,留在了这片另她挚爱又贫瘠的土地。她思想单纯却又高尚,她想的最多的是怎样教好她的学生,她做的最多的是让她的学生从心底里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她用她的爱心,让孩子们感受到师如母亲;用她的耐心,让孩子们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用它的恒心,让孩子们有安静的教师上课。她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持久,那样的令人刻骨铭心。
孩子,孩子是山的希望。山里的孩子们,眼睛特别大,特别清澈,水汪汪的。他们喜欢我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因为我们的到来总能够给他们带来新鲜的事物,因为我们的到来给这些大多数平时只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们带来很多乐趣。他们不像城里孩子那么干净整洁,没有太多的玩具,更不可能经常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撒娇,她们的小手经常是脏兮兮的,有时候甚至需要老师给他们洗小手,梳辫子。她们对老师很亲,不是对老师尊敬的那种亲近,是孩子对妈妈,对亲人的那种亲近。在山里,老师不仅是他们的启蒙老师,老师对于孩子的意义更加的深远。
十月份的大山特别的冷,让我这个在平原生活久了的人冻的直打哆嗦。但大山因为有这些可爱的孩子,质朴的人们,伟大的老师,让我看到了大山的希望,看到了山里的精彩,心里暖暖的。
平凡与伟大
娄雪
于我而言,对王生英老师的采访,不止是对专业能力的一次有力锻炼,而且给我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一场过滤与洗涤。
卸甲平村,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是因王生英这么一位教师而为人们关注。但满载荣誉的王生英老师,说的最多的却是“比我优秀的,我们这里还有很多”;她的同事,同样在山区教学30几年的李林生也说“我很平凡,我们这里像我这样的(教师)有很多”。
采访的三天中,让我又感触的话语有很多,而最令我感动的却就是这两句最平常不过的语言了。没有修饰,没有夸大,没有拔高,没有目的,只是白开水一样平淡的话语,但折射的却是这些山区教师最伟大的光芒。它们,在我的心头,一直萦绕着……
作为在山村坚持教育30多年的教师,被评为模范、标兵甚至是“英雄”,可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艰辛,亦不是自己的伟大,竟是把自己“拉”回去,放进平凡的教师队伍中。实际上,我们确也无需要求他们再加赘言,这些话已然囊括了他们所有的精神和品质。
王生英,李林生,他们所言的“很多人”,都是“王生英”。令人暗自钦佩的“王生英”们!
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里,很多人在生活中变得愈加物质,固有的许多美好品质也逐渐消减乃至消失。有几人能像“王生英”们那样在自己最平凡不过的岗位上坚守,用自己仅有的能力作出最好的成果?又有几人还有“王生英”们那般心胸,不骄不躁,时刻以谦逊的姿态发现着他人的优点,赞美着他人?
在这个小山村的“教师圈”里,没有排挤孤立,有的是互相鼓励、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没有争权夺利,有的是相互尊敬、互相欣赏;没有太多物质要求,却有很高的精神境界;没有振聋发聩的口号,却有这么一群人始终干着实事、默默奉献着……
对教师职业的热情和坚定追求,把教育看做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将自己的所有辛苦付出完全恒等于对自己的一份责任和对承诺的兑现,身处平凡岗位却乐观无悔地使努力最大化、付出最大化。
他们,在言语上,将伟大化为了平凡。
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将平凡化作了伟大。
我和你,一个都不能少
郑会燕
卸甲坪村,是林州546个村庄中极为普通的一个,这里背倚太行,靠天吃饭。然而,在卸甲坪,却有一个现实版的“魏敏芝”(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女主角)——王生英。王生英对村民有一个承诺:要让村里每一个该上学的孩子都能走进课堂学习知识。
37年了,她教过无数的学生,但她的学生没有一个辍学。这些学生中,100多人考上了高中,15人考上了大学,6人当上了村干部。
她说:“学生不上学,是学生问题就找学生说,是家长问题就找家长说,哪怕有一个不上学,都是我的责任。”
让孩儿上学吧,我来背!
村里有个叫李增华的孩子,同样是因为幼时发烧,医治不及而下肢瘫痪。他的爸爸是血热病,四肢不灵活。父母认为增华是个残疾孩子,读书无用,就不让他入学。
王生英知道后,就经常去找增华父母,直到增华妈妈淌着眼泪答应。但增华生活不能自理,谁来送他上学呢?
王生英想也没想说“我背他!”
第二天,一拐一拐的王生英来接增华上课了。增华上下楼梯,上厕所,都需要人背。有时是她,有时是丈夫。
就这样,一背就是6年。
与增华同时在校的,还有另外两个残疾孩子。王生英组织学生成立了一个互助小组,在放学路上护送他们。
增华的病渐渐重了,他只能卧床不起。19岁时,他离开了人世。
说到增华的离去,王生英黯然,“增华的字写得最好,喜欢查字典,最后他病重,我去给他送跳棋时,他还躺在炕上翻字典。”
当问起她为什么坚持要增华上学时,她说:“我也是个残疾,父母也不同意我上学。但我想着,他就算学会修把锁也能自立,总不能一辈子跟着父母。他学点知识就能做个有用的人。”
全平,起床了!
30年前,王全平9岁,他的聪明伶俐让王生英印象深刻。
“孩子住在西平,不爱读书,但一读比谁学得都快。”王生英提起他,满是笑意。
一个小时的早自习,寒风凛冽,王全平说啥也不愿意起床,妈妈叫了几遍无济于事,也就不理他了。
一看王全平没来上课,王生英就安顿好自习的学生,去家里叫他。
王生英进了门,王全平正在被子里蒙着头在呼呼大睡。
“我就掀开被子看看他,喊他‘全平,起床了。’他才慢慢爬起来。”
而全平赖床不止一次,赖一次,王生英就去叫一次。这样的事情,她做了将近一年。
“后来我就对他讲,全平,你也大了,老师的腿也不方便,你自己起来,也省老师的事。”
“然后呢?”
“然后全平就慢慢能每天都按时到学校上课了。”王生英笑了。
孩子们不少,我也不能少
1980年,王生英结婚,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她特地把典礼选在周末。
1982年,她怀了女儿,从妊娠反应到坐月子,一共只休息了三个月。
平时去乡里开教研会,错过课她一定会想办法给学生补回来。
雨季时,她不放心让学生自己过河,就一个一个送学生。因为趟水次数多了,晚上腿难受,整夜睡不着,但王生英仍没有为此少过一节课。
直到现在,为节省时间,王生英也只有周日才回家,平时都是吃住在学校宿舍。哪儿教学就住哪儿,儿子和女儿小时候,也只能跟着她住在学校。
“学生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知识就会不牢固,丢了时间就等于给学生丢了知识!我不能耽误学生一节课!”王生英说。
楷模也是普通人
郑会燕
从25日到27日,我跟随郑州大学采访团一行16人前往此次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之一——王生英生活工作的地方林州市采桑镇解甲平村进行采访。坐在前去的汽车上,我一直在想,真的有报道的那么无私,那么伟大吗?是不是媒体将她炒作得崇高了?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我想与以往一些故意树一些高大全的进乎完美的楷模有关。我要报首冷眼旁观的心态,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人物。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王生英所在的村子——桃园村。我们随机问了一些村民,听到对王生英平价最多的是“和气”一词。也许山村里的人不会用太多的词语准确形容他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但我,一个同样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知道,这是村里人能对别人最高的评价。因为一个人与另一人相入得好很容易,但与周围的男女老少都相处得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时,我脑子里的问题又来了,她做了什么,让周围人这样评价她?
我们来到王生英的家,是一栋盖好不久的二层小楼的庭院,与周围的房子相比,王生英家的房子还算是较好的。等我们问清楚情况才知道,这是王生英与丈夫自已挖沙运砖备料一夸一瓦盖起来的,他们急着盖好房是为了当时让那些王生英所教的学生能有个地方上课(在采访时,学生们已在村里建起来的东平小学上课)。把学生带到家来上课,“以家为校”,而且还是十年时间。王生英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吗?专当时村里没有校舍也不该让一个普通的老师负责啊!“谁家的孩子有困难,王老师都有责任!”这是王生英对学生态度。背一个腿有残疾的学生上下学,一背就是六年,还不收学费,这些在普通人看来是没事找事,可王生英说“我不能落下一个孩子!”曾经为了要不要跟丈夫去东北打工挣高工资的事差点儿离了婚……
我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有默默的祝福送上!王老师,一生平安!
那些花儿
学生记者
她已经记不清自己教过了多少学生,他们大多已经走出大山,散落在这个流光溢彩的世界,而更多的,还在路上前行。
留给王生英和大山的,是他们奋进的背影。
那是她的花儿。
一.王老师的上进影响了我
讲述人:王从香,女,36岁,王生英的第一代学生,卸甲坪村人,是村里第一个养猪专业户。
记者(以下简称记):王老师几年级教过你?
王从香(以下简称香):二年级吧,好像还有四五年级,记不清了,我们是复式班,有的东西都学过好几遍。
记:还记得当时王老师是什么模样吗?
香:年轻时吗?她特别肯吃苦,学生也喜欢。样样都是红杠杠(林州方言,很棒)的。
记:怎么红杠杠的?
香:俺班成绩没拿过乡里第二,打乒乓球、作文比赛,也没有一样落在后面过。
记:这么好的成绩,她对你们要求是不是很严格?
香:严,布置的作业,她总是看着我们做完了才走。她争胜心也强,第一从不让别人得。
记:那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香:俺现在在养猪,虽然没有啥成绩,但也是俺村第一个。我老了,就特别要求子女,样样要争先,对他们的学习要求很严,这都是受王老师影响。
二.我最喜欢她朗读课文
讲述人:李婷婷,女,17岁?,卸甲坪村人,林州五中高二
记者(以下简称记):王老师当时教你哪一科?
李婷婷(以下简称婷):语文,数学……什么都教。当时我们桃源小些的孩子都在她家上课,从学前班到二年级。
记:为什么不去东坪小学上呢?
婷:桃园的小孩子在坡上住,太高了,小孩下来危险,尤其是还得过个石桥。她说,不能让小豆豆(对小孩子的统称)遭罪,就让小一点的孩子都去她家上课。
记:那你当时喜欢哪门课?
婷:我喜欢听王老师读课文。
记:为什么?
婷:她读课文很有感情,我记得她讲《小马过河》时,读到小马淌水那一节,她声音就很急促,还配了动作。现在上课一朗读情景课文,我就会想起她学小马奔跑的样子。
记:你长大了,有没有觉得她变老了?
婷:没有大的变化吧,去年寒假我跟一个女同学去家看她,她刚洗过头,正在辫小辫子,辫了好多条。
记:为啥要辫很多条呢?
婷:我们问她为啥,她说这样不容易感冒,我就觉得,她心态还是很年轻,很有小孩子的心情。
四.我们最想要跟王老师的合影
讲述人:卸甲坪村的孩子们,最大8岁,最小3岁,王生英老师叫他们“小豆豆”(林州方言,对小孩子的称呼)
记:王老师什么时候最高兴?
豆:我们上课前说“老师好”的时候。
记:那王老师什么时候最生气呢?
豆:他们,(8岁的班长李美玲指了指学前班的孩子们),那些小豆豆上课不把手背在后面时,王老师就会生气了。
记:你们最想要什么?
豆:王老师的照片,还有我们的。
记:谁给你们拍的呀?
豆:记者。
记:没寄给你们吗?
豆:没有,我们跟王老师拍过好多张,都没有了。
(6岁李宜桐的小姨告诉我们,奶奶煮了玉米,他一定要给王老师带一个,问他为什么,他说王老师对他好)
记:听说你给王老师带玉米吃了。
桐:嗯……我以为她没吃过。
记:那为什么要给她带呢?
桐:她给我们买油画棒和书包,我想让她吃。
我将青春付给了你,将岁月留给我自己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我将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却将自己给了你
——罗大佑《爱的箴言》